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汉中]汉风亘古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22 00:01:39 2005), 转信


  这是一本1936年中华书局版的辞海。它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一部含古今汉语语词和百科词目的大词典。这是曾经刻在汉中石门隧道内的一方摩崖石刻。“辞海”这两个字就出自汉中石门石刻中最著名的一品。它就是《石门颂》。

  《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楗尉杨君颂“ , 是汉中太守王升在东汉建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48年撰文,为表彰汉顺帝时的司隶校尉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而刻在石门隧道内的一篇颂辞。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 从碑文的布局来看,《石门颂》与众不同的是,在全碑22行中,每行字数或30字或 31字不等,这就造成了一种纵有行,横则不一定成列的错落格局。这种格局的好处是,每字的大小长短可根据岩石的纹路自己尽情发挥,各得其态。而《石门颂》正是以她不拘一格,随意发挥的艺术气质为后人所称颂。所以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把它称做是"隶中之草"。杨守敬《平碑记》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也正是由于《石门颂》这种自由的书写方式使得大量的通假字及多音字在碑文中被广泛使用。这对1900年后的研究者来说,是个不小的困难。

  今年已经70岁高龄的郭荣章老先生研究了一辈子的石门石刻,为了证实他对石刻中某些生僻字的推测,他还经常在老伴的陪同下到褒河两岸的山岭中寻找更多的摩崖石刻来佐证和注解他的观点。

  如今在石门隧道里已经看不到“汉魏十三品”了,甚至从前意义上的石门隧道也已不复存在。在原来石门隧道所在的褒谷口,修建了一个大型水库,水库的名字叫石门。

  当时中国还没有大型的岩石切割机,而用炸药则会毁坏这些珍贵的摩崖石刻。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的呢?

  刻石纪事的历史几乎与文字的发明史同样久远,因为石质坚硬,能永久保存且无法更改,所以石刻上的文字注定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相关。尤其是镌刻于临山的石壁上被称为“摩崖”的文字因为实录当时情状并且就近刻于事发之地而备受青睐。

  汉中因为气候湿润,降水丰沛且沃野千里故素有“小江南”之称,汉中又是连通中原和大西南的走廊所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汉中盆地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交通极为不便。无论是政令的下达还是物资的运输都受到不小的阻碍,于是汉中有了举世闻名的栈道。也就是蜀道。

  提起蜀道,人们自然会想起李白笔下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人不屈不挠,在千山万壑中寻找通道,经过历代前仆后继的开拓,建成了一条自关中逶迤而到汉中的通道,这就是古代著名的跨越秦岭的栈道,也是诸条蜀道中最著名的"褒斜栈道",它贯穿秦岭山脉,道的南口是"褒谷",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北口称"斜谷",在陕西省眉县,故名为"褒斜道"。 全谷长250公里。

  位于汉中勉县的褒谷口为褒河最窄处也是褒斜道最险要的隘口,这里绝壁陡峻,山崖边水流湍急,很难架设栈道。为了打通道路,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下诏在褒谷最险之处开凿穿山隧洞。历时六年,一条长达15米的穿山隧洞开成,古称"石门"。文物工作者曾仔细考察过石门隧道的内壁,光滑平顺,几乎没有斧、凿、钻等工具留下的痕迹。在当时火药尚未发明的时代,石门是采用什么方法开凿的呢?

  古人的方法是用油脂含量极高的松柏作燃料煅烧山崖四到五个小时,再向灼热的崖面泼水或醋,使其骤然冷却,自然酥裂,然后再用铁制工具剥离,一段段渐进。就这样,古代先民在1900多年前成功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据考证,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

  褒斜道自东汉以来,因为政治和军事的原因时开时闭。而每一次的开通,或记事或咏颂大多会采取摩崖石刻的方式。久而久之,历代政要,文人,墨客路经此处或借物咏志或思古抒怀,于是褒谷口的摩崖石刻越来越多到清代已达百余块。

  时间回到了公元219年3月,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在蜀将黄忠斩夏侯渊于定军山后,曹操退驻褒谷口,心中烦闷,便借附近山水解愁。他看到褒谷中水浪激石,如白雪翻滚,便欣然写下"衮雪"两个大字,刻于褒河水中的大石上。曹操手迹,存于世间者,只此二字,犹如广陵绝响,弥足珍贵。正如清代诗赞:"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

  而“衮雪”二字的“衮”字为何少写了三点水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汉中人都会告诉你,曹操是这样说的:"江中之水甚多,何必画蛇添足"。
        
