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旅德半年杂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16日08:24:18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潘忠伟·

                              (一)
  
  照一位老师的话来说,我在德国,是“一位不跟主人发生接触的客人”。我
不懂德语,所以与普通德国人和德国社会,基本上没有什么接触。相较于在德国
留学三五年甚至十年之久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我的接触面是很有限的。当然,跟
他们相比,我算是较为幸运的进修生。用我自己的话来说,下了飞机之后,不用
操心,别人就给我找好住房,而且马上就有钱(奖学金)可以拿,但即使是这样,
我在异国他乡,也有一段适应期。将心比心,我始终觉得那些留学生,不论他们
的家庭条件如何优越,在国外的一些苦处和难处,的确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体会。
每次我碰上这些留学生,我心里都很尊敬他们。在国内,对于这些留学生,羡慕
的成分居多,但经过半年之后,我觉得对他们的佩服和共勉感觉就比较浓了。

  这种佩服,缘于他们大多数人曾经付出的努力和辛劳。当然,一个普通的中
国老百姓,也一样要吃苦,也一样令我感到佩服。这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只
要吃苦肯干的人,我都先怀有三分尊敬。但我之所以在这里要特意表达对于这些
留学生的感觉,是想表示我已经改变自己原有对于这些留学生的一些偏见,而且
也希望那些不出国的、或者正在准备出国的同胞,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出去之前
也有更多的心理准备,因为彼此都一样需要努力奋斗,这样,两者可能存在的隔
阂或者误会,就会少一些。毕竟,不论大家出国的动机是什么,我们要看的是每
个人做事情的效果,大家都能好好做事,我觉得就是好事情了。
  
                             (二)
  
  如果有人问我,在德国半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我深切体会到
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众多。德国的人口密度与中国海南省差不多,这个国家
保留了大量的中世纪森林,政府补贴农民种草,其空气质量,北京远不能比。而
中国这么多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人口太多
了,不得不过度开采资源,让我们能生存和发展。这层含义,颇有几分无奈。

  在没有出国之前,我也反对过三峡工程的建设,但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只
要三峡本身的地质等条件适合建大坝,我们还是要建。中国人很多,我们必须担
当更高的生存风险,才能得到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没有办法的。在没有其他可替
代资源可以大规模利用之前,我们切不可忘记了我们国家的资源是何等匮乏。举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德国半年,我一个人用的电量是350千瓦时,电费是每度电
0.16欧元。这样的用电量和这样的价格,我是羡慕的。纵然,我们电费过高(特
别是农村),也有很多其他制度性的原因,但从整体来说,我们需要资源,如果
我们已经无法从外面取得,只能以部分的环境代价,来换取这种资源。我所说的
部分的环境代价,是指我们没有办法按照西方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来处理中
国的事情,多点忍一忍的精神,只要我们还是中国人,这个国情的确不能忘记。
我也希望中国有德国那样好的自然环境,而且我也对当前中国存在的破坏生态环
境的种种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我们在批评这些现象的时候,或者在用环境的理
由反对三峡工程建设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这是鱼和熊掌的老问题。城市人需要
休闲旅游的好地方,大家也希望多保留一些原始的自然风貌,可我们对这个国家,
也一样要想到,以后当有一半农民的用电量跟北京上海的居民持平时,我们拿什
么来填补这个空缺?能源、人口和环境,这三个要素,需要给与同等的对待。

  在我离开德国之前,我住的地方的前面那条街还没有休整好,每次我和朋友
走过那条街时,总不免觉得德国这个民族太不讲究效率了,一条五百米长的主街,
修了半年没有修好,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有时候也开玩笑说,德国工人
的福利待遇这么高,一到周日或者假日就不干活,而且每天真的就干那么一点时
间,在中国,我们不能做到这样,否则,民工吃什么啊?而且,如果中国人也把
道路修得那么好,以后还让不让人干活了?这些话,虽然是无心聊天的笑谈,但
今天想起来,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中国人找事情做不容易,所以八小时工作制,
周末休假,统统都可以放在一边不去理会,其次,中国也要有事情做,路可以修
得差一点,好让大家以后还可以重新修修路,也未尝不可。如果你认为这些闲谈
有几分道理,那么,你就能体会到中国的压力和困难甚至悲哀之所在了。

