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Ranger∵临(近春园|堂前晷边),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内江]大千故里话大千(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11 18:45:41 2005), 转信
张大千是蜚声海内外的国画大师,内江是他生命的摇篮。有多少亲情、友情和乡情伴随着他成长?但为什么后半生一直漂泊海外?艺术大师徐悲鸿称他是中国五百年来第一人,有人却说他是破坏敦煌壁画的罪人,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张大千简历
1899年 生于四川省内江市
1914年 做一百天土匪师爷
1919年 做一百天和尚
1925年 第一次举办画展
1941年 赴敦煌临摹壁画
1956年 与毕加索在巴黎会面
1958年 获国际艺术学会金牌奖
1965年 发明破墨泼彩绘画技法
1983年 在台湾逝世,享年85岁
采访:电视剧中张大千的扮演者 吕良伟
我们摄制组来到内江时,恰逢电视连续剧《张大千》正在拍摄之中。提起大千,剧组的人无不侃侃而谈,历数着他一生中和七个女人之间的故事。尤其是大千和红颜知己李秋君之间发生的一段风流才子的佳话。
采访:电视剧中李秋君的扮演者 王思懿
李秋君她邀请张大千住在他们家里面,有小桥流水,整个后花园很漂亮的,我觉得这是他给他的一个帮助,我觉得李秋君这个人,属于是一个大家闺秀,所以她没有办法去嫁人为妾,一辈子不嫁,就守在这个男的旁边,不求回报。
采访:张大千的弟子 叶名佩、张大千的弟子 张正雍
难怪张大千常说:“谁是我的知音?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复说:李秋君!”大千的许多门徒都是由她选收进来的。大千在国内外的弟子总共有近百人,个个学有所成而又风格迥异,大千的授徒方法有什么独门绝技呢?
采访:张大千弟子 龙国屏 90岁
他教学生的时候,他并不是像一般的老师,我教你,你就必须学我的画,他教你学各家的画,因为中国的画派很多,名家太多,他就要你多浏览,让你能够对各派都能够认识。然后你将来的时候,你根据你长于哪方面,再加以去钻研。
采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永翘
第一张大千的名声很大,这是影响他画价比较贵,或者说最贵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第二,是张大千的创作非常严谨,态度非常严肃,使他的画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第三,是张大千在创作的时候,不惜工本不惜代价,比如说,他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的他的一副金色荷花,能卖到两千多万港币的价格,当时刷新了世界中国画的最高记录,可以说是天价,但是他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比如说光那幅画的绢,他在日本定制的,光这幅绢的成本据说就达到了六万美金,所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大千在创作上面,是非常舍得下功夫的。还有一个就是,张大千的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也就是诗、书、画、印,四美并俱,从而使他的画价达到了世界中国画的最高水平。
30年代,已成为画家、收藏家和鉴赏家的张大千,广交了许多朋友,他常说:“一个艺术家必须要出名才行,而且要到处出名,这才叫真出名。”徐悲鸿为他的画册写序,称他是中国五百年来的第一人。同时称赞他是美食家。大千曾幽默地说,孔夫子的话我只有两句能做到,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采访:中国烹饪大师 杨国钦
这道菜是红油侧耳根,也是我们大千先生在他年少的时候,曾品尝他母亲做的一款风味野菜,学名就叫做鱼腥草,这道菜很有特色。张大千在旅居海外几十年,一直眷恋这味野菜,一是他怀念故乡,二是他思念着他的母亲。
1938年当听说母亲病重时,张大千马上辞去中央大学的教授职务,赶回内江老家。亲自给母亲喂药、洗脚,直到母亲去世。
给母亲办完后事,张大千就被日本人在北京软禁了,他们逼迫他担任北平美院的副院长。这期间,他画了这幅40岁的自画像。后来他金蝉脱壳、摆脱了日本人的控制。
采访:张大千的侄子 张心廉
当时我的父亲在上海从医,他就叫他的夫人到上海,把我父亲接到北京,在他的住所就改为了国医张文修诊所,张大千就趁这个机会去到天津,经海道,途经香港,这样子回到了大后方,回到了四川。
回到四川,张大千就带着一家老小来到青城山,一住就是三年。如今大千住过的房屋已成为旅游景点,故居门前的麻姑池和鸳鸯井的石碑上还刻着他当年留下的墨迹。
