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aspirer∵(FΟG),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昭通]古道上走来的城市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n 9 08:03:28 2005), 转信
两千多年前,一座与银子同名的城市出现在了中国的版图上,它在哪里?
在以后的岁月里,一条古道又让这座与财富同名的城市历经了怎样的风雨沉浮?
一条大江,一座大山,见证了这座城市永远的家园。
这是中国西南部乌蒙山深处一条至今依然通行的古道,它开凿在一个名叫“石门关”的悬崖峭壁之上,两千多年来,人背马踏,路面上踩出了这些深深的石窝,记录下这里人们交往的艰辛。在火车与汽车早已连接了昭通的今天,穿过“石门关”的这条异常崎岖的古道上依然传承着人类最远古的交通方式,那么,这条穿越了两千多年历史时空的古道究竟向我们传递出了昭通怎样的生命信息?
“石门关”位于中国云南省昭通市境内,它是一座建在峡谷峭壁之上的古老关隘,它的身后是一座名叫“豆沙”的古镇,因此,当地人又把石门关称作“豆沙关”。石门关对面的峭壁之上至今依然存留着此地先民“僰人”的悬棺,已经在那里静静地停留了一千多年的时光。地处云贵川交界三省地带的石门关位置非常重要,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昭通乃至云南进入中原通道上的一个重要门户,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修建的出省通道都会从这里穿过。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还会行走在祖先开凿的这条路上,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脚下多了两条路,一条是铁路,另一条是公路,而头上穿过的则是一条把世界联在了一起的信息高速公路。
从这条古道悠远的历史来看,它显然绝不仅仅是村民用来赶集的,那么,它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又是出于什么目的修建的?
其实,这条路的大规模修建是伴随着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开始的,这就是史书中所说的“秦开五尺道”。由于“积薪火烧”法筑路宽达五尺,故得名五尺道。五尺道是两千多年前秦朝庞大的路网中最长远的一条道路,那么,是什么吸引了秦始皇要把五尺道修到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昭通境内呢? 翻开历史文献,我们发现昭通最早的名称其实叫朱提,而这两个发音独特的文字在汉朝以后的很长时期里一直是“银子”的代称,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在昭通市出土的一件名叫“朱提堂狼洗”的汉代文物,从这件用银和铜铸造而成的文物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昭通银铜开采和冶炼的悠久历史。而眼前这件文物,则是中国现存惟一的一块汉代银锭,它出土于昭通市一个名叫乐马厂的银矿遗址中。这还是一件汉代时期昭通制造的与钱有关的文物,它有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名字“摇钱树”,所不同的是树上的铜钱和人物的造型却显然带有中原的文化色彩。
虽然我们没有找到秦修五尺道与昭通银矿开发的直接联系,但是,当我们走进文献中记载的那座朱提山时,却明确地感受到这了座城市与银矿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除了寂静的矿道,这座银矿遗址还会留下什么呢? 这是乐马场古银矿遗址里的一个村庄,这座房子是当年管理银矿的“官房”,虽然车马喧腾的景象已经远去,但官房前的一块石碑却向我们掀开了尘封的一段历史。 这个官房曾经遭过一次火灾,文献记载大约是光绪年间重修的。 那么这块碑应该是光绪十二年十二月。
乐马场原名叫骡马场,透过这个名字,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当年这里运矿的骡马络绎不绝以及厂房林立的场景,那么,村里现在还有见到过这种景象的人吗?
乐马场为我们揭开了昭通起源的密码,那么,这里的银矿被开采和冶炼之后最终将运往何处?在这群山绵延不绝的地方,古代昭通人又是怎样把银矿运出去的?
在唐代以前,金沙江被称为“黑水”,历史上曾有“金沙自古无舟行”的说法,那么,古代昭通开采的银和铜又是怎样运往中原的呢? 采访:昭通市文史专家 邹长铭
运铜从上面到下面,从那一个滩口到这一段白河滩。在一千三百多华里的铜运线上,这个滩口就从来没有通过航,所以到了这个地方就要把船吊起来。
盘滩到下面后再把船放下去,所以非常艰辛。据文献记载,金沙江航运的正式开通始于明清时期,因为当时昭通除了银矿之外又开始了铜矿的开采,因此,这条在沿江悬崖上开凿的古道告诉我们,它正是昭通银铜外运的最早通道,而也正是这条穿越了金沙江和乌蒙山的崎岖山路,构筑起了中国古代社会里常非常重要的一条经济生命线。虽然这里山高水急,虽然这里地处遥远边陲,但是,两千多年来,由于昭通对任何一个力图雄霸中原的政权来说都有着极高的价值。因此,当中原出现较为稳定的政权时,都会对这条道路进行修缮和拓展,五尺道也会得到充分的利用。三国时期,雄才大略的诸葛亮为了经营西南,率领大军跨过了金沙江,中原的人口也开始跟随诸葛亮南征的部队带来到昭通,使这座边陲小城人口逐渐增多,经济也繁盛了起来,那么,当中原文化伴随着人口的迁徙来到昭通后,对当地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昭通市区中心,我们看到了一座没有棺椁的晋代古墓,这是为什么呢?
