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无欲则刚),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北京] 法源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ug 15 09:06:09 2004), 转信
2000年,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以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小说的故事以戊戌变法事件为背景,生动的再现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寻找救国道路而失败的历史。而小说的舞台就是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的法源寺。
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诏令在此立寺纪念,至武则天年间完成工程,赐名为悯忠寺。
当时建这个寺庙主要是唐太宗征高丽的时候,发起跟高丽的战争,死亡非常的惨重,时死了很多人,为了安抚和超度这些死亡阵亡将士,建起这座寺庙。
安史之乱时,悯忠寺一度改称顺天寺,平乱后恢复悯忠寺名称。唐末景福年间,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并增建“悯忠阁”。清朝雍正十二年改称法源寺一直延续到现在。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亲自来到法源寺,御书“法海真源”匾额赐寺。
法源寺自建成的那一天起就成为历史的见证。在它兴建后四百八十年,一个亡国的皇帝被关在里面,他就是宋钦宗,他的父亲宋徽宗是中国历代皇帝最富艺术气质的皇帝,他自创的瘦金体独树一帜,在绘画上,他工于山水人物,尤其擅长花鸟,艺术上的造诣是历代皇帝所无法比拟的。
宋徽宗的艺术家成分远远多于皇帝,把国家搞的一塌糊涂,使得儿子钦宗只作了一年皇帝,靖康之变后就被囚在法源寺,一呆就是30年。
有人说悯忠寺是中国早期的忠烈祠,在其后的几百年中,很多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而康有为就是其中的一个。康有为初到北京时,就曾到法源寺瞻仰古迹,寻找自古以来的悲悯气息。康有为去世后,梁启超--在法源寺设灵堂,为其吊唁三天。李敖在北京发源寺一书中,把原本发生在法华寺的故事移花接木,按在法源寺,让谭嗣同与袁世凯在这里会面,可能也是看中了法源寺的历史内涵。
今天的法源寺是中国佛学院所在地,是培养佛教弟子和研究佛法的重要场所。这里的佛教弟子正在用新的方式阐释着佛教文化,从而延续着法源寺旺盛的香火。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5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