  中国人口众多,我几乎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比如在我所在城市的一些十字路
口,要拐弯的汽车都等直行的汽车走完,他们才拐弯。我想,幸亏这个城市的汽
车还没有中国那么多,如果中国想实行这个规则,恐怕不太行。由此,我们也产
生了另外一些规则,比如在另外设拐弯的红绿灯等等。

  人多,决定了我们生存中的很多原则,这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规则的问题。中
国人喜欢说“枪打出头鸟”,喜欢窝里斗,现在想来,也是有道理的,资源那么
少,你一个人占得多了,别人就会少了,不斗好像都不行了。不过,这些属于题
外话了,还是少说为妙。
  
                              (三)
  
  说到人口问题,又想起人口素质问题。德国人整体上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
而一些规则的制定,也同样体现了高素质下的一些要求。这是两件事情,我不妨
一一用自己所见所闻的现象,加以解释。

  来德国之前,我知道德国很盛产哲学家,见到他们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
之后,感到盛产哲学家的确是很正常的事情。在火车上,我经常看到很多人都在
看杂志和书。看什么东西,我觉得倒在于其次,关键看书作为一种消遣方式或者
生活方式,很多德国人都养成了这个习惯。在这点上,很多德国人的确比我强。
一个民族有这么一种学习的心态,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关于这一点,给我印象
深刻的,是在火车上碰到的这样一件小事:当火车快进纽伦堡火车站的时候,两
个德国少年在看到火车站旁边有一个火车博物馆时,就很认真的商量要不要去看,
其间的神情,显然是很希望去看看(虽然我不懂德语,但几个单词还是能听明白
的)。当时我就想,中国少年一代,有这样爱好的人恐怕不多吧。诚然,我看到
的仅仅是个例,不能说明什么,但我想强调的是,这种高素质与他们把学习当作
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职业或者干禄之途的观念是分不开的。我想中国人需要有
的,就是这种态度,学习无处不在,只要存这个心,总会有所得。

  至于他们一些办事规则的人性化考虑,我别的不知道,仍然从红绿灯这样的
小事来说明。在北京,人行道的绿灯一灭,车道的绿灯就开了,其间的间隔时间
很短,如果腿脚不灵便的老太太刚好走完人行道的一半,这时她肯定是有些慌张
的。但在我所在的那个小城市,即使人行道的红灯出现了,仍然给你预留一定的
时间让你走完人行道,然后车道的绿灯才亮。这个时间,不多不少,刚好让你能
从容信步走完这段路。这个时间预估,我想,德国人肯定做过测算,才会这样有
人情味。如此规则,我都不好意思不遵守,哪怕是也夜深人静车马稀的时候,我
见到红灯,也尽量停下来等一等。

  这样的办事规则,我们能不能学呢?我开始以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举手
之劳就可以办成的。可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也觉得不那么简单,规则是死的,
中国人多,办事当然要急一些,说不定等制定出来之后,司机照样是看到人行道
的红灯亮了就走,而不管车道的绿灯有没有亮。这个可能性,说明我们有些东西,
恐怕已经丢了。

                              (四)

  这些我们似乎已经丢了的东西是什么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有
些人会认为这根本就是一个假问题)。我仍然从马路上开始谈论我的意见,在我
所在的那个小城市(据说巴黎就不是这样了),汽车都会很有礼貌的先让行人过
马路,然后它才走。这个事情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礼让问题,但我觉得这是彼
此之间有种共识在起作用。这种共识的建立,就是所谓的传统吧。在我所走过的
德国城市中,他们大量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建筑,尽管那些建筑的岁月可能只有几
百年,而且很多都是战后重建的。建筑是一个很表象的东西,但他们都能够得到
很好的保留,说明在他们的文化氛围中,对于生活或者历史的延续性,存在很强
烈的信念。对建筑是这样,对于文化和传统的习俗,恐怕也是如此。

