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Ηermit∵(FΟΤ),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江山多娇》之《低谷幽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May  4 11:00:10 2005), 转信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八十一难中的其中一难就是火焰山。 


  《西游记》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在地球上却真的有一座火焰山。 


  在以绿色标明低海拔地区的中国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新疆东部有一片与周围巍峨的天山和茫茫沙漠,对比鲜明的区域,它是中国地图上绿色最深的色块,也是海拔最低的区域。这里就是火焰山脚下的吐鲁番盆地。 


  这个红色的山体就是火焰山,当然,它没有《西游记》中所描写的“八百里火焰”,但这里确实是中国最热的地方。火焰山山体主要为红砂岩构成,在烈日照射下,红色砂岩熠熠发光,灼热的气流滚滚上升,看上去的确如同燃烧着的火焰。这里地表沙子的温度最高达到了82.3℃。而它脚下的吐鲁番盆地也诞生过49.6℃的中国最高气温。究竟是什么使这里如此炎热呢?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的吐鲁番盆地,海平面以下的陆地有405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内陆最低的盆地之一。由于这里地势的低洼,四周高山环绕,夏日里强烈的日照产生的热量,都被聚集在了盆地里,加上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增温迅速,盆地又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上世界惟一的热火炉,也是中国热极。吐鲁番盆地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加上几十倍于降水的蒸发量,又使它成为极为干燥的地方。吐鲁番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曾创下过连续299天无降水的中国记录,是中国干极。可以说,正是由于吐鲁番低洼的地势,造就了吐鲁番的“热极”和“干极”现象。 


  如果把吐鲁番盆地比做个大水盆,那盆底就在吐鲁番市南部的艾丁湖,它低于海平面155米的湖面,使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约旦死海的第二低地。艾丁湖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月光湖,聚集于盆底的一汪湖水,倒映着皎洁的月光,这大概是艾丁湖曾经拥有的景象,也可能是它名字的来历。艾丁湖在上世纪中期还拥有广阔的湖面,但由于水分蒸发量远大于补给水源,湖面日益缩小,现在已很少有人能看到湖水映见月光的景象了。 


  炎热与干燥带走了艾丁湖月光一般的恬美意境,但同时,也正是因为炎热与干燥,才使得这片土地上一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得以保存至今,也使今天的我们能够看到古代先民是怎样在这片远低于海平面的盆地中创造出他们最早的文明。 


  吐鲁番,突厥语的意思是富庶丰饶之地,它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堪与敦煌比肩的文明重镇。吐鲁番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东西、南北交通的十字交叉点上,这种重要的战略位置为东方、西方和北方游牧文化的汇聚创造了条件。学者们推断,汉唐盛世之间的一千多年里,吐鲁番以开放的姿态迎纳了东西方几乎所有伟大的古代文明。在长安、波斯、君士坦丁堡,当一种文明或宗教因遭受排挤或迫害而不得不远走他乡时,它们往往是穿越河西走廊或翻越帕米尔高原,首选吐鲁番,在那里找到适宜的土壤。或许,正是因为吐鲁番是这一大片土地中最低的地方,所以成为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各种民族、各种宗教和文字都汇聚在了这个最低点。 


  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中,画着为死去的佛陀举哀的群像画,那些画清楚地表现出相会在这里的民族多么众多;而在吐鲁番遗存下来的文献中,语种混杂更是显著,其中仅文字就有24种,从希腊斜体字到叙利亚文,直至汉文。 


  今天,在吐鲁番依然屹立着当年丝绸之路上两座西域最大的古城--交河城和高昌城,史籍和考古发掘证明,早在东汉时期,中国军队就驻扎在交河城;而从公元3世纪到5世纪,高昌一直是中国前线部队的大本营。实际上从汉一直到明以前这一阶段,吐鲁番的历史就凝聚在这两座古城当中。 


  据说,早在三千多年前,新疆的原始居民为了躲避野兽的侵害和防备部落之间爆发战争,便选择了这里,建起了家园。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博士 李 肖 


