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中国陆地生态地理动物群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3 15:16:32 2005), 转信

中国陆地生态地理动物群

在与我国三大自然区相适应而形成的东部耐湿、西北耐旱、青藏耐寒这三大地理动物群内,由于气候一植被带的不同,出现了以下七个动物组成和生态各不相同的、基本的生态地理动物群。

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 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及阿尔泰山地,为寒温带泰加林南缘的兴安落叶松分布区。由于冬季酷寒、漫长,生活条件严酷,故动物组成简单,种类较少。动物有冬眠、冬毛丰满、储藏冬粮、雪地生活等生态特征。驼鹿、马鹿、麝等有蹄类动物较多,其中驼鹿是典型的耐寒动物,是大兴安岭北部的优势种。麝鼠为本动物群中的重要成分,是优良的毛皮兽类。黄鼬为食肉类中的优势种。松鼠、花鼠和大林姬鼠是啮齿类中的优势种。榛鸡、松鸡和黑琴鸡等典型的寒温带鸟类最为常见。阿尔泰山地常见的动物有麝、狍、猞猁、狐、红嘴山鸭、松鼠、花鼠等。

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 分布于东北东部山地、冀北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北、华北的广大地区,为温带、暖温带季风区,森林以落叶树为主。动物群的组成和生态习性的季节变化甚为明显,一般有冬眠、冬藏习性。东北东部山地林栖动物丰富,狍、野猪、马鹿等有蹄类动物为优势种,尚保存少量梅花鹿。食肉兽有东北虎、黑熊、紫貂、豹、猞猁、狼、豹猫以及青鼬、黄鼬等,其中以黄鼬为最多。小型啮齿类动物以松鼠为代表,林姬鼠为林下优势种。林中适宜鸟类繁殖,林缘沼泽地带为鸳鸯、丹顶鹤等渡夏产卵地。候鸟和旅鸟的比例较大。森林草原,地形开阔,动物组成较复杂。兽类中以狍最多,为代表种。华北一些山地有一些与南方共有的种类,如隐纹地鼠、岩松鼠等,还残留有猕猴。在内蒙古草原边缘带,长爪沙鼠、子午沙鼠等常见种,为某些荒漠草原的典型成分。东北、华北平原的大面积农田,多为田鼠、仓鼠、鼢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食肉兽中常见的有黄鼬、獾、狐等。鸟类中常见的有沼泽山雀、大山雀、三道眉草鵐等。

温带草原动物群 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干草原地带。主要由中亚型草原成分组成,动物一般具有穴居、群聚、善奔跑、冬眠、冬藏和繁殖期集中等习性。兽类中鼢鼠、田鼠、黄鼠、鼠兔和旱獭等啮齿类最为繁盛。有蹄类以黄羊为代表,数量极多,西部有鹅喉羚。食肉兽中常见的有沙狐、艾鼬、黄鼬等,它们对消灭草原啮齿类有一定作用。另外,还有雀鹰、苍鹰、金雕和鸢等猛禽,是啮齿类的天敌,能抑制鼠害,保护草场。鸟类中以沙百灵、角百灵、云雀等为优势种。鸟类中有为适应草原生活,利用鼠洞栖居(鸟鼠同穴)的特殊生态现象。

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 广泛分布于内蒙古西部至新疆的荒漠、半荒漠带,包括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和西北各山地的山麓地带。动物组成较简单,动物的穴居、冬眠、冬藏和善奔跑等生态习性较草原动物有所发展,并能耐受极度寒暑和长期干旱,体色多近似沙黄色。动物种类虽少,但个体数量多。以啮齿类和有蹄类最为繁盛。啮齿类以跳鼠和沙鼠为主,有蹄类以鹅喉羚最普遍,野马、野驴、野骆驼等为数不多。食肉兽中常见的有狼、狐、沙狐等。爬行类中以蜥蜴为最多,有多种沙蜥和麻蜥。鸟类较草原贫乏,以适应荒漠生活的毛腿沙鸡和大鸨为主,还有多种百灵。

