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石家庄]寻找中山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1 18:53:39 2005), 转信
1974年, 河北省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平山县三汲乡农民开始大规模平整农田,不断到附近两座被怀疑是古墓的大土丘上取土,一些古代文物已被挖出并造成了破坏,于是, 考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清理勘察。现场的清理结果使考古工作者迷惑不解,因为之前人们一度认为这里只是汉代的墓葬,而发现的古物却带有明显战国时期的特征。新的发现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疑问:为什么战国时期的器物会出现在这里?这两座巨大土丘中到底埋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正当谜团萦绕在考古工作者们心头的时候, 当地一名乡干部报告,在附近村庄的一户院落中,有一块几十年前整地时挖出的巨大河光石,上面还刻有谁也看不懂的文字。很快,大河石上的神秘文字被破译了。
这段文字实际上是战国时代,两个人留给后人的一段自我介绍,意思是说告诉后来的贤人,有公胜德和旧将曼两个人在这里为国王捕鱼,看守园囿与陵墓。守丘刻石是迄今发现的石家庄地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两个守墓人留给后人的文字证明了这个区域曾经是战国时期一个王家园陵的所在,那么,他究竟是哪一个王家的园陵呢?两千多年前的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过什么呢?
人们试图在历史文献记载中寻找答案,史书中一个叫灵寿的地名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今天的灵寿只距文物出土地三汲乡十公里,而连接这个地名的人,却主宰着一个在史籍上只有零星记载的国家-中山国
公元前五世纪,中原大地正处在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此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族鲜虞部逐渐强大,经过长期的征战,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中山国,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子民翻越太行山,在东部平原诸侯国势力薄弱的地带定都,然而,这个刚刚兴起的小国在进入中原的一开始就历经磨难,历史上几度被他国所灭,被迫躲入太行深山,直到公元前381年中山武公的后人桓公带子民趁乱杀出深山,为中山复国,并迁都灵寿。
两千多年的时光如同层层迷雾,挡住了人们探索神秘中山国的视线,史书上关于中山国的零星记载,仿佛远方大地指引方向的依稀光亮,这里是否就是中山国的王陵?而桓公建立起的都城灵寿又在哪里呢?
同时,经过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人们在古墓附近陆续发现了大片的夯土建筑区遗址与分别属于炼铜,炼铁,铸造钱币,制造石器,玉器与烧制陶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并且这些遗址之间的间隔并不远,往往是一处连着另外一处。十分符合一个城市具有的区域划分的格局,于是,一个古代城市的隐约轮廓出现了!
从发现的地下夯土城基来看,城垣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公里,城墙厚约27米,城中有隔墙分东西两城,东城北部为宫殿区,南部为居住区,西城南部为商住区和农业区,中部是手工业作坊区,北部是王陵区。整个城址北依东西林山,南濒滹沱河,东边面向今天的华北大平原。尤其令考古工作者兴奋的发现,是一段在这坐名叫黄山的山丘背后的城墙遗迹,它的发现使整个城址的形式完全符合《水经注》中对中山国城市“中山俗以山在邑中”的描写。
城市遗址的发现与史书记载的吻合,证明了三汲乡附近就是中山国都城灵寿的所在,此时,人们内心已经意识到, 2200多年前消失的那个神秘中山国就在眼前了。
随着勘探范围的扩大,人们在两个陵墓中体形较大,编号为1号墓的外围又先后发现了6座陪葬墓、2个车马坑, 1个杂殉坑和1个葬船坑,虽然这些陪葬坑多数已被盗毁,但仍出土了丰富的陪葬物品。
黑陶器皿是中山国的专用陪葬物,其造型十分稳重端庄,由于烧制前采用反复压磨的特殊工艺,烧成的花纹部分又黑又亮,而底衬部分却黑而不亮,形成一种典雅娴静的艺术效果。鸟柱盘的造型十分有趣,其器型设计活泼明快,生动传神,体现了中山国制陶工匠的高超技艺。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中,有妇女使用的项链,有用于装饰的玉佩,有日常使用的玉梳,还有一些玉制的小玩具。这些玉人与中原人的形象迥然不同,女俑梳着牛角形发髻,身穿圆领窄袖方格纹长袍,显然是鲜虞人的形象,这在以往的考古发掘和文字资料里还从未发现过。大规模陪葬墓的发现使人们更加确认了墓中主人的显赫身份,随后,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发掘开始了。
6号墓在1号墓的东偏北方位,较之1号墓规模较小,勘探发现其 中字形的墓室格局证明这果然是一个王一级的陵墓,然而,随着工作的进展,考古工作者失望的发现这个墓穴的主墓室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盗掘。正当失落的情绪在发掘现场滋生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民工在取土时,一脚踩出了个大窟窿。对窟窿进行清理后,很快就发现又一个大窟窿。原来是两个库。6号墓发现的两个库与主墓室毫不相连,这种墓葬形式,以后被证明为是战国时期中山国陵墓所独有的,也正是由于库的存在,才令盗墓贼始料不及,使大量的珍贵文物躲过盗劫,得以为世人所见。
