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石家庄]火车拉来的城市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1 18:53:17 2005), 转信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有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它拥有1.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接近一千万的人口,但是,却有着一个村庄的名字,它就是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 

  石家庄,华北重镇,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河北省的省会,其实是一个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年轻城市。在该市的兴起和变迁中,铁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同所有的省会城市一样,这样的情形每天都在重复上演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繁华喧嚣的商业街市,以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编织成一部现代城市的交响。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果追溯到一百年前,这里还仅仅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 

  在明朝嘉靖年间的获鹿县志里没有石家庄,所以后来我们就结合其他的谱牒,家族谱研究,证明石家庄村,它最初的时候,它是真定卫下属的一个中千户所的一个官庄,所以叫石家庄。这个石家庄可能是因为当时驻屯于真定卫的军屯,某些将士的姓氏命名的。到了清朝,卫所军屯裁革之后,它就成了获鹿县的一个小村子。20世纪初,根据我们的调查。当时有十几个姓氏大概有2百户左右的人家,有6百多口人。 

  一百年前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一百年后的现代化大都市,这种巨大的反差,在令人感到惊叹的同时,也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 

  从石家庄往西不远,有一座屏风一样的山脉,它就是著名的太行山。太行山山势险峻,南北绵延800多里,成为阻隔山西和东部华北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位于石家庄市井陉县的白皮关,是扼守太行山的重要门户,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两千多年来这条秦始皇时期开凿的小路,一直是连接山西与冀中平原的惟一通道,从深深的车辙印记中,足以看出这条道路历史上的繁忙。 

  当初,山西人虽然守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因观念和交通所限,人们仅仅是用肩扛驴驮,沿着这条坎坷山路把煤送河北。“客货不入”、“土货不出”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当突然有一天,火车取代了人拉肩扛,山西才真正打开了通往冀中平原的大门。 

  清朝末年,河北重要的思想家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他的思想当时在国内影响很大,因此洋务运动就希望能够通过修铁路来强壮大清。办洋务,其中修铁路它是重要的增加国力的一种举措,因此他在修铁路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省的人对张之洞这个观念比较支持,尤其是当时山西一些官员,主张晋铁外运。 

  1825年,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在英国拉响了汽笛,开创了一个以机械技术引领社会进步的时代,也向世界宣告了工业革命的到来。不久,工业革命便沿着铁轨的延伸而从英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日甲午战争后,各帝国主义列强扩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尤其是对华铁路借款。在洋务运动的主要官员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再三倡议和争取下,1903年,清政府向比利时借款修建了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1904年又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向俄国华俄道胜银行借款2500万法郎,由法国人勘探设计,委派当时的铁路大臣盛宣怀负责筹建卢汉铁路的支线正太铁路,以解决山西煤铁不能大量外运的现状。 

  魏晋时期,常山郡迁到真定这个地方之后,那个时候叫真定,迁到真定之后,真定一直是这一带的政治中心,后来到北宋的时候,设过河北西路都转运史,相当于省会,像著名的欧阳修,沈括,这些著名的政治家,都在这个地方做过“省长”。元明清,真定府,到后来叫真定府,一直是领辖周围十几个县的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石家庄市这个政治地位。所以说在修建铁路之前呢,政治中心在真定,这个经济中心,它的物资集散地,是获鹿。 

  作为当时获鹿县境内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石家庄本来无法与正定相提并论。如果不是在铁路设计中一个意外因素的出现,正定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这条铁路的端点。但是,似乎是命运的格外垂青,事实上,正太铁路东端的起点没有建在正定,而是南移到了距离正定15公里的石家庄。 

  1904年石太铁路正式开工。大批的劳工和筑路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来,一时间,这个一向习惯了清静和无人问津的偏僻小村忽然变得热闹起来。当从来都不知铁路是何物的村民们见到火车这个庞然大物而流露出惊奇而不解的神态时,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石家庄的命运会因此而发生重大的改变。 

  一百年前的石家庄火车站与今天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火车站旁边的石家庄村也早已被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今天的石家庄人却仍然享受着这段火车拉来的历史给与他们的惠赐。 

  1907年10月正太铁路全线竣工通车,伴随着刺耳的汽笛和隆隆的车轮声,精良的煤铁得以源源不断地运出山西,再辗转由石家庄运往全国各地。由于偶然的因素石家庄成了卢汉和正太两条铁路的交会点。但是真正导致石家庄迅速崛起的直接原因还是铁路轨距的变化。 

  法国的工程司,就是现在的总工程师的角色,叫厄尔巴尼,那么一个总工程师,他来了之后,他就经过认真的对这条线路的沿途勘测,他提出来,说不能修宽轨铁路,不能修这个1.435米的国际标准轨距,因为那个成本太高,就这点钱,只能修成1米的窄轨,但是由于它是1米的窄轨,跟这个卢汉铁路修的是国际标准轨距1.435米的标准轨距,它俩不能相接,因此,在石家庄就出现了两个车站,一个叫正太车站,一个叫卢汉车站,后来叫平汉车站,就是从北平到汉口,所以它有两个火车站,那么这两个车站,它这个物资啊,从山西运来的晋煤,到这个地方,这是大宗货物,那么运来之后,它要往北往南运输的话,那怎么办?就得从这个正太站,把它运下来,然后用人力车或者马车再把它搬运到京汉线上去,然后再通过京汉线上北京,上天津,或者是下汉口,这样运输。因此,这两个火车站,可以说,打造了石家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运业。 