  交河城它的独到之处就是它的构造技法,它是利用洪水自然冲刷形成这么一个柳叶型的台地,利用这种台地来建造城,台地的断崖就是它的城墙。它没有说人工盖一个城墙起来,不像其他城规规整整的,有一定的形状,它完全是一个自然形。另外的就是这个城的土非常得硬,所以古代的先民们,他利用这个特点呢,他采用一种下挖法的一种建筑技术,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房子、院落。它不是砌起来的,是从平面往下挖的,把中间的土挖掉,形成了墙壁,形成了院落,这是它的独到之处。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城市。正是因为吐鲁番地势低洼、炎热干旱,才使得这种建筑形式成为可能。 


  翻阅一些有关介绍交河古城的文章,我们都能看到一段这样的文字,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城下,故号交河。”由此可见,作为车师前王国都的交河故城,起码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车师国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在这个贵族墓葬群中,墓主人身上的随葬品,可以让我们一睹这里文化的独特风采。 


  这些考古资料向我们展示了车师人钻木取火、以肉为食的生活状况。车师人没有留下自己的文字,至今我们还不知道,远古的先民是哪一个民族在这个低海拔区域里建造了他们的疆域。 


  与交河古城不一样的是,高昌古城除了有一小部分洞穴以外,城内的其他建筑基本上都是采用黄土干打垒的方式建造而成的,它的历史大约有两千多年。 


  然而在这里夯起第一道土墙的却是一批疲惫不堪、满身伤痕的中原将士。公元前104年,汉将李广利征伐大宛时,在这里留下伤病的将士,建壁垒、开农田,这就是高昌城的雏形。 


  高昌古城面积为220万平方米,比交河古城大六倍还多。 


  当年高昌古城被称为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十字路口。那时操着各种语言,穿着不同服饰的商旅、使团接踵而来,亚欧各具特色的商品也都在这里集散转运。交易的物品主要是粮食、服装、皮毛制品、陶器、五金、糖酒、药品以及骆驼、牛羊等。据说唐朝时期,这里的税收可以满足整个西域地区的军事和行政等所需的费用。有一段文字是这样描写当年高昌城的:高达十二米的城墙上,人来马往,旗帜飞扬。城内,街道纵横,商肆骈列。 


  公元450年,北凉王沮渠安周在高昌建立了流亡政府。为了强化高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沮渠安周采用计谋,消灭了车师前国,使交河城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阿斯塔纳古墓群,我们还看到了一部活生生的高昌文明史。在这里珍藏着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各个时期的文物。从出土的上万件文物中,我们惊奇的发现中原人曾经是当时高昌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中原文化是在高昌占主导地位的主体文化。唐朝时高昌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和当时中原地区几乎没有差别。这些栩栩如生的彩俑和日常用品同中原的也没有什么两样。这是一幅充满儒家思想的座右铭图,是取金人缄口的典故,寓意要让人们行为谨慎。张口石人则是出自孙楚的《反金人铭》,他也是主张谨言慎行。玉人是告诫人们节制物欲、涵养性情,像玉石一样完美。另外,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又使高昌形成了兼容并茂的文化特点。著名的高昌乐的乐队中,排箫来自中原,箜篌则来自西方。高昌乐也受到了中原的青睐。唐高宗将它列为十部宫廷乐之一。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前沿,高昌也曾是世界上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所有世界性宗教和一些民间宗教都曾在这里立足、传播。佛教在高昌的影响强盛而且长久,并一直受到这里统治者的尊奉。 


  据说,当年唐玄奘去西天取经时,在他历尽艰辛,身心疲惫的时候,便到达了高昌。在国王麴文泰的挽留下,唐玄奘曾在高昌停留了一个月为国王和众多的佛家弟子讲经,由此看来,吴承恩当年描写唐玄奘路阻火焰山也是有据可考的。 


  然而,以佛教文化闻名于世的高昌王朝,尽管它曾经历过辉煌和强盛,但最终还是没有挡得住蒙古人的铁蹄。公元1275蒙古贵族率领12万大军围攻高昌城,这场战争持续了半年之久,高昌城被攻破。公元1383年东察合台汗国黑的儿火者又对高昌城和吐鲁番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圣战”,高昌城终于在战火中被彻底毁灭。 