山字形器,其独特造型使人在第一时间就敢于断言,这种造型的器物只能是中山国所独有,它被认为是中山国特有的重要礼器,历史上中山国几经沉浮,每逢灾难,总是躲进太行深山,休养生息,可以说大山是这个民族的发祥地与庇护地,这种气势雄伟的青铜礼器,是古代鲜虞人对大山崇拜的体现,是国徽的最早雏形。
铜鼎是古代重要的礼器,按周代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九鼎,而在6号墓的库中就出土了象征王权的九鼎,这说明战国时,周天子统治下旧的礼仪制度已被打破,各诸侯国都可以自尊为王,另一方面也说明鲜虞人进入中原后,在礼制上已经开始效法中原国家。中原文化已经开始融入这个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中。
出土于6号墓中最精美的日用器物,非这件银首人俑铜灯莫属,这个两手分执灯盘的青年男子,头部用白银精心制作,他的头上梳着发髻,眉眼高高挑起,眼睛由两颗黑宝石镶嵌,胡须顽皮的向两边翘起,整个姿态显得风度翩翩,潇洒自然。其造型之优美,工艺之精湛,实在使人惊叹。
经过两年的准备,期待已久的1号王陵的发掘终于开始了,人们希望从这里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掀开中山国国王始终未能揭露的面纱。
库的探明使人们感到兴奋,但是当1号墓的地面封土清理工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同样也发现了盗洞,这说明和6号墓一样,这个墓室也遭到过严重的盗劫。从棺椁中获得重要信息的期望也变的渺茫。于是人们将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墓室中三个宝库上,果然,随着宝库的打开,人们如愿以偿的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最先出土的是大量奇巧瑰丽的生活用品。
错银双翼神兽,是传说中风神飞廉的形象,它造型矫健敏捷,动势极强,它怒目圆睁,张口咆哮,躯体前胸低沉,后臀隆起,两翼直指天空,似乎随时准备腾空跃起,周身遍布由银丝错出的斑纹,使得凶猛的神兽显得更加生动和神秘。
四龙四凤方案坐,四只雄健的神龙昂首挺立,凤头从圆环中引颈而出,龙凤扭结盘绕,翼尾相接,四只静卧的错金银小鹿承托环形圆盘,造型动静结合,疏密得当,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动物造型的传统表现方法。新奇而细腻,以鬼斧神工来形容它可算是恰如其分了。
十五连盏铜灯,它的整个造型如同一株茂盛的大树,树干四周伸出七节树枝,托起十五盏铜灯,高低有序,错落有致。每节树枝均可拆卸,而且榫口形状各不相同,树枝上装饰着游动的夔龙,鸣叫的小鸟,和一群顽皮嬉戏,姿态各异的小猴,两个鲜虞人的家奴站立树下,向树上抛食。着实一幅绝妙的生动场景。
出土器物的精美显然大大超出了人们印象中,对这个所谓落后游牧民族工艺水平的期盼。但可以证明墓中主人确切身份的关键证据却迟迟没有发现。人们在焦急等待着。
就在考古学家清理到西库的时候,谜底终于揭开了。一件高63厘米、重28公斤的巨大青铜酒壶上,四面刻满了450个字的铭文。它告诉后人, 这里埋葬着中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他的名字叫“错”。文中提到“皇祖文武、桓祖成考”,说明在“错”之前, 还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四位先王。据推断,此前发掘的6号墓,埋葬的应当是中山王世系的第四代君王——成公。1号墓中的“错”是中山国的第五代君王。方壶的出土,弥补了史书中对中山王世系缺失记载的遗憾,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剽悍与灵活迅捷的马上战术,成为中山国军事力量区别于别国的重要优势,也使得这个千乘小国在相当一段时期与周边万乘大国在军事上形成抗衡对峙,在这个青铜方壶上的铭文中, 就特别记载了中山国征伐燕国的战争。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中山国打着助燕平乱的旗号,乘机进攻燕国,夺取了燕国几十座城市和数百里领土,这是中山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军事胜利。
在1号墓随后出土的同样刻有大量铭文的中山王错大铜鼎上,也记载了征讨燕国的战争,而人们看到更多的却是宣扬儒学礼教的内容,这说明王错时期的中山国,在思想文化上已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然而,中山国盲目看重和学习中原各国的养士制度,却忽视了农业生产和军队建设,造成“战士怠于行阵”“农夫惰于田”的现象,加之王错死后,中山国政治腐败,兵力日益衰弱,国家逐渐贫穷……
在中山国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被盗墓烈火烧的已经卷曲了的铜版“兆域图”,它是中国已经发现最早的建筑规划图,它描绘了中山王错陵园建筑的整体规划,并有诏文要按照规定的规模去完成建设,违反者死罪不赦,并祸及子孙。
可是,规划中气势恢弘的陵寝永远成为了中山国君的美好愿望。公元前295年,“胡服骑射”的赵国铁蹄燃起的战火焚毁了中山国最后一位国君的社稷,这个战国时期惟一的由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起的诸侯国历经沉浮与辉煌之后,在战争的尘埃落定之时,一切的荣耀与梦想都埋在了大地深处...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