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秦皇岛]昌黎秧歌扭过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15 19:33:45 2004), 转信


  于振江会表演这么幽默风趣的昌黎秧歌,他是跟谁学的呢?谁是秧歌的发明创造者呢?为此记者采访了这位正在和民间老艺人切磋技艺的文化人,他叫田国安。三十多年来,他作为昌黎县和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为挖掘整理昌黎秧歌做了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开始他以为昌黎秧歌就是扭一扭,没多大学问,可是接触多了才知道这里的门道可不少。1990年他终于和同事们一起整理出这本昌黎秧歌集。填补了历史上昌黎秧歌缺少文字记录的空白。 

  采访:河北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 副馆长 田国安 

  “昌黎秧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流传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昌黎县的先民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借助那些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来磨炼自己的意志,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昌黎秧歌的雏形。” 

  唢呐是秧歌乐队的主要的乐器。配上鼓和钗作为打击乐,人称吹歌。乐队大多习惯于吹奏《满堂红》、《句句双》等喇叭牌子曲,易于表现欢快喜庆的节日气氛。昌黎秧歌的乐队和其他汉族秧歌的乐队基本相同,可是为什么昌黎秧歌中的许多动作和陕北、东北的秧歌大不一样呢?昌黎秧歌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在它产生的过程中融进了哪些其他民族的舞蹈动作和服饰?对这些问题,昌黎群艺馆的学者们做了许多调查研究。 

  采访: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 副馆长 田国安 

  “咱们这个地秧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当时因为战乱频繁发生,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大量南移,这样又把他们的文化也带到咱们昌黎这个地方来了,从昌黎的服饰、一些动作的特点,还有一些古代建筑这几方面都可以反映出来。好比说丑角戴的裘帽就是有着明显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的特点,再有就是丑角和擓角的抖肩,耸肩还有这个搓肩,这些也都是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 

  多年前,北方游牧民族活跃在山海关一带,而昌黎秧歌的发祥地昌黎县距山海关不过;四十多公里,因此昌黎秧歌融合了中原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就不足为奇了。 

  据说昌黎秧歌中的搓肩主要来自蒙古族的舞蹈动作,而在最原始的汉族地秧歌中没有这些舞蹈语汇。产生于田间地头的这种农耕文化,它的自娱自乐性很强,它原来是边唱边扭的民间艺术。可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昌黎秧歌只有舞蹈而没有歌唱呢?我们采访了七十多岁的老人王世杰。如今他已经退休,但仍热心于在民间普及民歌。 

  采访:原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政协 文卫科 科长 王世杰 

  “昌黎秧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最早的时候,昌黎秧歌和民歌是融合在一起的,也称之为唱秧歌,当时就有秧歌调,唱的就是秧歌调,比如说:“天上的梭勒”我为大伙儿唱一遍,就是秧歌扭完了一阵以后,就出来人开始唱秧歌了。” 

  从此与民歌分家后的昌黎秧歌又多了一种戏剧化的形式。最初,男女角色都由男性扮演,后来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女性的参与,出现了由女性扮演的“妞”“擓"等角色。有了角色的分工后,使昌黎秧歌逐渐地和中国陕北、东北、胶东的秧歌区别开来。它由原来单纯的秧歌舞蹈,向复杂的秧歌戏剧转化。它与元代以来蓬勃发展的杂剧艺术融为一体了。弥补了乡村缺乏戏剧表演的空白。那么,昌黎秧歌的角色究竟分几种,有哪些行当呢? 