它是石室墓葬,这个是石头砌成的一块一块的石室墓。然后在石头上抹了一层石灰和糯米浆拌成的泥?就涂抹在石头上,然后再刻这个线条。这座没有棺椁的古墓为什么却要留下了墓主人的画像?因为当时发现以后,挖开以后最先进来的人发现,里面空无一物,就有四幅壁画。墓中的壁画虽然有些剥蚀,但是这些色彩鲜亮的图案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却似乎正是这座坟墓想要留传下来的,那么,这些壁画究竟记载了什么?墓主人又有着怎样的身世?借助当年复制下来的四幅完整壁画,我们终于知道了墓主人的身世,也明白这些壁画所要传递出来的信息。 在壁画上,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身穿彝族披毡当地人,他们的出现说明当时汉彝之间的社会融合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然而,晋朝以后,随着中原地区进入了一个战乱交加的动荡时代,通往昭通的这条五尺道也因此走进了它的一段特殊岁月。作为曾经连接中原的纽带,五尺道也从一度变成了一道冰冷的军事分界线。今天,当我们走过石门关的时候,关门正中央下面的石板上一个酷似马蹄印的石窝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采访:昭通市文史专家 唐永贤
它是以前城门顶门的一个门柱磓,不是马蹄印。
这个地方它是一个边界 一边是唐王朝 一边是南诏
当时南诏背离了唐王朝 就以这个为界。
曾经沟通昭通与中原的门户突然变成了疆界,难道持续了上千年的五尺道就要停止了它前进的脚步吗?石门关和古路标同属昭通市盐津县,虽然相距不过数十里地,但是,它们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却又不竟相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我们昭通市惟一的国家级文物。这是石门关前的一块石刻,虽然全文只有一百二十两个字,但是它却记载下了一件必须写入史书的大事。
公元794年秋天,一度关闭了的石门关五尺道上走来了一队人马,他们从长安出发前往大理册封南诏,来回整整走了一年的时间,当他们来到石门关的时候,一位名叫袁滋的唐朝官员挥笔写下了此行的经过,并把它刻在了石壁之上。
这是五尺道两千多年历史里在昭通上演的经典一幕,可惜的是从元宋以后,战乱的频繁使五尺道时断时通,昭通也因此疏远了与中原的交往,那么,后来的昭通将会走向哪里呢?
当火车从古老的官河边呼啸而过的时候,河边一块被泥沙掩埋了一半的石碑却似乎依然想要告诉人们些什么,那么,三百多年前镌刻在上面的这四个字所说的究竟是什么呢?在金沙江边,我们今天依然可以看见一条醒目的纤道在石崖上延伸,它是清代疏浚金沙江航道时开凿的,“达奇开塞”四个字正是当年金沙江航运崛起的一个见证。清朝中期云南每年要向京城运送八百万公斤铜,其中一半是从乌蒙府,也就是后来的昭通运出的,这段持续了上百年的历史在金沙江边烙下了它深深的足迹。
镇水之塔虽然随着那段远去的历史沉入了江中,但是,它留在岸边的残片却真实记录下了金沙江上曾经舟船云集的繁忙和行船时的艰难历史。
在昭通境内金沙江沿岸的许多地方,我们今天依然还能很容易看到这样的石孔,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采访:昭通市文史专家 邹长铭
他们叫索鼻 ,就像牛鼻子拉的牵绳。金沙江河运开通以后,沿途都会有站口,锚泊的地方,这个索鼻比较大,都已经被纤绳磨光了, 有一种深层历史的沧桑感。
当年木船趟过急流险滩的情景,今天我们只能在较为偏僻的地方看到了,而且随着金沙江中上游的水利开发的加快,这种方式也将很快成为江上最后的绝唱。
两千多年前,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修通了连接昭通的五尺道,后来,一位名叫雍正的勤勉皇帝给当时的乌蒙府改名为“昭通”,一语点破了这座城市的命脉。
今天,虽然航运不再是昭通走向通达的惟一途径,但还是这条江,担起的却是另一项新的使命,随着境内三座大型水电站的建设,电力将取代过去的银和铜,让昭通又一次走出茫茫的大山。
大山和大江构筑起了昭通人世代生息的家园,但是,恰恰是这片山和这条江,使地处高原的昭通拥有了云南惟一的出海港口,从这一点来说,昭通人是幸运的。
当我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石门关的时候,它特有的古朴与现代交融的气息又一次扑面而来,石门关古道下面连接着云南和四川的213国道上,车流依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穿梭不息,虽然这里地势险峻,但是,在古老的官河畔,我们发现一条高速公路正在向前延伸,虽然不时还会有马帮从古道上悄悄走过石门关,但是,就在这些马蹄的下面,两个将要洞穿石门关的高速公路隧道正在掘进,这条依然沿着千年古道前进的高速公路,将会把昭通这座一直渴望着通达的城市以更快的速度与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联结在一起。
--
男 儿 何 不 带 吴 钩
扛住三座大山,曙光就在眼前.Hold on!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