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石家庄]太行轶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1 18:55:22 2005), 转信
公元2004年5月下旬的一天清晨,在太行山深处一个叫做于家石头村的地方,突然响起了喧闹的唢呐和锣鼓声,打破了深山里的平静。一支少见的有着200人之多的队伍,在村头集合,前往村中心的祠堂拜祭他们的祖先。据知情人透露,他们都是居住在太行山中的明朝爱国英雄于谦的后裔,在于谦606年诞辰之际,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炼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祭祀日的当天,村里的戏台上在给孩子们演出地方戏《于谦》。
太行山里突然冒出这么多于谦后裔,惊动了省城的专家:这与史书上的记载不符!在河北师范大学任教的历史学家沈长云教授赶往太行山中,试图解开这个突然出现的谜团.
太行山,中国北方一座重要的大山。它南北走向,绵延800余里,是一道高耸的屏障,阻断了西部的山西高原和东部的华北平原,而大山的两边,却都是古代人类频繁活动的地区。
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中国一个叫列子的幻想家在他的书中,讲述了一则叫做《愚公移山》的虚构故事,故事里的愚公痛感太行山的交通不便,就下定决心要挖走这座大山,表达了古代人们沟通大山两边的强烈愿望。
这个愿望终于在中国第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秦朝实现了。秦王朝虽然没有能够搬走太行山,却在山里修建了沟通大山两边的古驿道.而秦始皇本人,这个强大帝国的开创者,最终就在这驿道上的奔波中死去:据中国权威的历史书<<史记>>记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一路劳顿,终于死在大山东部的今天河北一带。载着秦始皇尸体的车驾就是通过太行山的山路,回到大山另外一边的都城咸阳.
在写作于4000多年的中国古地理书<<山海经>>中,太行山还是飞禽走兽的天下;一直到2000多年以后秦王朝在山里开出了古驿道,人类的活动才增多起来;从那时起到现在又过了2000多年,这一条通过今日井陉县境内的古驿道,那石头的路面已经被磨掉了将近2米深了.在这许多年里,有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也在着大山里发生着.
在太行山中南部一个叫嶂石岩的地方,有一块从山顶上崩落的奇异石头,向我们透露了这些巍峨的庞大山体的信息.在这块石头上,远古时代海水在沙滩上冲刷的痕迹清晰可见.这里的岩石大多是远古时代的海底和海岸,经过强烈地质运动抬升隆起而形成,据专家估算已经有一亿多年了。这些山体经过过长期刮风下雨和流水的侵蚀,形成许多深沟大壑,地形险峻,便于逃犯和亡命之徒的躲藏。
苍岩山,是太行山中部一系列砂岩构成的深邃山体。仓岩山的名声远播,不仅是因为它拔地而起的雄伟突兀,还在于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位古代皇帝的亡命之女。
事情发生在中国的隋朝末年,公元618年前后。当时隋炀帝的长公主曾经下嫁给权倾一时的宇文化及家族做儿媳妇,后来宇文家族谋反,杀了她的父皇,引发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处在矛盾旋涡中的长公主不得不抛夫弃子,逃到太行山中出家做了尼姑。长公主在这里接济穷人,治疗疾病,为山民们做了许多好事。在长公主的精神感召下,后来当地民众在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寒冬季里,用在劈柴上一层层浇水结冰的方法,在大峡谷中垒起地基,盖成了这座跨越两座山峰的寺庙,等到开春冰雪融化,这座寺庙就变成悬空寺了。长公主的故事和仓岩山悬空寺,成为人处在绝望之地依然可以有所作为,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唐朝的时候,太行山里居住过一位逃亡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张果老,他是民间流传的道教八仙之一,终日倒骑在一头毛驴上走路。有一则流行的顺口溜总结了他的处世哲学:世上多少人,不知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也就是说人们要善于从发生过的灾祸里总结经验教训,不要在前方再重复以往犯过的错误。太行山的山路渐行渐远,惊魂未定的张果老终于拨开感情的迷雾,以倒骑驴的方式说出了自己对人生思考的答案。
天桂山,是太行山中久负盛名的另外一个逃难地。这里发育出许多直立状的石峰石柱,有“北方桂林”之称。当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皇帝感到大明江山最终将要毁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战火的时候,他派出一个心腹太监四处寻找可以躲藏的避祸之处。就是在这里,太监们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在险要之处都修建有了望的哨亭,山上还有可以藏身的洞穴。最终,崇祯皇帝没有能够逃出北京,而是上吊自杀了。留在这里的太监们就地出家成了道士,他们为了防身,还天天习练拳脚,这座道观也就成为一个中国的工夫中心,有“小武当”之称。
崇德道长,是天桂山青龙观德高望重的道教长老,至今还走着在道教中流传下来的“禹步”,据说那是4000多年前中国的巫师首领大禹治水的时候采取的独特步法。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支女子道教乐队,并任总教习。天桂山的道教音乐,是当年出家的太监们从京城皇宫里面带来的。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明朝的那个民族英雄于谦的后代,是怎么逃往太行山中的.
于谦,是中国明朝时的爱国名将。公元1449年,北方的一个蒙古部族发兵攻打明朝边境,俘虏了当时的皇帝英宗后又攻打北京,于谦果断地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皇帝,击退了蒙古部族对北京的进犯,成功地保卫了明朝的江山.