“上清宫”这块匾上的字是他1982年在台湾思乡时,特意写好寄回来的。他常说:“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在这里张大千不停地作画,举办画展,卖画挣钱,一边抚养着一家老小几十口人,一边筹集去敦煌的费用。
1943年张大千带着妻子儿女住进了莫高窟。他们到达时已是半夜12点,大千不顾旅途劳顿,立刻带着手电筒和蜡烛到了藏经洞。
他在莫高窟临摹时,像古代的画工一样,人站在架子上,一手握蜡烛,一手挥笔作画,每凌空勾一条长线,就会汗湿衣衫。但是他爬上爬下,把五层洞窟全部编上号码,临摹作品达276件。把他对古画的研究,由明清两代推向隋、唐等更古老的时期。
临摹时大千发现,隋唐壁画的色彩非常艳丽,向藏族喇嘛请教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人用的是矿物颜料。从此他用重金购买这种颜料作画。使得宋元以后中国画渐渐暗淡下去的色彩,重新亮丽起来。
1943年8月,张大千在兰州办了一个画展,有他的近期作品和临摹的敦煌壁画。展览会场被上万名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全部近作订购一空。敦煌临摹品虽然标明是非卖品,但仍有许多人希望重金购买。
同时他的成功也招来了许多非议,有人说他是破坏敦煌壁画的罪人,他究竟有没有破坏呢?张大千研究专家李永翘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并把结果公布于世,引起世人的注目。
采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永翘
我也就是当时通过调查,找到当年和张大千同时在敦煌生活和工作的那些知情人,其他还有非常多的人,证明张大千在敦煌是清白的,无辜的。后来经过我千方百计辛苦寻找,最后终于从档案堆里面,找到了甘肃省参议会控告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一案的最后结论,查张大千在千佛洞,也就是莫高窟,并无毁损壁画情事。
采访:张大千纪念馆馆长 罗宗良
我们就看得出,他的用色、线条,线条是更加有力,色彩是更加深邃、浓艳,那么,整个画面看上去是瑰丽雄奇,所以我们也说,大千先生的中期的艺术特点是瑰丽雄奇,丰富多彩。
正当大千年过半百,艺术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恰在此时,印度国际大学邀请他去讲学、办画展。谁曾料到,这次离去,大千就开始了在海外漂泊的生活!
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在香港请大千为毛泽东主席画的。大千画的是自己最拿手的墨荷,并写上“润之先生法家雅正”,表达了他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张大千在巴黎开画展的时候,当时正遇周总理出访法国,周总理在巴黎会见了张大千,并且希望张大千回国,张大千非常高兴,他们(张大千、三哥、四哥)约定是在香港见面之后,他就准备跟两个哥哥一起回国,回家乡来看看,可惜由于四清运动开始了,这个机会也失去了。
张大千在巴西的故居“八德园”、大千四夫人 徐雯波
这一次张大千又和中国内地失之交臂,从此再也没能踏上家乡的土地。他在海外漂泊期间,总是穿着一身长衫、一双布鞋,操着浓重的四川乡音,被人称作“现代的中国古人”,他为什么要这样特立独行呢?
几十年来,张大千奔走于世界各地,走到哪里,就把画展办到哪里,利用一切机会传播中国的绘画艺术。
1956年和毕加索会面以后,他开始研究国外抽象派、印象派的画法,把它们融入中国的绘画艺术。
1958年他的《秋海棠》获得国际艺术学会金牌奖,被公选为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1965年大千发明了破墨泼彩的绘画技法。
他挑战传统画风,在中国画坛上被誉为“画坛皇帝”。
采访:电视剧《张大千》总制片人 张振齐
在中国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国比较不稳定的情况下,是张大千一个人高举中国的艺术大旗,东方的艺术大旗,在西方宣传中国的文化,我觉得这一点非常了不起,特别是他跟毕加索的会面,沟通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最后毕加索非常感叹地说了一句话,他说我觉得艺术,世界上的艺术在中国,在非洲,而不是在我们西方。
60年代中国社会动乱时,邱笑秋不怕受牵连,到大千的故居照顾卧病在床的张文修,也就是大千的四哥。大千留在家中的和从外面寄回来的每一幅作品,他都有机会临摹。他一边作画、照顾病人,一边听着大千的故事,天天盼他早日归来,好拜他为师。他对大千充满了感情,向我们演示了大千发明的绘画技法。念起大千思乡的诗句时,他总是抑制不住盈眶的热泪。
万里故山频入梦,挂帆归日是何年?他住在海外,住在台湾,离家那么远,万里远,每天晚上都做梦,频频地入梦,这故乡的山山水水,我这个船,回家的船,这个帆都挂好了,什么时候是我回家的日子?你看他,爱家乡、爱国,爱得多深,多真切?!
