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kin (谁人梦里无花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河西东大门——乌鞘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2月23日13:19:40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当今的兰州洋溢着内陆城市发展经济的热情,而从汉朝直至清朝,真正改变着河西
走廊的动力正是交通。沿着312国道西行约50公里,来到一个叫河口的地方,这里
以黄河为界就有了“河西” 与“河东”之分。过了一座铁桥,就到了 “河西”。
继续向西北行驶,在永登县城的集贸市场里有一座长城烽火台,作为此行的第一处
古迹,看风格像是建于明清。当地的村民经常用黄土把报废的面包车固定在地上,
将其改装成住房或是街边的小卖部,另外,路边有很多由土坯推成的蔬菜大棚,极
具特色,河西人们的生活和黄土密不可分。

  距兰州180公里外有座分水岭,叫乌鞘岭,被称为河西走廊东大门。向西翻过
它,才算进入“河西走廊”。金强河横陈于山岭东南脚下,这里正是历朝历代筑设
关隘,屯兵驻守之要冲。乌鞘岭上的长城及城防、营盘较多且很复杂,自汉代至明
清均有修筑。现在尚保留有一座汉代的烽火台,其下的一段汉长城已呈土埂状,但
明晰可辨。残存下来的明长城全部夯土板筑,大约有10公里长。

  14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一定也经过了这个关口,但他并未提及任何有
关长城的见闻。可能因为在元朝大部分的长城已经彻底荒废,像现在看到的一样,
马可波罗一定看不出这些低矮的土堆是用来抵御侵略的。只有天然的屏障永远扮演
着最重要的角色,比如深锁在远方迷雾中的祁连山脉,这条横卧在河西走廊南面的
山脉绵延1000多公里,在古匈奴语里“祁连”是“青天”的意思。

  下午的光线在不断变化,灰黑色的祁连山若隐若现,古老的长城在这里显得年
青,草坡上的牧羊人站在一段汉代的长城下遥指天边:“山上一定下雪了,看那云
就知道!”沿着残破的长城,向远方的路尽头望去,就快要到达河西走廊第一处军
事要地:武威。



--

当花瓣离开花朵
暗香残留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3.58.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