高地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寒漠动物群 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毗连的高山带,主要由高地型区系成分组成。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山地,由于景观垂直分异明显,动物的垂直分布显著。高山区有鼠兔、旱獭等北方动物,下部林带有猕猴、灵猫等南方动物,海拔2000~4000 米高山箭竹林地带则是大熊猫的故乡,另外还有小熊猫、金丝猴、羚羊、白唇鹿、马麝等珍稀动物。白唇鹿和马麝是该动物群的代表种。啮齿类中常见的有中华鼢鼠、长尾仓鼠、喜马拉雅旱獭、高原兔等。食肉兽有马熊、石貂、猞猁、狼、狐等。鸟类中的藏马鸡、蓝马鸡、雪鹑、高原山鹑、虹雉、雉鹑均为森林草原的典型种类。藏北高原,动物种类不多。有蹄类以岩羊、盘羊、藏原羚、藏野驴最普遍。藏羚和野牦牛为寒漠区的代表种。啮齿类中最多的是高原兔和黑唇鼠兔。食肉类中常见的是香鼬。鸟类中最多的是藏雀、雪雀、褐背地鸦等几种留鸟。西藏雪鸡是高原耐寒鸟类的代表种。

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 分布于青藏高原以东的亚热带地区,动物组成较北方丰富。在林灌和草地中,常见的有蹄类有小鹿、牙鹿、毛冠鹿、林麝和野猪等,啮齿类以短耳兔最普遍。在农耕区,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等为优势种。食肉兽中以貉、豹猫、黄鼬、鼬獾等小型种类为优势种。大、小灵猫、果子狸、狐、青鼬等亦常见。鸟类中最普遍的有麻雀、乌鸦、金鸡、金腰燕、白颈长尾雉、白额鹧鸪、黄腹角雉等。爬行类中以蛇最多,常见的为眼睛蛇、草游蛇、鸟游蛇等南方种类。此外,本区还有水栖哺乳类的白鳍豚、两栖类的大鲵、爬行类的杨子鳄,均为国家珍稀动物。

热带森林、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 分布于海南、台湾以及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的南部。动物组成复杂,优势现象不明显,树栖、果食、狭食和专食性种类多。在热带森林中,树栖、半树栖的食果动物甚多,如长臂猿、叶猴、熊猴、獭猴等各种灵长目动物。树栖啮齿类有巨松鼠和多种鼯鼠。最常见的是赤腹松鼠。黄蝠、彩蝠等翼手类动物多栖居树洞。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十分丰富,多种树蛙和雨蛙、巨蜥均为树栖种类,大蟒蛇等蛇类动物也多能攀绕上树。由于树栖动物丰富,促使食肉兽也能上树,常见的有青鼬、金猫和多种灵猫科种类,此外,还有豹猫、丛林猫、豺、云豹等。鸟的种类繁多,林中地栖为主的鸟类是多种雉类,最常见的有环颈雉、原鸡、白鹇等,局部地方有孔雀雉和绿孔雀。还有专食蜂的多种蜂虎、多种太阳鸟、多种八色鶫和长尾阔嘴鸟。南海诸岛为海洋性鸟类的世界,仅西沙群岛已知有103 种,以鸟为主。林中白蚁繁盛,成为专食白蚁的穿山甲生活于林中的重要条件。金环蛇、银环蛇、眼睛蛇等为地栖的常见毒蛇。在林缘和林中稀旷处,地栖兽类明显增多。常见的有多种麂、水麂等。啮齿类中有豪猪、帚尾豪猪和多种家鼠等。滇南还有野象、野牛。另外,还有华南虎,但已成濒危动物。在海南和南海诸岛有海龟、玳瑁、棱皮龟等爬行类动物。
--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9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