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答应接大千回国完成的长江万里图。到1967年前后,中国内地政治运动不断,回大陆的希望已很渺茫,大千只能凭记忆画出心中的长江,宣泄着他对故乡的深情。
采访:张大千纪念馆馆长 罗宗良
把西方的光影色,它们的那种效果,把它同传统的国画进行了融合,这个破墨泼彩的发明创造,就使得我们整个中国的国画技法,跃上了新的台阶,而且把我们整个中国美术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68年大千又靠着几张照片和非凡的想像力,画出了他未曾见过的庐山,他将思乡的泪水和着浓墨重彩,流泻在这幅巨大的《庐山图》上。
1978年,他回到台湾定居。
《庐山图》还未完成,1983年85岁的大千就撒手人寰了。按照他的遗愿,人们把他的骨灰埋在从美国运回的奇石——梅丘之下。这块巨石,像一个思乡的老人,永远望着家乡的方向,在风雨中伫立。
采访:电视剧中张大千的扮演者 吕良伟
张大千先生他对人很热情,他对自己很有自信,很豪气,爱国爱民也爱家乡,他的画、在诗里面,都有思乡、爱国的情怀。
采访:张大千的女儿 张心瑞
我们觉得他身在外乡,可是心的确还是在祖国的,在国内的,你比如说我到巴西去,平常我们聊天之间,他也总是流露出,总觉得我们自己国内的山河很美的。有的时候,我们跟他出去玩的时候,我说这还是很漂亮很美,他说还是比不上我们的黄山,或者说还是比不上咱们的华山。
采访:四川省内江市师范学院美术系学生 赵小萍
今天在内江纪念张大千的活动比比皆是。森大书画院和老年书画社经常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内江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师生们,借鉴大千破墨泼彩技法,制作色彩奇幻的宣纸,再在上面作画。
在大千广场上,儿童们用画笔描绘着人生的理想,他们中的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大千爷爷的故事。
采访:四川省内江市第十小学五年级学生 刘羽绮
他在山水画里面使用的泼彩法和破墨法两种相结合的画法,我非常喜欢他的画,所以我长大也想当一名画家或者音乐家。
张大千有说不完的故事,研究不完的课题,原张大千纪念馆馆长汪毅提出一个新的文化命题。
采访:原张大千纪念馆馆长 汪毅
我觉得研究张大千就像我们研究红楼梦一样,它具有多重意义在里面。他这个社会网络非常宽广,除了跟中国的世界的名人有联系,而且跟中国美术甚至世界美术重大的事件有联系,这构成了他一个庞大的关系学,他的心理学,他的运筹学,他的经营学,这个都是构成大千学的一些支撑点。
如今,内江张大千纪念馆的面积还准备进一步扩大。
采访:张大千纪念馆馆长 罗宗良
准备把大千先生的离开大陆以后的,巴西,美国,台湾的一些典型的建筑做一些精选,放在里面去,然后把大千的艺术丰富进去,也就是围绕大千先生,做一个艺术的休闲的中心。
走进内江,仿佛走进大千的世界,故乡的山峰上浮动着大千的身影,沱江的涛声中能听到他远去的足音,他的艺术已不仅属于内江、属于中国,而属于全世界。
--
┌┬┐ ┌┬┐ ┌┬┐ ┌┬┐ ┌┬┐ ┌┬┐ ┌┬┐ ┌┬┐
├旧┤ ├梦┤ ├难┤ ├圆┤ ├行┤ ├胜┤ ├于┤ ├言┤
└┴┘ └┴┘ └┴┘ └┴┘ └┴┘ └┴┘ └┴┘ └┴┘
┌┬┐ ┌┬┐ ┌┬┐ ┌┬┐ ┌┬┐ ┌┬┐ ┌┬┐ ┌┬┐
├自┤ ├强┤ ├不┤ ├息┤ ├厚┤ ├德┤ ├载┤ ├物┤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59.66.139.19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