  在德国半年,我深切地感受到各个社会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但每个社会之
间又绝对是可以理解和沟通的,前者说明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特色,后者说明这
种特色的张扬并不能成为误会或者误解的根本障碍,因为在特殊性的背后,仍然
有许多共通的地方,而且这种共同性和特殊性是能够直接相容的。德国这个社会,
它自己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德国人去解决,尽管表面上看,这个国家的很多
做法,值得我们全盘照搬。我以前总觉得学习西方是天经地义的,中国原有一些
不适宜的东西,就应当慢慢扬弃。经过半年所见所闻之后,我仍然坚持西方是要
学的,但我们本位的东西,却绝对不能主观地认为该抛弃就抛弃。现代化,或者
说西化,对于不同社会的体味是不一样的,我曾举过自己手卷香烟的例子,来说
明对于德国社会来说,现代化是内生性的东西,所以他们可以较为从容地进行传
统的延递和变更工作,但对于我们,心态就不那么正常了,急躁和茫然都是应有
的题中之义。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传统的不信任,是可以理解的,但只要条件合
适,我们仍然需要对传统和祖宗怀有尊敬的感情,因为中国毕竟是中国,它的现
代化,或者说以后的生存方式,都跟她的历史与传统脱离不了干系。从长远来说,
你也许根本不知道传统哪些东西是不适宜的,哪些是有价值的。在如此巨变的时
代中,我对时势的伟大力量,的确怀有一种敬畏感,而这种敬畏感使我觉得更有
必要对于我们的传统和历史,拥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和理解,至于传统文化和中国
的命运如何,时势的变迁会让这些成为定论的,个人无需过分操心。毕竟,我怎
么都不觉得我们有全盘克隆西方的可能性。中国历史那么长,我一想到我们要背
负起这个历史留给我们的东西,简直可以把人压死,可我们不管愿意不愿意,还
是要背这些东西,只有选择背负,才是做一个进取之人的正道,也只有背过了,
抛弃的时候才会郑重一些,稳健一些,而不会匆匆忙忙,成为一个四不象的国度。

  我说这种平常之论,是的确有所感才发的。一位令我尊敬的中国老师告诉我,
德国人在处理种族矛盾的问题上,现在还是显得很幼稚,他很动情地跟我们说,
当德国人说土耳其人如何不是的时候,他们怎么都不会想想,德国的垃圾是谁处
理的?这个事情也暴露德国的一些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对日耳曼民族的尊敬之
情。对于一个外人来说,德国的大街是很安静的,它的人民,在狂欢的时候也能
让我体会到这个民族在擅长舞蹈的背后,也有一种力量是不能忽略的。而在安静
和狂欢之间,他们能够找到一个平衡,其重心在于他们存在一个本民族能够认同
的礼,或者说内心秩序和外在规则能够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套用我们一句老话,
叫做“发乎情而止乎礼”,所谓的礼,只是内心情感、道德品行的规范,这种规
范是让社会显得有秩序,而不是压制你的内心和道德来维持一个干枯的礼,这样,
礼才让人感到愉悦。我无机会接触他们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仅仅从他们对
待一个外人来说,还是有些体会的。在德国,他们的确很有礼貌与秩序。我们可
以学西方人排队的做法,并把这种做法当成行事的惯例,但这种排队或者礼貌的
背后,是内心的这种人与人所赖以互存的宽容和理解,这是不能忽略的。在德国,
当普通德国人在购物或者排队时对我这个外国人表示谦让的时候,我很高兴,因
为我能体会他们这种礼貌是发自内心的。国人之间,也需要这种谦让,但更主要
的是,是需要一种构成这些谦让或者礼貌的基础,那就是互相的理解和宽容。只
有这种理解和宽容,才可以构成一个社会的共识。有了这种理解和宽容的共识,
表面上的礼不够一些,只是显得有些混乱而已,只要这种混乱并不是共识和宽容
的丧失所造成的,那么,它并不会成为一个民族的致命之伤。

