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风雨兼程迎来第二冬(),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张家口]塞上战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Dec 3 19:31:36 2005), 转信
2004年的秋末,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一片崇山峻岭之中,我们的摄制组记录下这样一组镜头。
在这片荒山野岭上,这些人在寻找什么?他们又在争论什么?
显然,他们在研究一张古地图,讨论一场古代战役,寻找那场战役的发生地点,一处名叫野狐岭的地方。
这几位军人是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的军事专家,他们和张家口市的两位文史学者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这里了。
那么,野狐岭是个什么地方?那又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会吸引这些专家学者的关注,甚至包括这些现代军人都怀着浓厚的兴趣,三番五次地来到这片人迹罕至的地方?
公元1211年,雄踞蒙古草原的成吉思汗剑指金朝,亲自率领数万蒙古铁骑越过大漠,向金王朝统治的中原地区扑来。然而,此时的金朝早已调集全国的数十万精锐部队,在今天的张家口一带严密布防。面对数倍于自己且同样来自游牧民族的女真骑兵,成吉思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关系到两个王朝生死存亡的大决战拉开了序幕,而这场大决战的结果将对中国历史的走向,甚至世界历史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这场大决战的地点便是这个名叫野狐岭的地方。
对于专家们来说,找到野狐岭古战场的准确方位,对研究那场战役的前因后果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关于野狐岭古战场的准确地点,当地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史料中也没有详细的记载。因此,史学界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据史料记载,张家口历史上始终是一个战事频繁的地带,从春秋战国一直到近代,发生在这里的大大小小战事数以千计。但是,那场蒙金之战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它所留下的无数谜团,仍然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张家口以北3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处方圆几百公里的丘陵,历史上统称为野狐岭。虽然人们至今仍然无法确定那场蒙金大战的具体方位,但是,从这里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专家们还是大致推断出了那场战事的进程。
从这张地形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东西横坦亘的山脉隔开了高原与平原,而张家口恰好位于这条山脉的缺口处。这里既是沟通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也是战争时期的军事要塞和重要关口。如果说张家口是通往中原地区的北大门,那么,野狐岭正是这道大门的锁钥。因此,这里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既然野狐岭的军事地位如此重要,难怪金王朝在这里布下几十万大军进行防御了。
成吉思汗要攻占北京入主中原,金军要凭借天险堵住蒙古铁骑,一方要强攻,另一方要死守,在野狐岭进行的这场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也就在所难免了。
然而,战争的天平一开始却完全倒向了金军一方,野狐岭山高坡陡,易守难攻,对于剽悍的蒙古骑兵来说,复杂的地形完全不适合他们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金军号称四十万,而蒙古骑兵只有不足十万人。失去了地利、人和,成吉思汗怎样才能以少胜多呢?
成吉思汗采取的战术成为这场战役的转折点,在一处较为平坦的河谷地带,蒙古骑兵集中优势兵力,强攻对方的中军,很快金军坚固的防线被冲得七零八落。
对于那场战斗的惨烈程度,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史书上这样记载,金朝40万大军全军覆没,战场血流成河,伏尸百里。发生在张家口地区的这场蒙金野狐岭大战虽然留下了无数的谜团,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就是它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金王朝从此一蹶不振,不久便被蒙古骑兵灭亡。而成吉思汗所率领的蒙古铁骑则日渐强盛,并由此踏上了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一个强大的蒙古帝国的征程。
说不清是命运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当年蒙古铁骑从今天的张家口一带突破金军的防守,进入中原。而一百多年后,还是从这里,明王朝的军队又把他们赶回了漠北。元朝的统治从这里走向强盛,最终又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句号。而历史的轮回也把张家口重新推到了战争的最前沿。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古帝国建立明王朝,但逃回大漠的元朝残余势力仍然占有长城以北的广阔领土,并不断南下骚扰掠夺,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那么,大明王朝又将采用什么办法来和蒙古人进行抗衡呢?
