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汉中]汉土润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22 00:01:15 2005), 转信
这里是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汉水。在巴山秦岭之间的原野上,汉中的先民开拓出一片锦绣乡土,泽灌出肥沃的良田。古往今来,密布的河网联结东西川原,缝合南北江山。造就了今天的汉中兼南北风气,杂秦蜀语言。
七十年代末,汉中地区勉县出土的一批东汉时期的古墓葬里,一堆完全破碎的细泥灰陶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在多达近千块的碎片中,一座汉代建筑风格的四合院被完整的复原了。这座由十九个单体建筑组成的被称作明三层、暗四层的重檐三滴水结构的四合院里。宅门、院墙、主楼和左右厢房合理分布。引人注目的一个细节是四合院的偏院。这里分布着家禽家畜的圈棚和佣人的房间。这套模型无疑为我们展示出了汉代的一个家庭起居活动的场景。沧海桑田,作为古代勉县的县城如今已经消失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喧闹的大街也演变成了今天旧州村的乡间土路。只有旧州村这个名称在提示人们,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池。
一道秦岭划出了中国南北的大致界限。对生活在陕西的人们而言,这里的民居建筑与秦岭北侧的关中平原相比已经骤然起了变化。大户人家的四合院落,门口宽达丈许的干栏檐,四周相互连接。使人们在潮湿多雨的环境里依然能够平静地生息劳作。秦巴谷地的汉中盆地,被人们看做是一山之隔的四川盆地的拷贝。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气候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早已把这方土地耕耘创造成为了另一个天府之国。
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汉中已是联系黄河和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化的纽带。从考古现场发现稻谷痕迹推测,在距今七千多年前,早于西安半坡遗址古人类约两千多年的时候,汉中的先民已经在汉水两岸种植水稻了。
水稻原产于低纬度、低海拔的湿热地带,是喜热作物。它由南向北、由低海拔向高海拔传播过程中,由不耐低温的籼型变为较能耐低温的粳型。经过隋唐五代到宋代三百多年,北方,包括中原大片地区气温下降,水稻发展受到了限制。而陕南汉中一带气温仍较温暖,降雨充沛,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汉中是籼稻和粳稻的过度和交错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省水稻研究所研究员赵志杰在陕南稻种资源调查研究中发现,在汉中传统种植的水稻中,有一些品种到底应该归入哪一个种类,从性状上难以区分。
处在巴山秦岭之间的汉中,开渠修堰,历史久远。不少古代塘库,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早在秦汉,汉中人为发展水稻种植,对汉水进行多次的开发利用,著名的山河堰创建于西汉开国之初,萧何、曹参在古褒谷口,筑坝拦水,利用地形落差,自流灌溉沃野,保障了楚汉相争时的军粮供应,所以此堰也称萧曹堰。之后,诸葛亮在汉中屯兵期间,也曾对山河堰进行维修。
新中国建国初期统计,汉中有历代遗留下来的大小渠堰七千多条,池塘一万多口,灌溉良田上百万亩。
“鱼米之乡”名不虚传。五门堰,是至今保存完好并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因为在渠首并列设置了五座进水洞口而得名。保存下来的大量石碑记载,它始建于汉代王莽初年,最初的名字叫唐公湃。在一块名为唐公车湃水利碑的石刻上,人们找到了它最早见诸文字的记载。这是一个在当地广为流传有关于仙人唐公房的故事。据说唐房一家升天时走得匆忙,惟独落下了唐房的女婿。于是唐房将脚下的这片良田美宅赐予了他。
依靠这块富庶的土地,加上旱涝保收的灌溉渠系。从此以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衣食无忧,并且将这里形容成为一块冬无严霜、夏无酷暑,见不到蚊蝇孳生、没有疾病流行的乐土。而这条河也被人们称为湑河。
