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汉中]军典例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22 00:00:02 2005), 转信
家在汉中的胡德成老汉是个标准的戏迷,他最得意的一口就是汉调《定军山》里老黄忠的这段唱。传统剧目《定军山》表现的是一场发生在 1800年前的战争,而战争的地点就在汉中。公元217年,刘备大军从成都北上,与镇守汉中阳平关的曹魏大将夏侯渊展开激战。不久,刘备强度沔水,移师定军山,夏侯渊尾随而来,双方在此进行决战。这场发生在定军山的战斗后来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成为众多戏剧、小说的演绎素材。
今天,我们在定军山下依然能找到许多关于那场大战的遗迹。当地传说这就是黄忠刀劈夏侯渊之处,当时黄忠收刀不及,又在这磨盘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这里名叫武侯坪,据说是当年诸葛武侯率军与曹魏征战厮杀的古战场,当地人经常会在土中发现这种奇形怪状的家伙。它们是生铁打造的,有四个锋锐的尖爪,无论怎么摆放,总有一个尖儿向上,这是什么东西呢?
原来,它的名字叫扎马钉,撒在地上专门用来对付敌军的战马,使之受伤受惊,不战自溃。
定军山之战后,刘备赶走曹操,占据了汉中这个西蜀北部的咽喉之地。其实,这一切的幕后导演是他的军师诸葛亮。当年他在隆中为刘备绘制了天下三分的蓝图,汉中就被格外看重,“益州险塞,张鲁在北”,民殷国富,应取而代之,作为将来北伐中原的前哨阵地。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设坛称王,宣告蜀汉政权正式建立,达到了他一生事业的高峰。
公元227年的一个夜晚,诸葛亮决定给一个人写一封信,他就要出远门了,这一去路途多艰、成败难料,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对那不成器的后主一一叮嘱,透过那 “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的泪光,我们看到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豪情。
事隔八年,诸葛亮再次来到了汉中,他首先去的是一个人的墓地。马超,这位威震西凉的猛将,曾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却不幸因病早逝在汉中,年仅47岁。在过去的八年,西蜀共有七十余位宿臣良将先后过世,诸葛心中怎能没有独木撑天的悲凉?
这是位于定军山南麓的“仰天洼”,这是一个由地质运动形成的天然坑地,面积达两平方公里。现在,只有两三户人家住在这个静悄悄的山谷,他们就靠这口井吃水,这井的形状有些特别,看起来像是一个八卦图。原来,这就是诸葛亮北伐前屯驻万军、推演八阵图的练兵场。传说中那八卦阵具有奇门遁甲的神力,让人进来出不去,困死阵中。我们猜想,这应该是一种能将兵力武器等各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的战斗队形,一人顶几人,一箭顶几箭,威力倍增,所向披靡。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这座关隘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汉中的阳平关扼守着四川通往陕西、甘肃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六出祁山,有四次是从出发的。公元227年正月,诸葛亮在兴复汉室的大旗下兴兵北伐,从而揭开了他人生最后一幕的高潮,这一年,他四十八岁。
这是位于汉中市勉县的武侯祠,它是在诸葛亮去世后30年由后主刘禅下诏书修建的,在当时是惟一一所官修的祠堂,就年代来说也是最早的,因此有 “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原先是身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在汉中的行辕相府,他最后八年的时光大部分是在这个宅院里度过的。
魏晋时的后人缅怀这位千古奇人空城退敌的奇功,在祠堂内修建了这座琴楼,楼上放石琴一张。琴虽无弦,韵却犹存,让人追想当年西城下的鼓角筝鸣、烽火硝烟。
对汉中这片土地,诸葛亮有着很深的感情。因为他亲身参加了这里的开发和建设。这是勉县的黄沙镇,史书记载,诸葛亮当年在此休士劝农。多年的战争曾使这里荒无人烟。诸葛亮命士兵屯田耕种,又从别处移民,很快使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出现了久违的丰收。这是诸葛亮修建的一处古堰,1800年过去了,它的流水还在滋润着今日的农田。当时,魏国的粮食亩产能达到十斛已算良田了,而吴国的亩产量也不到二十斛,而蜀国的水田亩产量则是三十斛。科学种植和良好的灌溉,使当时的汉中人民深受其益,无不感念丞相的恩德。