张家口市的文史学者扬润平对于这段历史,曾经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
在明朱氏王朝统治中国的近300年的时间里,16位皇帝持续不断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修筑长城。历史上,长城自秦始皇开始,历代王朝都有建筑,他们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防御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入侵。但是直到明代才真正把长城连成一体,除此之外,明朝还在长城沿线划分了九个重点防御地带,这就是著名的九边,而张家口所在的宣大边则是重中之重。时至今日,张家口仍然保留着大量的长城遗迹,它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也为今天的人们解读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们在张家口考察拍摄长城期间,意外地碰到了张家口市赤城县一位姓名的小伙子。
小明的发现让我们颇感惊讶,因为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从嘉峪关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仅张家口地区的长城总长度就达到1000多公里,烽火台有1000多个,这已经是一个让人惊叹的数字了,如果再加上一些未被记录的长城,那数字实在是超乎想象。
实际上由于张家口异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曾经有多达8个朝代在此修筑长城,所以,这里的长城既有砖砌的,也有石头的,还有土夯的,形态各种各样。更为奇特的是,长城在这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环形结构,从地图上看,形状酷似一座瓮城。因此,有人说,这里是万里长城密度最大也是最坚固的一段长城带。在过去的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城墙对于游牧民族的骑兵来说实在是一道难于逾越的屏碍。
然而,小明的发现还不仅于此。在随后的同行中,他带我们去参观了一个长城脚下的城堡。
堡子是当地人对于城堡的俗称。据小明介绍这个古城堡的名字一开始不叫常胜地,后来因为这里有个守城堡的明朝将军经常打胜仗,所以才改的名。
根据当地老人的说法,这里的老百姓祖籍都是山西人,而据我们的调查,在张家口地区有近一半的人口都是明朝时从山西移民过来的。
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明王朝为了加强和巩固长城的防务,除了派驻重兵守卫,还从山西一带迁移大量的民众到长城沿线,一方面开荒垦田,另一方面修筑大量的城堡。这些城堡大都建在长城以内的重要关口和谷地。明宣德四年,也就是公元1429年,明王朝在当年蒙金之战的野狐岭以南修筑了张家口堡,也就是今天张家口市的前身。城堡成为守卫长城的军事重镇,而为数众多的城堡则与长城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如此严密的防御体系,加上长年驻守的几十万军队,明王朝自认为可以将剽悍的蒙古骑兵挡在长城以外,可以确保中原的统治高枕无忧了。
在今天张家口大境门的上方,刻着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大好河山”,它是近代一位名叫高维岳的将军题写的。我们不知道他写这几个字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是,他却代表了历朝历代守卫这里的将士们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凭借长城能够保卫这里的大好河山,保卫这里的人民免遭战火涂炭。
然而,仿佛是命运的有意捉弄,战火却无数次地光顾这里。在明朝统治的前100年间,仅张家口一带就有200多次受到蒙古军队的侵扰。而当蒙古人的铁骑一次次席卷而来的时候,明王朝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最终变成了一个摆设。
公元1449年,明军的一场空前惨败,更是酿成了数十万军队被歼,连皇帝也被俘虏的历史悲剧。
在张家口的怀来县,有一个不大的村庄,名叫土木村,历史上称为土木堡。它是明代在张家口建立的众多城堡之一。如果没有50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著名的战役,它或许永远都会默默无闻。
那是一场被明王朝视为奇耻大辱的战役,历史上被称为“土木之变”。在今天军事学院的教学中,土木之变仍然作为一个重要的古代战例进行研究。
明朝中期,蒙古瓦剌部逐渐强大起来,并且统一了蒙古草原,对明王朝的统治构成了极大威胁。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7月,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领蒙古骑兵突破大同、独石口长城防线,进逼中原。
明朝廷顿时大乱,匆忙之间,明英宗决定率领50万大军御驾亲征,但是,这次仓促的决定却为以后的战争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公元1449年7月16日,明朝的50万大军出居庸关,经过张家口,然后折向大同,但是,因为大同一线的守军败退,大军又原路返回,住进了土木堡。但不料,第二天就被蒙古军队包围在这里。
今天的土木堡还保留着部分残缺的城墙,当我们站在土木堡的城墙边,依然还能感觉到城堡的坚固高大。
土木堡被包围,水源被切断,50万饥渴疲惫的明军将士如入绝境。英宗皇帝连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带领的明军会住进一座死堡,自己会在一座船形城堡里翻了船。
第三天,蒙古军队假装后撤,饥渴难耐的明军将士立即出城找水,不料,数万蒙古骑兵如急风暴雨般地冲杀上来,明军毫无准备,争先逃命,无奈的英宗皇帝只好束手就擒。
明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起来的长城防线,最终没能阻挡住剽捍的蒙古铁骑。土木之变以明朝皇帝被俘, 50多位朝廷重臣战死,50万大军全军覆没画上了一个句号。
公元1449年,发生在张家口地区的这场历史悲剧,成为明王朝统治的一次重大转折,此后,明朝被迫改变那种闭关自守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开放与交流。
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而这些残垣断壁的长城却依然静静地安卧在这里,如同历史老人发出的一声声叹息,绵延而幽长。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