二十世纪后半叶,依托旧有的水利工程,汉中市新建了众多的各类水利工程,设施愈加科学完备。古褒谷口,一座巨大的石门水库正在展示着现代汉中的灌溉农业。今天的汉中水稻面积达一百七十万亩。一年两作,水稻、油菜两不相误,产量都占到了陕西全省的百分之七十,堪称陕西省粮油基地。这当中又有四分之一是石门水库发挥的作用。
农耕生产的发展,必然导致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相关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相关技术的进步反过来促进农耕的发展。著名专家竺可桢教授生前说过“世界上最适宜水稻生产的地方是陕西省的南部”,指的就是汉中。到二十世纪末,汉中水稻的品种培育和科学种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九十年代,《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则报道曾说:陕西汉中大面积水稻单产千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今天,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一水平已连续保持了二十年,目前又有大面积的“吨良田”出现。
汉水和嘉陵江两大干流,行船可以直达重庆武汉。早在秦汉之际,汉中人已经利用航运。嘉陵江上,来自四川的布匹、食盐被源源不断地运到汉中。而山区生产的竹木、毛皮、药材等土特产品则大批乘船顺流而下。声声船工号子的吼起,橹桨飞动,江帆远去,天水尽头,秦巴回应。
因水运业的繁荣,船帮会馆兴盛起来。当地绅士、船主和船帮会集资在略阳嘉陵江边上建起了这座江神庙。据说当年船工上岸,大都云集在这里。祭拜江神之后,休闲娱乐,欣赏这充满浓郁地域风格的羊皮鼓。触景生情,抚今追昔,从这座庙宇宏大的规模和工艺的精美程度,不难推测当年嘉陵江航运的繁荣。遥想当年,嘉陵之水,一泻千里,江帆激流,水雾接天,船工号子,四山回响。略阳码头,江神庙前,桅杆如林,人声鼎沸,江船靠岸,热闹非凡。人流和物流汇集,上岸与离岸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环顾这座江神庙,它的风格独具特色。古建筑上的板绘,体现了对自然和图腾的崇拜。动物图案又多为熊、野猪、猿猴之类,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和地方特色。浮雕中的人物与汉族迥然不同,有着明显的少数民族个性和风格。在一幅幅的人物像中,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头上尖角羊角帽,顶插锦鸡翎,身穿铠甲,足蹬皮靴的羌族将军形象。传说,江神庙最早是为纪念因抗金有功被封为吴王的吴玠和吴璘兄弟而建的。
南宋高宗时期,在中原遭到岳飞痛击的金兵,改变战略,在东南采取守势,而准备经汉中攻入四川,控制长江上游,从而达到扼住偏安东南一隅的南宋朝廷咽喉的目的。羌族将领吴玠和吴璘由于获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依靠嘉陵江航运带来的充足军粮和物资,十年里,以少量的兵力,多次大败来犯之敌。闻风丧胆的金军从此不敢窥视巴蜀,使得金军得蜀后继而东下灭宋的计划彻底破灭。据说,大获全胜的羌兵将士,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并不用酒来助兴。他们总是会聚在一起共享他们的传统美食——罐罐茶。这种饮食方式适应军旅生活,制作简便,别具一格,一直流传到今天。
习惯游牧生活的羌人,多生活在高寒地区,食必兼肉,尤需饮茶暖胃助消化。略阳为古代茶马大道必经之地。于是,羌人随处选择几根树枝,将方便携带的陶罐吊在上面,加入溪水,点燃柴草。将炒制的茶煮沸后,加入事先制作好的料丁和当地随处生长的香料和中草药,顷刻间,芳香扑鼻的罐罐茶就端到了眼前。
历史记载公元前115年前后汉武帝曾两派霍去病夹击陇右成功,随后略阳也在公元前111年建县,当地人说饮用罐罐茶是纪念羌人归汉这样一段历史。今天,人们发现罐罐茶还具有耐饥提神、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常饮常喝的人们,耳聪目明、神清气爽。于是,罐罐茶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山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秦巴谷地深深扎下了根。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