  采访:河北秦皇岛市群艺馆 副馆长 田国安 

  “昌黎秧歌分四个行当,它里面男性的角色有公子、有丑,女性行当有妞、有擓,但是就是每个具体行当,它又有详细的区别。好比说擓,文擓、武擓,文擓它是一个手,拿团扇(或手绢)一手拿烟袋;武擓是两个手拿棒槌。像这个丑又有文丑、武丑还有花丑,像公子有文公子、武公子,像妞,有文妞、武妞,文妞和武妞又有什么区别呢?文妞就是动作比较平稳,比较讲究,像武妞就是动作较大一些,豪放一些。花丑她的动作就更滑稽一些。” 

  自从有了不同的行当以后,昌黎秧歌逐渐戏剧化。不但有这种走街串巷的过街秧歌,还产生了注重设计戏剧情节和刻画人物性格的秧歌戏。舞蹈动作更加细腻,逼真,风趣,面部表情以传神为主。这些变化在昌黎秧歌变革的过程中是怎样逐渐形成的呢?田国安对这方面颇有研究。 

  采访:田国安 

  “当时北方受一些游牧民族统治阶级的一些影响,他们看到咱们(汉族)的地秧歌,他们可以自娱自乐,可以从里面取乐,这样他们就强迫一些女性参加到表演队伍当中来,他们自己也亲自来跳,像当时他们戴的裘帽,就是他们当时的服饰,一直就延续留传下来了。当时一些老太太为了保护自己家里的女儿、媳妇不受侮辱,不受欺负,他们就在这个表演当中,拿着棒槌,在他们调逗的时候,强行把他们分开,这也是当时留下来的很有意思的东西。” 

  从此这种具有人物性格和有戏剧情节的表演形式,成为昌黎秧歌剧的雏形。民间艺人注重塑造百姓喜闻乐见的戏剧性人物,比如手拿棒槌的母亲形象,重视表演人们熟悉的生活中的戏剧情节,使这些传统剧目令人百看不厌,但是昌黎秧歌真正推陈出新,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什么时候呢?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 

  采访:河北省秦皇岛市群艺馆 副馆长 田国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政府对咱们的民间艺术十分重视,比如说每年举行大型的民间艺术会演,搞一些民间的民歌,民间舞蹈的集成,搞一些搜集,整理,挖掘,发展创新。这都是对推进昌黎秧歌发展很有益处的。” 

  1953年,出生于秧歌世家的这位民间老艺人周国宝与他的堂弟周国珍和秧歌名角张谦一起,在文化部门的专业工作者的指导下,推陈出新。在传统跑驴节目《傻柱子接媳妇》的基础上,创作出新的跑驴节目《喜回娘家》。这个剧目反映了翻身农民喜得贵子回娘家的过程。当年4月这个节目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荣获一等奖,同年8月该节目又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荣获银质奖章。从此,到昌黎学演跑驴的艺术团体数不胜数,周国宝等人也四处传艺。昌黎秧歌由此走出河北,流传到全国,并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产生了影响,后来周国宝还被聘为河北省歌舞剧院的教师。1960年夏天周国宝还出席了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如今跑驴这个节目仍是昌黎秧歌的代表作品。扮演主角的周贺华是周国宝的侄子,他从15岁表演到65岁,50年来一丝不苟,周贺华只是昌黎县一个以种庄稼为生的农民,为什么他和于振江这些民间艺人那么热衷于表演昌黎秧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界一派繁荣的景象。昌黎秧歌戏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除了“跑驴”这个代表作,还有 “锯缸”“捶布舞”等许多新作品的产生。这其中专业文艺工作者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位正在指导民间艺人于振江将动作规范化的干部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名叫唐宝义。他是1953年,从抗美援朝战地文工团转业到地方的军人。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坎坷,只要昌黎秧歌的研究工作一直充实着他的生活,他就心满意足了。如今他已75岁,退休在家。但对昌黎秧歌的痴情仍一如既往。当人们问起当年的“捶布舞”是怎么编创出来的,他记忆犹新,侃侃而谈。他拿出了当年抓拍的许多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其中有他编创的“捶布舞”。 

  由于大胆创新,在五十年代末,唐宝义编创的这个 “捶布舞”在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得了二等奖。使得昌黎秧歌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当时像“捶布舞”这种有专业文艺工作者参与编创的节目还有许多,比如“扑蝴蝶”至今仍是昌黎秧歌的保留节目。扮演主角的周贺华已经表演了近五十年。当然这其中也有中断的时候。 