据《明史》这本书记载,当年的蒙古部族退兵后又把俘虏的明英宗放了回来,英宗对于谦另立皇帝的事情怀恨在心,几年后就杀害了于谦。书中又说,于谦死后归葬老家杭州西子湖畔,他的儿子于冕先是被流放到了边疆充军,过了若干年,在于谦案被朝廷平反的时候又回到北京做官了。于冕的后代也一直活跃在中国的北京和杭州等内地城市。
那么,为什么在人烟稀少的太行山地区,又突然冒出了另外一支于谦的后裔?
根据历史记载我们知道,明王朝对于谦的处罚非常严酷,差一点就满门抄斩。因此那另外一个逃亡中的于谦的儿子,有可能是在对黑暗的封建政治极度失望的情形下,想要通过太行山中的交通孔道,逃往中国中部的隐士乐园终南山。
终南山是中国秦岭及附近一系列山地的泛称,它位于中国南北两个气候区的交界线上,气候要比太行山温和湿润,是中国古代隐士们的乐园。隐士们的杰出代表,东晋时的陶渊明就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诗句,来描写隐居生活的美好。
但即使逃亡中的这个于谦后代做出了如此谋划,这条逃离现实的终南之路却是出奇地危机四伏。处于交通要道的太行山的地形太险峻了,这座横亘于中国北方的庞大山系,不知道断绝过多少英雄们的希望之路。
娘子关,是太行山里的一个险要关隘。它的得名,来源于唐朝时,唐太宗派他的妹妹平阳公主带兵在此驻扎,防止东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军队经过这里侵犯中原地区。这是一个女将就可以驻守的关隘,在汉字里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来形容这种关隘的险峻,叫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以想象,当这个传说中的于谦的儿子跋涉在逃亡之路上的时候,他一定发现了太行山的各个关口都已经戒备森严了。前有关卡的重重盘查,后有追兵的得得马蹄,这个身陷绝境的人,前方的道路突然间变成一片血红!
那么,在太行山隐姓埋名地躲藏起来,就成为惟一的选择了.当于谦的这个儿子逃到娘子关附近的时候,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不得不隐姓埋名潜伏下来,娶妻生子.后来家族壮大了,有一部分继续迁往太行山的深处。
但关于这个逃亡在太行山中的于谦另外一个儿子的故事,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村里人给前来调查于谦后代的沈长云教授拿来一张古老的家谱,但沈教授发现,这家谱把于谦的“谦”字写成了“钱”字。当然这张家谱也算是一个不很充分的证据。
历史的真实依旧掩藏在迷雾之中.但太行山的性格正是如此,它深邃而包容,不是一天就可以让你领悟的.
在太行山里的生活,人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水的问题.太行山的砂岩和石灰岩,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下,发育出许多细小的裂隙。从天上降下来的雨水只有很少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大部分都直接渗入地下流走了。地表缺乏蓄水,人的饮用水和农作物的灌溉用水都很缺乏。所以要想办法储存雨水.
当年,迁往太行山深处的于氏家族在建村的时候,人们在山上开挖了一个大蓄水池蓄积雨水取用,池塘边还种有一棵柳树,这个池子也就叫做柳池。后来人口繁衍越来越多了,柳池里的蓄水已经不取够用了,村里人就紧急制定了一个“柳池禁约”,刻在一块石板上,并且立在柳池的边上,规定了各种人取水的限额,还号召节约用水。再后来,仅靠节约用水,水也不够用了,在干旱的季节,连人的饮水都很困难,怎么办?
终于,人们就想出了新办法,在院落里开挖水窖,利用房顶收集雨水流到水窖里,待沉淀变成清水后再取用.家家开挖水窖,于家石头村的整体的蓄水量就很可观了,这才解决了家家户户的基本用水。如今,这里房檐上漂亮的引水槽,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存水快用完的时候,就只有盼望老天快快下雨了.
范有华老人,生活在天桂山脚下的燕尾庄村,已经有七十多岁了.今年又遭遇到旱年,老人家担水抗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范有华老人还记得,从他记事的时候起,就年年参加村里举行的求雨仪式。现在的人都不再信龙王爷了,不过有时还会有求雨仪式表演给游客看.
求雨表演在村口的牌坊下举行。人们请出了龙王爷,一个人身上捆绑着柳树的枝条,跳着娱乐龙王爷的舞蹈.午后,天上聚起了乌云,真的下雨了。太行山地有独特的小气候,常常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就下雨了。范有华老人认为是求雨仪式感动了龙王。
最近十多年来,上面号召退耕还林,太行山大范围的山坡都种上了千万亩松林,涵养了水源,山里人的用水不再显得那么紧张了。
人迹罕至的太行山,一年四季有着独特的美景。春天,大地繁花盛开;夏季,溪水注满深潭;秋天,枝头挂满红叶,冬季,大地银白一片。
每当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季节,于家石头村的青年男女流行往树上系红丝带的风俗。用这种方式,来企盼自己美好的爱情可以像松柏一样长青,可以与太行山一起永存。
在太行山里,让人感动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