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石家庄]平原古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1 18:54:45 2005), 转信
地处华北平原的石家庄地区从战国至明清一直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从国、郡、州、县,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演变着……。从佛教传入中国后一直很受帝王将相的推崇,自东汉末期佛教传入华北平原大批寺院纷纷崛起。据考:华北地区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有寺院八百九十三所。
石家庄地区的宗教文化,宗教建筑历史悠久。据传早在东汉末即出现了佛教寺院。
到魏晋时期佛教寺院发展的大势,直接影响到了政府的赋税收入和经济发展,再加上政治、军事特殊环境,因此产生了从北朝至五代时期的四次全国性的灭佛运动。也正是这一地区佛教寺院兴衰的发展史。
石家庄西邻太行山,在许多秀丽名山中有很多毁去的寺院,留下的只有石窟和佛教石刻造像。抱犊山石窟,就坐落在抱犊山山腰处,据考证这里的石窟造像最晚兴起北齐,唐宋时期尤为鼎盛。这几座石窟的内外有石刻造像数百尊,在石窟造像周围的岩石上可以看出原石窟的外延都应有寺院建筑。
称蛟龙洞的石窟,虽然洞口窄小窟内纵深确有几十米长,五、六米宽,这里的佛教造像从北齐到清代陆续雕凿了近百尊,虽无大作但每尊造像形象逼真,题材丰富,变化显著。最小的佛像仅有9厘米,从北齐到清代历经一千多年,这里的石刻造像为我们记录了这漫长而变幻的历史进程和这一地区佛教兴衰的历史见证。历史上的什么原因在这偏僻的太行山上建造了这许多的石窟寺院。
石家庄市的赵县古时称赵州,在这里不但有一座为世人所熟悉的大石桥,赵州桥,还有一所在全国影响很大的千年古寺。
赵州柏林寺,相传创建于东汉末,可谓河北省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也是我国北方建造较早的佛寺之一。初为观音道场,称观音院。经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历代增修,规模越来越宏大。在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灭佛在全国拆毁寺院,收缴粮田,今僧尼还俗。当时不少高僧迁居河北,促进了河北地区的佛教发展,柏林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成为名刹。因为有高僧的到来,德隆法显,播行善化,广纳布施,使它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页。
唐末高僧从埝禅师。80岁由南方行至赵州,驻观音院(柏林寺)40年,120岁圆寂。从埝禅师德行高深,参悟至彻,经常以眼前普通事物阐发佛理。赵州禅师的公案语录最频繁地为人们所参究,许多人在赵州语录的启发下明心见性。其中“吃茶去”“狗子无佛性”更凝练而为“无门关”,成为禅门一大总持,直至今天在中国、日本、欧洲等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临济寺是中国禅宗,临济宗的发祥地。它的位置在真定县志和真定府志里都有记载。它原在真定城东滹沱河边上,因为靠近一个渡口所以叫临济。它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唐玄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有位义玄禅师从江南被归驻此寺院并创立了临济宗,他学识渊博,禅风峻峭,广收徒众,自成一家,并以寺名宗号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
临济寺的前身——临济院原正定城东南的临济村创立。如今遗址上只有一块后人所立的丰碑已势纪念。义玄禅师,为探求佛教真谛,云游天下,参学诸家。唐咸通八年,义玄逝寂,众弟子建衣钵塔葬之,也就是如今屹立临济寺中的“澄灵塔”。
正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燕南古都,京畿屏障”之誉。自北魏皇始三年(公元398年)在此置常山郡治所到清代中叶的一千余年间,这里一直是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风雨的侵蚀和历史劫变,这里的不少寺院已不复存在了,但从现存的佛教建筑中依然可以想象出这一地区古时的繁华、佛教的兴盛。
气势恢宏的隆兴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站有重要地位的临济寺风格各异的广惠寺华塔,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及唐代钟楼,至今仍矗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也成为这一地区佛教寺院兴衰的见证。
石家庄地区已正定为中心的大部分现存寺院始建于隋唐。历史上四次全国性的灭佛运动,前两次发生在北朝时期史料没有记录,第三次唐朝中叶的唐武宗会昌灭佛冲激到了整个华北地区,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使中原许多名寺古刹被毁,他们把寺院中的铜像全部毁掉铸成钱币。而只有当时的恒州(今正定),寺院及铜像因当时这一地区的特殊性保存了下来。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时称龙藏寺。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河东后驻轧镇州(今正定)。一天他到城西,大悲寺礼佛时,得知寺内原供四丈九尺高的铜铸大悲菩萨毁于五代后汉契丹犯界和后周,(公元955年)周世宗第四次显德灭佛,毁佛铸钱的两次劫难。