  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六十年代末昌黎的文化事业在“十年动乱”期间曾遭到严重的摧残。但从1977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们又抓住机遇,对昌黎秧歌大胆革新。使昌黎县在河北率先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这时候昌黎秧歌戏的人物表演更加出神入化。 

  这位正在指导专业文艺工作者排练节目的导演名叫薛丽梅,她和田国安一样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后起之秀。1977年后他们都是昌黎县文工团的团员,一起向老艺人周国宝学习过秧歌。后来薛丽梅成为昌黎著名的擓.角演员。她曾参加1993年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当时昌黎秧歌获得金玫瑰奖。秧歌节上,在与各国演员的交流中,薛丽梅亲身感受到了昌黎秧歌在全国,全世界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从此更加深了她对昌黎秧歌的感情。 

  1996年薛丽梅毅然奉命成为昌黎县艺术团的团长。这个团的文工团员们都是从专业学校挑选出来的,薛丽梅不仅对他们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还为他们编排了“火红的秧歌”,实现了她的梦想,为昌黎秧歌跟上时代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这个新编的“火红的秧歌”和原来的民间的昌黎秧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在这其中,薛丽梅做了一些推陈出新的工作? 

  
 
  
  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指导下,薛丽梅编创的《火红的秧歌》。1999年在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获得编导和表演一等奖。该节目还参加了昆明园艺世界博览会河北周展演, 受到各地观众的好评。昌黎秧歌会永远这样的传承下去吗?对此昌黎人充满了信心。 

  也许正是有了这种独具魅力的昌黎秧歌,使昌黎这个地方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奇妙的民俗风情。过大年时,老百姓拜年不磕头,而是扭秧歌,张家给李家拜年,张家的秧歌就扭到了李家。如今不仅过年,娶媳妇,商店开业,凡是有喜事,昌黎人都要自娱自乐扭秧歌,而且还时兴请秧歌队到家里来表演,增加热闹的气氛。近几年来昌黎秧歌有了新时代的商业色彩。它使昌黎民间自发组织的秧歌队忙得不亦乐乎,目前在昌黎最受欢迎的民间秧歌队当属于振江组织的近30人的队伍和常伟组织的15人的家族秧歌队。常伟是从事白铁加工修理的个体户,一家人不仅手艺活做得出色,秧歌也扭得非常好,名声远播。他们常被邀请,去过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等许多地方。为什么他们的秧歌那么受欢迎呢?也许常伟在这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常伟这些老艺人的传承,在昌黎,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扭秧歌。小学老师为学生们编排的节目,“小猫钓鱼”里都有许多昌黎秧歌的基本动作。孩子们表演得都非常到位。为什么昌黎秧歌在学校普及的这样好,如今担任县文化局副局长的薛丽梅领导大家做了哪些工作呢? 

  目前昌黎县的15个小学都举办了秧歌培训班。为了让昌黎秧歌今后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昌黎文化局不仅派专业文化工作者去做普及工作,而且时刻没有忘记让孩子们向老艺人学习。昌黎钱庄子乡的农民宋建亮就是在于振江老艺人的调教下,练就了一身昌黎秧歌的硬功夫。如今他随着于振江老师的秧歌团走南闯北,到全国各地演出的场次不计其数。他已成为秧歌队的台柱子。原来宋建亮从小酷爱武术,他在少林寺学习过一年,但为什么后来他迷恋上了昌黎秧歌呢?他的表演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观看昌黎秧歌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人们能从中感受到,她悠久的历史,体味到她兴旺的今天。只要有幸到昌黎亲眼目睹几代民间艺人和专业文艺工作者为昌黎秧歌的代代相传所做的努力,人们便会相信昌黎秧歌这一雅俗共赏的民间舞蹈艺术将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2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