  铁路,作为一种工业文明的产物,伴随着它的轰鸣,常常会产生庞大的铁路王国。正太铁路起点南移,是石家庄由乡村向城市化迈进的诱因,但真正起基础作用的因素,还是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伴随铁路线的通车,—些与铁路相关的产业相继出现。 

  1903年,为了顺应兴建铁路的需要,正太铁路在石家庄村购买了大片土地,建起了修理客货车辆的总机厂,当时称为铁路大厂,成为石家庄最早出现的现代大工厂。 

  如今,正太总机厂已经更名为石家庄车辆厂,现有的5000多员工中,许多人都是当年正太总机厂第一批工人的后代。 

  正太总机厂的建立,是石家庄由农村走向城市的标志,而大批的铁路工人,则是石家庄第一批产业工人,从此,石家庄的人口成分和地域特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随着石家庄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许多外国资本家和国内民族工商业者、手工业者,他们都看好石家庄的交通条件,纷纷环绕铁路站场购地设厂、开店。主要代表有1914年,井陉煤矿在石家庄的建成的炼焦厂。 

  1922年湖北商人徐荣延等人购地兴建的石家庄首家民族企业——大兴纱厂。 

  大兴纱厂是中国华北地区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可以说,石家庄的城市化进程与近代中国工业的兴起紧密相连, 铁路与纺织,既是中国早期工业的萌芽,也是石家庄工业的开始。 

  这是1923年的石家庄地图,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围绕着铁路,已经有数十家中小工厂与作坊建立起来。中小工业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同时也促进了石家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地图上这座大石桥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着,这座大石桥位于现在火车站的一侧,长150米,高7米、宽10米、有23个桥孔,桥身全部用青石铺成,既坚固又美观。它是目前所知道的河北省第一座铁路公路立交桥。 

  1907年,大石桥建成后,同时跨越正太、京汉两条铁路共7股线路,对沟通石家庄市的东西交通和市区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从大石桥建成之日起,石家庄市区以大石桥为界分成了“桥东区”和“桥西区” 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在,随着铁路线的变迁,如今的大石桥已经不再具有交通的功能,但是,它却始终与石家庄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位生活在大石桥旁的老人便经常义务地进行保护和修理。 

  近代工业飞速发展加上便利的交通,使石家庄迅速成为华北地区的工业重镇。 

  1925年,石家庄与附近几个村庄合并,以石家庄与休门两个村各取—个字,称为“石门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1947年。 

  20世纪20年代,石家庄的商业、服务业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并且逐步形成了以南花园为主的商业大街,直到今天,部分街道仍保留了当年的名称。 

  根据当年石门商会的资料显示,到30年代,石家庄已经逐渐取代了获鹿的经济地位,成为河北南部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日渐繁荣的商业、服务业,成为石家庄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又一重要因素。 

  
 
  
  今天,在这座喧嚣的现代化大都市中,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市改造,昔日的街市早已荡然无存,人们只能透过为数不多的建筑遗迹,去遥想当年那热闹繁华的景象。 

  在石家庄火车站旁边,林立的钢筋水泥建筑中,一座破旧的西洋建筑矗立在那里,颇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一座4层楼的建筑,整座楼用青砖砌成。楼内有一个很大的院落。门窗的设计和走廊的造型都体现出典型的法国式建筑风格。 

  现在,它的功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铁路货运站,门窗、墙壁、地板都破损严重。但是,从它那别致的造型,流畅的曲线,以及做工的精细来看,历史上一定是个重要的场所。 

  事实上,它的前身就是石家庄最早的高档酒店——正太饭店。 

  到今天,这座接近100年的建筑,虽然已是满目疮痍,但是却见证了石家庄百年的沧桑变化。 

  到解放战争时期,正太饭店成为国民党军队据守石家庄的最后一个堡垒。当红旗插上这座饭店的楼顶时,也标志着石家庄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如果说两条铁路的交汇为乡间小村石家庄带来了城市化的契机,那么,1947年11月12日,历史的目光再一次垂青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了这座北方的军事重镇,为城市的发展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947年12月26日,石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将石门市更改为石家庄市。 

  石家庄的解放,其意义不仅创造了解放军“夺取大城市的创例”,其便利的交通和工业设施也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石家庄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管理城市的试验田和支援全国解放的大后方。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末的时候,石家庄又掀开了城市建设新的篇章。今天,京汉、石太、石德铁路在此交汇,使石家庄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1982年,石太电气化铁路复线全线通车,煤炭运量更是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时至今日,石家庄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客货运车辆编组站。 

  当年,一个偶然的因素使石家庄成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而由此带来了一个区域在世纪之初的重大变故,一个乡野小村被隆隆的车轮托起,并最终成为控燕京南门,扼冀晋咽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 

  一条铁路从历史走来,停留在20世纪初的今天,向人们讲述着这座城市曾经的光荣和辉煌,也向人们展现着新的希望和梦想。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