诸葛亮统领的军队是一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技术型军队。它严守军纪,讲求效率,尤其重视武器,特别是弓弩的使用。史料记载,诸葛亮曾经发明了一种连弩,每次可连续发射十支箭,它有一个可怕的名字,叫做“摧山弩”。勇冠三军的魏国战将张颌就是丧生在“摧山弩”下,他至死也无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凶猛的武器。但可惜的是,这种武器后来失传了。有人也曾根据想象绘制了所谓连弩图,但都很牵强,无法付诸实施。
弓弩最核心的部分----弩机,它由相当于扳机的悬刀、相当于瞄准器的望山以及机芽和箭槽组成。把弓弦拉到机芽,通过望山瞄准,扳动悬刀,箭就会出去。诸葛连弩是否也是这样吗?今天,这个叫李希勇的人终于破解了这个谜,他复原的连弩被专家们一致认为最接近于历史原貌。连弩用连杆取代了弩机,利用杠杆原理,使原本需大力拉动的弓弦轻易就能扣上,并且连续发射。令人惊叹的是,它将箭槽改为箭管,这要求每支箭杆的直径误差小于1毫米,不亚于现在枪管的精度。在当年的战场上,诸葛连弩的巨大威力弥补了蜀军缺乏战将的劣势,而魏军倒先后有十几位将领死于箭下。司马懿宁受巾帼之辱也不出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惧怕连弩的神威。
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1年,诸葛亮先后发动了四次北伐战争,虽然也夺取了一些州郡,取得了一定的局部胜利,但令人失望的是,每一次战争的结局都是终点又回到起点,大军退回了汉中。面对一次次的挫折,当年这个院子的主人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他深知天下三分,魏国有其八,蜀国在国力上与魏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多次北伐失败的最深层原因。在《后出师表》中,他向后主刘禅指出,和平竞争对弱小的蜀国来说只能是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死中求生,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他坚信人谋可以胜天。而如果屈从于所谓天意,结果只能是沉湎苟安、不思进取,走向灭亡。诸葛亮心中还有更深的一层担忧,他怕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政权越来越稳,在百姓心中由"非法"变为"合法",蜀汉的"正统"地位就会失掉号召力。
所以时不我待,他别无选择。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第五次北伐,这次他给汉中留下的是一个决绝的背影,他带领的不是几万人,而是倾全国之兵12万,欲与敌人一绝生死。这,就是位于勉县西南四公里定军山下的武侯墓。这里山环水抱,古木参天。传说这些柏树是武侯归葬时种下的,原有54棵,象征他在世之年,这样算来,每棵树的树龄当在1800年以上。
每月的月初,武侯墓的工作人员都要对墓区文物进行例行的保养和维护。现在这项工作,您可能见都没见过,瞧,把一桶桶的食用油倒进了树根下。这就是一代人杰诸葛亮的长眠之所,一个高4米、直径21米的覆斗式墓冢,这是他生前自己选定的安息之地。
春去秋来,岁月匆匆,武侯墓前的野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千百年间,到此祭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诸葛亮没有选择回南阳叶落归根,也没有选择去成都陪侍先主,最终却以一代丞相之尊寄身于定军山下的一掊黄土。这,是为什么呢?
透过千年的时空阻隔,我们试着接近这位先贤,倾听来自他内心深处的声音。在最后一次出征前,诸葛亮常常一个人来到定军山上。"兴复汉室 "是他奋斗终生的理想,但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嘲弄了他的雄心,辜负了他的心血,但“此魂何甘归故土”,作为一位军人,他宁愿选择定军山下的战场当作自己的归宿。
据史料记载,作为一代权臣,诸葛亮还有更深的顾虑。虽然他是受刘备的“托孤”重任才总揽了一切军国大事,但这难免会引起后主刘禅等人的怨恨,人走茶凉,归葬成都怎保不受反戈一击?与其如此,倒不如躲在汉中避开身后的风风雨雨,以自葬僻地的透骨悲凉冲淡生前所有的恩恩怨怨。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迎来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刻,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伤感的时刻。此时,他心中最放不下的是西蜀北大门-汉中的安全。他让人将自己葬在定军山下,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人殓时穿平常衣物,不必有随葬的器物。可以这么说,诸葛亮是用自己丞相的尊躯铸成一座凝重的丰碑,警醒将士们把好汉中这个大门。
在给后主刘禅的遗表中,诸葛亮说: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在外任,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