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南充]丝绸之府话南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Nov 25 13:40:25 2004), 转信
任何一个城市的雕塑,总会与这个城市的历史或文化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南充市的市中心有一尊雕塑,雕塑的主体是身穿丝绸飘飘欲飞的姑娘,当地人介绍说,这尊雕塑的寓意就是象征来自远古的轻柔的丝绸。
《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地方志,也是最早记载南充蚕丝业的地方志。据《华阳国志》记载,在两千年前的周朝,南充地区的桑、蚕、麻等物品已经成为当时的贡品。
往昔的巴国故里,如今依然古色古香。据说丝绸业最鼎盛的时候这里可是处处可闻机杼声。应该说阆中丝绸是久负盛名。据《明实录》记载,唐朝时期,山西潞安州要织进贡的绸缎,所采用的就是阆中所产的阆丝。用这种丝织出的宝宁水丝花素大绸当时远近闻名。辉煌巴国内外的蚕丝业千百年来一直是这里的传承,如今穿梭在这里,依稀可以看到这些古老的延续。
说起丝绸在中国的产生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距今4000年前,在甲骨文中就有明确的蚕丝文字. 大约一 商周时代开始,政府就已经有了管理织造的官员.从商代青铜器上留下的丝绸残片,年个 可以断定当时的丝织技术已比较成熟。
中国的丝绸闻名于世是从丝绸之路开始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恺撒在一次聚会上,想参加宴会的众人展示了从波斯商人那里得到的一件丝绸长袍,丝绸的质地和艳丽的色泽,实在令人羡慕不已,很快这种衣料就流行开来,成为王公贵族的新宠。为了能够买到这种衣料,罗马人纷纷向波斯商人打听这种丝绸的来历,聪明的波斯商人为了丝绸生意能永远做下去,就告诉罗马人,这种衣料产生在东方遥远的尽头,这个国家叫塞里斯,波斯人所说的塞里斯就是古代的中国。
当时中国的丝绸在东方和几乎和黄金一样贵重,为了交易买卖丝绸制品,中国和西方之间形成了一条路,这就是丝绸之路。这条路绵延长达七个世纪,成为中外沟通贸易的最主要的通道。
中国历史上有三条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其中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指的就是“蜀身毒古道”其中的蜀指的是当时中国的四川,毒指的是当时的印度,这条古道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成为各地商人从成都输出丝绸到印度和缅甸等国的通道,可以断定,成都应该是当时丝绸贸易的一个集散地,来自各地的丝绸制品汇聚这里。据专家们考证,当时的南充丝绸产量很大,这么贵重的丝绸也不可能由老百姓自己消耗,除了供给统治者的供品,其余的应该是由成都或重庆,经由南方丝绸之路运往印度等地。
现在还有个说法,就是南充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关于这个说法是否准确,现在很难判断,但是在古代的中国,南充作为最主要的丝绸产地之一已经是确信无疑。
在历史上南充应该说中国丝绸长盛不衰的望族,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相应的名出现品。在隋唐鼎盛时期最有名气的应该是果州红凌,由于当时社会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在当时的南充大大小小的织凌作坊就很多。据说这种凌当时还被销往日本,成为当时日本皇室的珍爱。凌是南充贯通古今的名品,直到现在还可以在市场上见到。
这件明代织花绸衣是于阆中朱家山墓葬出土的 ,据专家们说考证这件织花绸衣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件衣物的花纹,它是采用了比较成熟的提花技术,这说明在明朝时期南充地区的丝织技术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了。
如今在南充的大街小巷会看到一些不同品牌丝绸精品店,丰富的丝绸产品很容易让人感受丝绸之乡的与众不同。如今往来穿梭的人群对南充那一段段辉煌的茧丝绸历史并不十分关注,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丝绸印记都成为这个城市永久的记忆。
南充丝市交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真正形成较大规模应该是到了清朝末年,这条街叫茧市街,据说清末民初这里是南充最成规模的一个丝市。
当时生丝已经成为南充的大宗商品,每年生丝上市,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都会来南充采购生丝,据说当年的生丝交易很有意思,大宗的谈判大多在茶馆中完成的,因此当时南充的茶馆生意是异常红火。
丝绸的产生不仅使许多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甚至产生了丰富的丝绸文化。在中国历代一些文人墨客还曾留下过许多诗词佳句。南宋词人就曾一度来到当时的南充,看到缫丝盛况,留下了“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的名句,至今在南充传为佳话。
南充作为川北的一个并不算很大的城市,如何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四大桑蚕麻生产基地呢?这就要从南充的地理位置说起了,南充位于四川的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从自然条件来讲非常适合栽桑养蚕。从历史条件来讲,巴蜀在中国西南内陆,多次历史上的征战对它的影响不大,使南充的栽桑养蚕的历史的历史得以延续。
千万年过去了,如今的南充仍然是片片桑林,处处桑田。罗先锋是南充知名的栽桑养蚕的大户。罗先锋原来是南部县一个普通的农民,从80年代开始栽桑养蚕业,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80年代末,罗先锋大胆承包了37亩没人耕种的荒地栽桑苗,经过艰难的开发,荒地在他手里变成了桑海。
依靠栽桑养蚕富裕起来的罗先锋没有忘记带动村民们一起致富。罗先锋所在的碾垭乡佛祖沟村一直就有栽桑养蚕的历史,怎样把力量集中起来,怎样把蚕养得更好,怎样创造更大的效益,2003年,罗先锋试验性地成立了先锋蚕业合作社,这真的是一个创举,很快尝到甜头村民们迅速聚拢到他这个合作社,刚开始是本村的村民,后来是十里八村的都来了,到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了1500多户股民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成功以后的罗先锋比以前更加忙碌,他经常会请专家来到他的桑园,希望专家提供更多的科技养殖经验,能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最近罗先锋又在其他六个乡镇承包了九百多亩的土地,很快这些荒地在罗先锋的培育下又将变成绿油油的桑园。
