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呼伦贝尔]净土之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7 13:30:36 2004), 站内信件
主持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起“呼伦贝尔”,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动人画卷。的确,呼伦贝尔是世界著名的大草原之一,也
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但“呼伦贝尔”这个名字的由来却和草原没有太大的关联,“呼
伦”和“贝尔”分别是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两大湖泊。
嘉宾:是的,据我所知,呼伦湖和贝尔湖是呼伦贝尔草原最大的湖泊。一条横贯千里
的乌尔逊河将这两个湖泊连在了一起。关于呼伦贝尔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
主持人:传说中人们给呼伦和贝尔湖赋予了生命,因为正是众多的河流和湖泊让呼伦
贝尔草原充满了生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家园。
解说:当晨光照亮湖面,生命又开始了新的轮回。
苏米雅一家从南部的牧场迁到呼和淖尔湖边,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每次迁移他们都会
沿着河流的走向,寻找新的草场。有了水的滋润,他们的畜群才能在短暂炎热的夏季,补
充足够的养分,为迎接草原漫长的冬天做准备。
苏米雅的妻子娜仁图娅也要趁着这个季节多挤些牛奶,因为一年的奶食都是在这几个
月储备下来的。
整个夏天,马群都游荡在湖边的草地上,牧人们总是给它们更多的自由。在蒙古族人
看来,马需要一种自由不羁和高贵的品性。
每天清晨,娜仁图娅都会向四周祭洒刚挤下的鲜奶,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然
后全家才可以喝早茶,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
娜仁图娅:从小我的父母就教我,要敬畏养育我们的大自然。每天清晨我们用刚挤完
的鲜奶祭天地湖水,每天晚饭之前我们也会把食物的精华献给上苍。蒙古人有一句谚语,
热爱自然可以愉悦天地,放声高歌可以愉悦心灵。
苏米雅扎布是个爱马的人,虽然他早有了摩托车,但他更喜欢驰骋马背的快感。秋天
到来之前,他想调教出几匹好马,他们兄弟几个的孩子已经到了可以独自骑马的年龄。
孩子们总爱到湖边做游戏,平时,他们很少受到什么约束,但在湖边玩耍却要非常小
心。因为从小父母就告诉他们,任何污染湖水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即便是他们的母亲也
不能在湖边洗衣服。于是在孩子们心里,这平静的湖水就多了一份神圣与神秘。
在草原上,老人和孩子们常常要做的工作是捡牛粪。沿着牛群走过的小路,将牛粪一
块块捡到筐子里。背回家后,又将牛粪一块块晾干。这些看起来毫无用处的牛粪是草原上
最经济、最清洁的燃料。
每当闻到牛粪炊烟味道的时候,娜仁图娅就觉得心里很踏实。牛粪红红的火苗,总是
让蒙古色充满了家的气息。蒙古族人常说,火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正午时分,草原显得非常安静,仿佛连风也停止了游荡。
每隔四五天,老母亲都要去湖里拉水。虽说他们就住在湖边,却从不轻易浪费一滴水
。所以拉上这么一车水,够一家人用上好几天的。
在呼伦贝尔的河流和湖泊都有自己的名字。
这些河流的湖泊曾经见证了草原的过去。
主持人:呼伦贝尔草原有三千多条河流,汇入呼伦湖的就有额尔古纳河、克鲁伦河和
从贝尔湖流出的乌尔逊河。据专家考证说很多河流的名字都和蒙古族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
联。
嘉宾:呼伦贝尔三河地区的河流名称,有很多与《蒙古秘史》中所记录的氏族名称和
人名相同。如色尔吉坤尔河,与成吉思汗所出的孛兜只斤氏族名称相同;鄂勒霍诺河与成
吉思汗母亲娘家的翰勒忽纳兀惕(兀惕为复姓的缀)氏族名称相同;哈布尔河与成吉思汗
先祖合不勒罕的名字相同。可以说这些河流养育了蒙古民族,使其发展壮大,并创造出新
的文明,从过去延续到今天。
解说:秋天快到了,小鸭子羽毛已渐渐丰满,再过两个月,它们就可以跟着父母飞往
遥远的南方。
苏米雅一家也准备离开夏营盘,寻找秋季牧场。再美丽的地方,如果住得久了,草场
也会变得稀疏,湖水也不再清澈。他们已经习惯于总是出发。
蒙古包是可以拆装的,是牧民们移动的房屋。除了蒙古包和勒勒车以外,蒙古族人是
很少使用木材的,即使在他们死后也不用棺材安葬。一个从山林走出来的民族,对林木的
使用,却几近于啬吝的程度。
拆完蒙古包后,最重要的工作是清理留下的垃圾。掩埋垃圾需要找一块有坑的地方。
一来炉灰不会烧死生长的植物,二来垃圾也就不会到处乱飞了。
一阵忙碌过后,已经很难再找到原来扎过蒙古包的痕迹。只有牧羊犬能记得这里曾经
是主人的家园。
父亲将孩子们扶上马背,在倒场时,七八岁以上的男孩子都将担负看护畜群的任务。
现在像苏米雅一家这样用勒勒车搬家的人,越来越少了,他们为自己能保持传统的生
活而感到自豪。白云悠悠,岁月荏苒,正像蒙古民族的历史演进,呼伦贝尔草原纵横交错