传说:赵匡胤隆兴寺降香,礼毕后被方丈清到禅房用茶,为了能让皇帝降旨重铸铜菩萨就编造了个故事,方丈绘声绘色的向赵匡胤禀告说,当年在毁佛时,在铜佛的莲花座里,发现了一块石凿,上写八个大字“遇显即毁,遇宋即兴”。赵匡胤一听非常高兴,他认为自己称帝是苍天所赐,立即下旨重铸造一尊大铜菩萨,并且建造大悲阁。这尊铜铸千手观音,历时四年铸成,高21.3米,位居我国古代铜佛像之首。隆兴寺也因此俗称太佛寺。
隆兴寺,纵贯几代的楼阁殿宇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有的风采,而殿内诸多铜铸、泥塑、木雕、佛像,菩萨和法器及色彩绚丽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则显现出了这座古老寺院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
大悲阁的建立,奠定了寺院主体,建筑布局,成为后世历代帝王垂青的皇家名刹。金、元、明、清各代朝廷拨款修葺扩建。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多次驻驾正定,拈香礼佛,赋诗题额,增建行宫,使之真正成为皇家寺院。
苍岩山是我国华北地区较大的佛教文化名山,她坐落在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井陉县境内。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千年古刹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形势构成了奇异壮观的人文之美。使之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赞。
苍岩山上的福庆寺传说是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在此削发为尼,故建此寺。
从两峰之间踏石阶而上,两侧如削的削壁,气氛森然。天工、人力的景观浑然一体,便使佛门的法力和威严以形象的“仙界”展示于人间,无论整体布局,还是主体建筑,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南北两峰对峙,拔地耸天,于绝谷断崖之间飞架两桥,并在桥上建殿。“福庆寺”为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桥梁建筑之杰作。站在桥上凭栏俯视,只见断崖百丈,古柏依壁,白檀满涧。
据记载,桥与殿同时建造于金代,大定年间,距今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历代朝廷曾多此修复。
此桥跨度12米,桥宽9米,从力学角度分析,如此长度的石桥,再加桥上建筑,拱高应在2.5米以上,但此桥拱仅有2米且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无丝损伤,不能不说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又一奇迹。
石家庄市郊区的上京毗卢寺,是一座千年古刹,该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因寺内主殿供奉毗卢遮那(即密宗大日如来)佛故名,毗卢寺。
五代时期镇州战乱破繁。寺院多废毁,周世宗又亲赴真定灭佛毁寺,毗卢寺也废。唐武宗昌灭佛虽在全国影响很大,但对河北中部影响很小。只有后周周世宗(公元955年)的显德灭佛运动,才对河北中部佛教寺院构成了严重破坏。现存的很多寺院都是宋元时期重修复建起来的。
毗卢寺留给后人最精彩的佛教文化是主殿内绘满四壁上下分三层的壁画。壁画的内容包涵佛、道、儒三教人物故事。此壁画为明代作品。堪称我国壁画中的精品之作。它内容丰富,共有122组,508个人物,用三五成组或一人独立成幅的手法排列,均有标榜题名,布局巧妙,层次分明,用祥云在组与组之间分隔,但严谨自然。
在宗教绘画上把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极为少见,其规模和内容上也是全国第一家。有专家评论,毗卢殿壁画在其艺术刻画细节和保存程度上均超过敦煌。大量做工精美的沥粘金技巧的运用,在国内也是首家,使人物形象呈现强烈的主体感,达到了神形兼备,传神而逼真的艺术效果。
毗卢寺壁画可与甘肃敦煌,北京法海寺,山西永乐富壁画并称国内壁画四大家。
金朝女真人灭北宋后,为了加强对汉族人民的统治,也极力倡导佛教。据考证在石家庄地区金代创建的寺院至少有八九处,坐落在太行山麓的龙泉寺就是其中之一。龙泉寺主体建筑是四合院形式,前有门殿、后有正殿,院中的龙池和石桥,旺盛的香火使整个寺院更显古朴而幽静,此院依山得水,依水得泉,依泉得名
据地方志记载,龙泉寺始建于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扩建具成规模,称“龙池山院”。当时住持僧净琛和尚申报朝廷后,获降旨赐名“龙泉院”。至今寺内能有当时圣旨石刻存鉴。后元、明、清历代均有重修和续建。主于殿前的这些石碑上均有记载。
龙泉寺鼎盛时期,曾有僧众百余名,山场20公顷,粮田300多亩,自己动手,开荒种地,以寺养寺。此池名莲花池,夏季莲花盛开,冬季兼种蔬菜,供僧人及居士们食用。在寺院的西北角龙王堂后有石雕龙头,龙嘴中涌流泉水,清澈甘洌,这也就是寺因泉得名的龙泉,具当地人讲这股清泉从未间断过,被当地百姓称为圣水,也正是这甘甜淡泊的泉水,沐浴着龙泉古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