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张澜是南充人,在南充一所中学院内有一个张澜纪念馆。作为南充人,张澜曾经对南充丝绸的发展起到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张澜出生在南充一个耕读之家,从小的家庭环境使他对栽桑养蚕抽丝一点都不陌生。1920年,由于母亲去世,张澜先生返回南充奔丧。当时由于政府腐败、军阀割据,贫瘠偏远的南充更是市井萧条民不聊生。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张澜先生开始了一场开办实业救助家乡的革命。
张澜先生认为发展实业应因地制宜,他在《南充之实业自治》这篇文章中就有非常清楚的论述,他当时的计划就是通过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实现南充“无地不见有桑,无户不事养蚕”的局面。
位于南充西山风景区的四川省蚕丝学校,目前是中国西部惟一一所以培养蚕茧业丝为主的中等专业学校,这个学校的前身就是张澜先生创办的南充职业学校。这个学校从开办时起就采取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便发掘和培养蚕丝业的专门技术人才,如今这所学校仍然以为社会培养有栽桑养蚕缫丝等专业技能的人为根本,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当年生活在南充的罗瑞卿1923年就考入了这所学校,罗瑞卿在校读书期间倡议创办了《蚕丝季刊》,在校期间还撰写了多篇有关蚕桑养殖的专业文章。
当时张澜先生的办学思路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支持,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各地的学子。当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张澜先生买地修蚕房、植桑园,供当时的学生实习使用。如今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这所学校在保持原有蚕业和丝绸专业的基础上,又开办了服装制作与设计、表演与营销等 专业性很强的专业。
百年前,南充的丝厂就曾鼎盛一时。南充的六合丝厂就是一个有着近九十年历史的老厂,该厂的创办者是当年有着南充丝绸工业奠基人之称的盛克勤等六人。
这位老人叫杨德林,1945年就开始在这个厂工作,从那时起他的命运就与南充丝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但对于当年在这里的一些工作和生活场景他仍然是记忆犹新。
采访:杨德林 六合丝厂老工人
“原来就叫三层楼,一、二、三,上边是钟楼,就是为全厂职工打钟、起床、下班、吃饭,就是靠这个钟。这一边是职员的宿舍,这边过去就是旧厂房,在那边。现在修新厂房的地点就是旧厂房的位置,就是在那个位置上修的,这个门这个地方就是新厂,那边的厂房车间已经拆完了,现在成了服装厂,叫老厂。以前就是分这么两个。一个新厂,一个老厂。我们这个厂是亚洲最大的,原来是亚洲最大的缫丝厂。”
上个世纪初,是南充丝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南充像六合这样规模是丝厂还有好几家,由于他们所产生丝的质量好价格优,产品远销欧美,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31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日本生丝廉价抛售,造成南充各家丝厂的巨大亏损,南充丝业陷入解放前的全面萧条。
作为南充一直以来的支柱产业,南充丝绸也在支持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在南充很多人家的生活都是与南充丝业的兴衰紧密相连的,纺织女工盛红一家几代都在丝厂或绸厂工作,小时候就听了很多关于纺织的事情。
五彩的丝绸,五彩的生活,当丝绸的历史书写到今天,她的美丽依然存在,依然有很多的人为它的美丽而陶醉。但是面对市场的竞争,南充的丝绸也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这是让很多南充人感到苦恼的事情,毕竟丝绸是许许多多南充人赖以生活的根本。
南充茧丝绸公司是南充最大一家丝绸贸易生产公司,一直担负着把南充丝绸推向外面市场的任务,作为新一代南充丝绸的经营者苏明利时刻感到自己肩上的这副担子不轻快。*从2002年接手这个当时负债一亿多元的公司,到2004年的扭亏为盈,苏明利靠的就是一个信念,一定要让南充丝绸再次走向世界*
南充丝绸无论从质量从做工应该说都是敢与国内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的,为什么就没有走出去呢?这一直是困扰苏明利的问题。研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研究同行的产品,找差距,找不足,找市场的切入点,2003年,他们公司隆重推出了爱肤尔蚕丝被以及系列蚕丝产品,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善于经营的苏利首先把目光瞄向国际市场,他要攻略第一个目标就是世界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为了成功牵手沃尔玛,苏明利和同事们一起走过了一段艰辛的日子。
应该说与沃尔玛的成功合作增加了苏明利把南充丝绸推向国际的信心。最近他又开始琢磨丝绸产品的艺术化制作上,他认为民族工艺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品肯定会有市场卖点。
手绘丝绸一直是南充的特色,这幅三国女娇图就是他们推出的首批三国文化手绘系列。刘建才是四川省知名的手绘艺术大师,现在这个公司专门负责手绘技法的改良和培训。刘建才的手绘技法相当成熟,所绘丝绸手感柔软,画面逼真。下一步他的设计重点就是怎样把巴蜀文化与手绘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并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
由来已久重又焕发生机的蜀绘,能否成为南充丝绸再次走出去的一个砝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应该说蜀绘永远散发的是巴蜀人的智慧,是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的一个部分,它丰富的内涵必将和永恒的魅力必会为南充丝绸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从远古走来又历尽坎坷的南充丝绸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确面临着众多新的问题。被丝绸缠绕了千万年的南充人,一直在丝绸轻柔的陪伴中前行。让散发着幽古沉香的南充丝绸重放异彩,是每一个南充人心中永远不变的梦想。神奇美丽的丝绸从远古飘逸而来,如今仍然以其轻柔、色泽艳丽而备受人青睐,应该说丝绸的最大魅力不是它的柔美,而是它的古老。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