  我记得一位老师跟我谈起德国高福利政策带来的一些后果,现在社会民主党
开始做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工作了,原本的高福利政策,曾经是社会民主党当政的
基本政策,现在它开始减少福利的工作,其余一些反对党并没有抓住这个问题争
取选民的选票,而是赞同社会民主党的做法。老师说这个事情,是为了表明他们
的一种社会共识和政治上的成熟性。我觉得我们也需要这种共识,这种成熟性。
中国人多,人与人之间有冲突的时候就多,自然,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宽容是少不
了的,特别是强势者对于弱势者的宽容和理解,更是应当具备的素质之一。比如
政府对人民群众所应该采取的姿态。孔子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不管是君还是臣,要做到以礼和以忠对待对方,都有一个基本点,那就是两者的
相互理解。孔子这句话,只是强调了彼此的侧重点不同罢了。君,或者说政府,
对臣子与人民的态度是有礼的、是有规章的;而这种礼,不是违背人之常情的,
规则也要如此,这样,才能后谈“臣事君”的一些道理,这个秩序才能建立起来。
而政府要做到不违背人之常情,自己制定的规则符合大家的利益,政府首先要做
到能理解大家,二则,政府在理解的基础上,能与人民形成一个共识。这两点,
我们的政府是不是做到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无须我多言。

  从西方,我们可以学习普世性的道理和做法,从我们祖宗那里,我们也可以
学到这些道理,这层意思,希望大家理解。因为我们学西方,终归要有一个态度,
要有一些本位的东西,这些本位的东西,看上去是传统的,是特殊的,但更多的,
确实是具有相通性的,要传统的普世性的东西,是我们本来就应该的,这个,应
该是好理解的。至于传统的特殊性的东西,就能让我们明白历史和现状之间的所
以然,这个也很重要。

                                (五)

  如果有人问我,像我这种不懂语言、不跟他们社会发生接触的人怎么能对他
们有更深的了解呢?怎么能知道他们的好处呢?这话是对的,但是,正如我看见
它们有好的东西,像红绿灯这样的小事情,我也留意,对于身边德国人的只言片
语,我也愿意多多加以思考。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德国老师谈起德国统一的问题
时,很肯定地跟我说,我们应该抛弃民族主义和爱国思想,只要每个人都过得幸
福,每个人的权利都有保障就可以了,德国不需要民族主义。后来我想起这些话,
就会想起希特勒,我不妨违反一下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对历史作一个假设:如
果希特勒取得苏台德地区之后就不再扩张,那么,希特勒也许就是一个伟人,因
为日耳曼民族从没有形成如此完整的统一国家,而希特勒能够赢得当时德国民众
的支持,恐怕与民族主义的真挚热情,脱离不了干系。这位老师,在聊天的时候
跟我说出这样的话,只能说明:这个民族至少有一部分人的反省态度,的确很彻
底,彻底得让我感到自惭形秽,一则,我们对于历史上多次人为的灾难,很少有
反省的态度;二则,我们即使反省,也很难有什么清晰而明确的结论,中国的历
史是如此复杂,当上个世纪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有人反对孔子,令人稍感讽刺
的是,这个世纪我们至少对孔子还怀有一种体面的尊重,这个民族的许多悲剧和
喜剧,容易产生沧桑之感。在这种沧桑之感的背后,反省是很艰难的工作。

  顺便提一下,原东西德存在的裂痕,连我这个外人都能感受到。在火车站,
那些穿着体面的年轻乞丐,据说大多数是从东德来的。如果你有兴趣在东西德做
一下对比,相信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同是一个民族,仅仅因为制度不同,造
成的发展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

                                 (六)