        

  因为这些摩崖石刻大都记录重大事件而且撰文者多为当时政要或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所以一般都邀请当时的大书法家和最负盛名的刻匠来共同完成。比如《石门颂》就是请当时的大书法家王戒书写的。而《石门铭》是由王远书写,武阿仁刻字而成。

  在石门石刻中与《石门颂》齐名的就是北魏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509年刻于石门东壁的《石门铭》,她记载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石门故道的事迹。《石门铭》是北魏摩崖石刻的代表,近代书法家康有为称《石门铭》是“神品”,他说:“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同样喜爱魏碑的近代大书法家。于佑任也对《石门铭》推崇备至。

  于佑任,现代诗人,书法家。于佑任非常喜欢临写魏碑尤其是《石门铭》,但他只是临帖却从来没有见过《石门铭》摩崖,直到1930年他来到汉中在石门隧道第一次见到了《石门铭》摩崖石刻。书法家驻足于《石门铭》前久久不能平静。回想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看到《石门铭》想到北魏的尚武精神。诗人于是有了"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的诗句。

  往宣纸上均匀地喷水,这道工序叫做上水,这是张氏拓工祖传下来的绝活。宣纸上的水少了,宣纸不能顺服地贴在石刻上,而多了呢,宣纸又容易损坏。至于每一口喷出的水量,则是他多年积累的经验。

  如今这样的墨汁随处可以买到,而在以前,拓工们要用墨条来研磨制成墨汁。在拓片需求量大的时候,他们常常要把墨条敲碎碾成粉末泡在水里做成墨汁。这是张佐周在修建西汉公路时拍的照片,照片上的拓工就是张中发的爷爷张金城。这是同期拍摄的另外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铁桥就是著名的“鸡头关”大桥。就是这座桥将西汉公路由褒河西岸引到了东岸。但无论从地质构造还是山势走向来看西汉公路都应沿褒河西岸出山而非东岸。并且在当时修建这样一座铁桥既费工又费钱,而主持修建它的正是当时年仅25岁的工程师张佐周。张佐周是出于什么原因而使公路改道的呢?

  1934年初秋,西汉公路沿着古褒斜栈道修到了褒谷口,前方就是著名的石门隧道和与它同样著名的石门石刻。矛盾摆在了设计者面前,是按图施工破坏石门还是避开它让公路改道而行呢?张佐周选择了后者,就这样,石门石刻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

  石门石刻中最早的一方摩崖石刻是汉永平九年也就是公元66年刻在今天陕西勉县北石门溪谷道中的《大开通》石刻。她的全称是《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讲的是公元63年汉中太守鄐君奉诏开通斜栈道的事迹。后人对《大开通》有这样的评价:“其书法气魂宏伟,布局饱满,笔画较细但遒劲有力,溶入篆意,高古伟岸,加上天然石纹背景更增添一种奇趣。”而所谓的"汉魏十三品"就是包括《大开通》,《石门颂》,《石门铭》等在内的共十三品摩崖石刻。因为久为文化史家、书法家所赏识而得名。

  今天,“汉魏十三品”作为国家最早的一批重点保护文物被收藏在在汉台博物馆,这里还有自汉代到明清时期的很多摩崖和石碑。但这里还有一块石碑是一位叫种谷扇舟的日本书法家留下的。种谷扇舟很早就见到过“汉魏十三品”的拓片。他非常仰慕“十三品”的书法艺术。但苦于见不到珍品,在来到汉中亲眼看到了《石门颂》,《石门铭》等摩崖石刻后,激动之余他将由衷的赞叹刻在了石碑上并且永远的留在了汉台博物馆。

  从字体界于篆隶之间的《大开通》到汉隶精品《石门颂》再到楷书《石门铭》,汉魏十三品就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教科书。在汉中,书法课是每一位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十来岁的小书法家比比皆是。

  在汉中的地图上有这样几条路:“石门路”,“衮雪路”。在汉中,模特们将汉魏十三品书在胸前,将褒斜道石门绘于背后,进行汉中特有的“汉风”服饰表演。

  在汉中,当世纪大钟铸成,汉中人选择了《石门颂》里的"汉"字作为城市的徽章永远的刻在了钟上。

  汉中人遥指银河,告诉你这条无际之河与他们身边的河流拥有同一称谓:汉。中国的文字称汉字,中国的立体语言称汉语,国外学者把研究中国的学问称为汉学……秦巴谷地,汉土润泽,地灵人杰,汉风亘古,“汉”字已深深渗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