的河流,相互交汇融合,形成大湖大泽。据《旧唐书》记载,额尔古纳河两岸生活着“蒙
兀室韦”,因此额尔古纳地区被视为蒙古族发祥地。从1200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
蒙古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距额尔古纳河不远,有一座蒙元时期的黑山
头古城遗址,这是成吉思汗大弟弟拙赤·哈尔的故都。这座都城周长2.35公里,占地34.6
万平方米。从这些残留的青砖和琉瑙瓦片及大量的花岗岩圆形柱基,我们不难推断这座古
城曾经的辉煌。古城位于根河、得耳布尔河注入额尔古纳河入口处的东部台地上,走入城
池的蒙古人依然没有忘记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的法则。
迁移的路是漫长而又艰难的,女人、老人和婴儿,和车队一块行进,男人们别赶着畜
群跟在后面,为防止畜群走失,他们常常露宿野外。
草原上的人们经常祭敖包,以祈求苍天的护佑。甘珠尔敖包是呼伦贝尔草原最负盛名
的敖包,正值秋季倒场,远近和牧民们纷纷赶来参加这次盛会。敖包是草原的图腾,是蒙
古族人对自然崇拜的载体。他们相信,是敖包守护着这片美丽的草原。
苏米雅一家顺河而下,来到了秋天的营地,到达后的第一件事是搭蒙古包,将蒙古包
的陶那支起来,一个家也就随之产生了。苏米雅在门柱上系上了蓝色的哈达,蒙古人崇尚
蓝色,因为那是天空的颜色,蒙古人也崇尚白色,因为那代表了纯洁的心灵。
在呼伦湖北端,大兴安岭深处的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山洞,叫做嘎仙洞。1980年一个
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这座山洞正是鲜卑拓跋氏先祖的旧墟石室。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
四十步,高七十尺。公元443年,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等人从平城(今
山西大同)出发,历时四个多月来到嘎仙洞祭祖,并将祝文刻于洞内石壁之上。正是这篇
石刻祝文,为后人打开了拓跋鲜卑氏族祖先居地的千古之谜。可以想像,一千多年前的某
一天,当鲜卑人的祖先望着山外的世界,突然渴望能走出山洞,于是鲜卑人迈出了走向中
原的第一步。
主持人:时隔至今,我们已经很难考证,鲜卑人是怎样从嘎仙洞出发的,但是他们南
行的历史脉络却非常清晰,他们走了很远的路程。
嘉宾:从嘎仙洞出来后,鲜卑拓跋部一路南迁,公元386年始皇帝拓跋珪建都于盛乐,
现在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北,公元398迁到平城,今山西大平,改国号称魏,公元至494年又
将都城迁至洛阳,北魏是呼伦贝尔人在中原建立起来的第一个王朝。
主持人:从森林走向草原,再从草原转入农耕地带,最后融会成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就像从山上流下的溪水,归终流入大海。嘉宾:也不是所有的民族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有些前行,有些还留在了山林中。
主持人:那么些留在山林中的民族又是怎么生活的呢?
解说:在距嘎仙洞南近百公里,有一个古里鄂伦春猎民乡,今年65岁的葛淑云老人,
从小跟随父母在森林中打猎,直到1950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鄂伦春人结束了传流的游荡
生活,从山上下来很多年了,有些山上的规矩,却沿袭下来。老人总是嘱咐孩子们打柴时
,只砍那些枯死的树木。因为在老人心中,山林始终是自己的家园。
鄂伦春人按照居住的河流划分成不同的部落,像居住在托河流域的叫托河路,而居住
在阿里河流域的叫做阿里路。现在的鄂春伦村落都是沿河而居,实行禁猎以后,他创新的
生产方式转向种植业,暮淑云老人的儿子吴宝民,曾经是一个出色的猎民。禁猎之后,马
已经没有太大的用途,但吴宝民就是不舍得卖掉他的两匹马,现在,鄂伦春男子十八岁以
后,都是国家的义务护林员,和过去不同,现在他到山林中不是去打猎,而是去修剪林木
。
吴宝民觉得,只有山林才能让他更贴近自然,贴近父辈们的生活。
鄂伦春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他们聚居在大小兴安岭茂密的森林中,常年过着游
猎的生活,但鄂伦春人从不滥捕滥杀。他们在打猎时在什么季节打什么动物都有严格的规
定,每次出猎前,他们都要敬山神白那查,保佑他们能打到猎物。
鄂伦春人信仰萨满教,他们认为萨满凭着特殊的法力能与自然沟通,而与大自然的沟
通可以使人同大自然一起永恒。
葛淑云老人空闲的时候,总愿意做些皮活,鄂伦春女性大多心灵手巧,能将皮革缝制
成漂亮的手套、靴子、和衣服。这些皮革都是禁猎前留下的,皮革的味道总让老人回忆起
在山林的日子。
葛淑云老人的孙子吴双今年7岁了,这天全家人聚在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在今天的古里
猎民村,孩子们的生日和外面的世界没什么不同。但葛淑云老人却不这么想,她认为每个
鄂伦春猎民的后代将和他们的祖辈一样,在与大自然的沟涌中获得生命的永恒。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0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