  9月底,我从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乘坐国航的飞机回北京,在登机前,有些见
闻,不免令人印象深刻。回想起来,大致有三件事情还值得一说:第一件事情,
是国人打发时间的方式。我也看到不少文章和不少人在说国人在旅行途中,很少
有人用读书来打发时间的。这虽是一件大家都熟悉的事情,可我自己亲眼所见,
又有一层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也是我促使写这篇杂感的原因之一;第二件事
情,是大家上飞机时,不遵守排队的做法,虽不至于互相拥挤,但其杂乱的情况,

也令人值得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味批评国人的素质问题而不反省。当我想
起旁边候机大厅的外国人用看热闹的眼神纷纷看这边的混乱景象时,我似乎是有
所体悟的,因为不排队不是可怕的致命伤害,大家只要不失去彼此理解和宽容的
心态,在混乱中大家还能正常上飞机,就算可以了;第三件事情,是我在候机时
“偷听”来的一两句话,那是一位气度颇佳的中年妇女在跟别人聊天时说的,她
带着东北味道的普通话,告诉她的朋友,“这次出国,可以叫小王让你多报(销)
一点”,语气之从容,犹如处理一桩家庭琐事,而这些话对于我这个长于农村的
年轻人来说,的确有些不是味道。看到这些具有特殊身份的国人,手里似乎永远
有花不完的欧元,在登机前从免税商店提着大包小包出来,让我这个有些敏感的
人,不由想起我的父母和那些城市民工,难免想做一些思考,明白一些道理。

  这三件事情,都是小事,但正如钱穆先生所说,读书如果没有“不愤不悱”
的感觉,就不能得到学问的进步之阶。我虽然不聪明,但自信人事和学问应该是
相通的,人事让我愤,让我悱,也会促进我的学问,我就带着这些问题,和大家
谈一谈在德国半年的心得体会。我自信这些所得对大家也会有所启发,因为这些
并不是我的凭空发见,而是所见所闻而得来的一些平实道理。

  说到这里,我想起很多留学生回来之后,难免会带有一个后遗症,就是面对
同一件事情,只要国人做得不对,他就会想起国外的人是怎么做的。我觉得,这
种态度是需要的,在回来之前,我曾经跟几位熟识的中国留学生曾开玩笑,说你
们回国后,一定要经常提一提“我在德国的时候,这件事情他们是怎么做的”,
因为我始终觉得,我们需要西方来时刻提醒我们,自己哪里还做得不够,国人不
应该笑话他们这种“毛病”,那些留学归国人员如果经常犯这种毛病,的确是好
事;当然,对我来说,我更多地赞同一名政府官员常说的那句口头禅,“中国有
自己特殊的国情,所以不能全盘办照外国云云”。这种态度,我觉得也需要,否
则,就不知道中国现状之所以是这个样子的原因了,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
解决一些问题。然而,这种强调特殊国情的做法,需要有勇猛强健的作为加以配
合,而不是成为因循守旧的借口或者说词。

  至于爱国的情节,我承认我很严重,但爱国须为事实而服务。我记得我曾问
过一位留学生,想听听中国学生在德国的口碑如何?她作为一个局内人,很谨慎
地告诉我,好坏都有,好的不必多说,至于坏的,她给我举了一个例子,前几年,
学校里面的打印机和复印机都是免费使用的,但中国留学生中有部分人,就拿这
些打印机打小说,纸张和油墨都用得特别快,后来学校没有办法,只好实行收费
打卡制度。这个事情,留给大家去思考。我总觉得,中国的事情,正如留学生群
体,好坏都有,这个国家也很奇怪,我们可以成为第三个载人上太空的国度,而
在这时,很多地方和人们的生活,看上去还让人很失望。单纯看北京,这个国度
是充满希望的,而在这个希望的背后,我们又能体会到内部殖民化的诸种痛苦。
但不管怎么样,我仍然对周围的人和自己怀有信心,只要好好做事情,为自己、
家庭或者单位踏实地做事情,国家自然会有前途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1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