  随着高昌城的毁灭,以黄土铸造起来的辉煌变成了一片废墟,但今天,古代的文明仍然在吐鲁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吐鲁番低洼的地势,炎热干燥的气候,给这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但同时,炎热干燥也使这里的先民创造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坎儿井。 


  交河古城周围的坎儿井被誉为是与万里长城、大运河而齐名的中国古代的三大工程之一。它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坎儿井的神秘之处就是,它利用了暗渠的方式,将天山水源从地下的数十公里之外引到了绿洲或是农田,这样既防止了水量的蒸发,又保证了天山雪水的清澈洁净。 


  吐鲁番的坎儿井有近千条,总长约5000公里,如人体血脉分布在盆地四处,成为绿洲的生命之泉。就是这股生命之泉,滋润了这片土地上最为旺盛的生命延续——葡萄。 


  吐鲁番与葡萄似乎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古丝绸之路上的吐鲁番,就拥有很多大规模的葡萄园,它们往往选择被风的山谷种植葡萄,在距今1500多年的阿丝塔那古墓,还出土了众多随葬的葡萄果穗,枝条,种子以及葡萄干等。 


  吐鲁番地势的低洼,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再加上特有的沙质土壤,造就了吐鲁番优良的葡萄品质和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而丝绸之路要冲的地理位置,东来西去的文化商贸交流,使波斯、埃及种植葡萄的技术传向东方,又给吐鲁番带来优化葡萄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的时机和条件。即使今天我们踏上这片土地,还可以看到这些盘根错节的百年老藤,依旧延续着一脉相承的历史。 


  火焰山下的葡萄沟是吐鲁番最著名的葡萄生产地.它的全长有8公里多,宽2公里多。火焰山上烈日炎炎、寸草不生,葡萄沟内却绿枝成荫、凉爽怡人,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内低 3~5 ℃度,是"火洲"吐鲁番的清凉世界。相传大约500多年前,就有野生葡萄在这里生长,经过人们多年的修建,现在葡萄沟已经成了新疆葡萄种植规模最大,葡萄品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葡萄游乐园了。 


  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吐鲁番的黄金时节,几乎所有的葡萄架下,人们都忙着采摘鲜美的葡萄,到处是一片丰收景象。 


  吐鲁番地区有50多万人口,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维吾尔族,占80%以上,每到这个时候,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载歌载舞,庆祝一年一度的葡萄大丰收。 


  在吐鲁番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四面通风的房子,这里的维吾尔人把它叫做(穷将),翻译成汉语就是晾房的意思,每年葡萄熟了以后,农户们都会把大部分葡萄在这里晾制成葡萄干,经过吐鲁番地区特有的热风烘烤,大约40多天以后,就可以晾出葡萄干了。 


  吐鲁番地区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葡萄酿制葡萄酒,这种古老的传统酿酒技术,也就慢慢传到了中原大地。 


  他们以前的工具很简单,这是什么呢,就是把葡萄果仁和果皮分开的工具,分开以后,糖和水分就放在这里,这是什么呢,就是分开它的皮和籽的一种东西,在这里把葡萄放进去,用这个压,压完以后果仁就直接通到我们这个位置桶里,桶里的东西就直接通到我们大一点的缸里。这是什么呢,以前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他们就把新鲜葡萄放到桶里用脚去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造酒的工艺越来越先进,但是他们依然保存着那些古老的器具,保存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葡萄沟里迎来葡萄客,葡萄架下高唱葡萄歌,一年一度的葡萄节盛会是吐鲁番最热闹的时刻。人们载歌载舞,庆祝葡萄的丰收,传递着新生活的喜悦。 


  吐鲁番把甘甜浓缩在串串葡萄中,把炎热集中在了一片低洼的盆地里,把新疆标志性的自然景观集中在这片土地上。当古丝绸之路的繁华烟消云散,高昌古国的文明变为废墟,吐鲁番——这块中国最低的地方,人们在葡萄架下创造着新时代的辉煌。 


--
不 矢口 亻十 么 日寸 候
亻奄 口斤 言兑 言仑 土云 有 辶寸 氵虑 敏 感  言司 氵匚 白勺 言兑 氵去
于 是 , 亻奄 学 会 了 扌斥 字
后 来 , 亻奄 米青  礻申 分 歹刂 了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1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