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风雨兼程迎来第二冬(),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共有家园] 新疆北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Dec 13 12:07:58 2005), 转信
这里是新疆的天山地区,海拔在二千米以上,几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海洋。随着地质运动,天山浮出水面变成高原。在这从高山流淌下来的泉水小溪里,幸存着一种数亿年来躲过了无数次地球生物大劫难的珍贵物种。
1866年,俄国动物学家凯塞尔来到新疆的阿拉套山考察,他发现了这种从未见过的奇特生物,它长约20公分,浑身光滑,水陆两栖,他认定这是一个新的物种,并把它带回实验室进行了种属描述,这种生物后来被命名为“新疆北鲵”。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无数中外科学家造访天山地区,反复地寻找凯塞尔发现的这种生物,却再也没有见到过它们的踪迹,一次次失败后,人们失望地断言,新疆北鲵已经灭绝了,不会再有人有机会看见它们真实的样子了。
王秀玲:新疆师范大学 教授
为什么没找到呢
他们没有真正到达那个栖息地
再加上新疆北鲵的分布比较特殊一些
都是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
比方说在夏草场
一般新疆的夏草场其它的时间没有人
只有在七月八月 两个月的时间
牧民把牲畜赶到草场去抓膘
所以一般人们都想不到会到那些地方
去找新疆北鲵
198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牧民敬永雄在阿拉套山的一块夏草场放牧。放牧的时光是单调无聊的,他的孩子翻动着泉水中的石头,无意间发现了一种很象四脚蛇的东西,这种东西引起了敬永雄妻子的注意。
当地人对这种奇特的“水里的四脚蛇”非常好奇,但谁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暑假过后,一个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生把其中一尾带回了学校。
王秀玲教授是新疆师范大学的生物老师,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从前她只在哈萨克斯坦的生物学专著里读到过的,被认为早已经灭绝的奇特物种——新疆北鲵,竟然在凯塞尔描述过它们的一百多年以后,就这样奇迹般地出现在她的面前。
1989年9月6日,距离凯塞尔最后一次看到这种动物已经过去了整整123年,当看到活的新疆北鲵出现在自己眼前,眼前天山依旧,牧民宁静的生活依旧,王秀玲却像找回了走失已久的孩子,激动不已。
这是在新疆发现的化石,说明亿万年前在这里鲵类曾有广泛的分布,而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新疆地区其它的鲵类都消失了,唯一幸存的有尾两栖类,就是新疆北鲵。
而这两千多年前的似鱼非鱼的图腾,留下的也许是这里的先民们除了骆驼和雄鹰之外,对新疆北鲵最初的印象吧。
这就是新疆北鲵,亿万年来它们一直静静地生活在阿拉套山和天山的局部泉涌地区,一条不太起眼的小溪,竟然保留下了一个珍贵的物种。
就是在这样不可思议的狭小区域里,小小的北鲵奇迹般的度过了无数次地球生命的严酷寒冬。从远古来到我们面前。
天山地区数亿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地球的地质演变中逐渐抬升为陆地,再变成今天的高原,而就在这样的巨变中,原本在水中生活的鱼类为了适应环境,逐渐进化成两栖类,静悄悄的栖身在这高原的深处。
亿万年间,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多次灭绝性的大劫难。而新疆北鲵度过了这一切的沧桑巨变,存活下来,而且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它身上保存了鱼类爬上岸后接受新的大陆环境给它烙上的一切生命的印记,是这一过程最古老、最直接的证据。
在幼小北鲵的身上还保留了许多鱼的特征,它们长着外露的腮,三岁以前只能呆在水里。但它们已经没有了鱼在水中保持平衡的重要器官——鳍,游不了几下就会沉到水底。它们长出了四肢,为了抵抗地心引力,抬起头来看远方,它们的脊椎更强壮并且长出了支撑身体的肋骨。
三岁以后肺长成了,它们才能短暂地离开水面,但又不能离开太远,因为它们的肺实在太原始了,只有三五个肺泡。因为它们不具备远行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亿万年来,新疆北鲵一直栖身于大自然赋予它的这片小小家园,直到被人发现。
新疆北鲵的出现大概在两亿五千万年到三亿年前,基因分析,它的DNA与生活在4亿年前泥盆纪中的古老鱼种矛尾鱼的DNA相似性达97%,与鱼类高度同源。而矛尾鱼是所有两栖类的直接祖先。
这表明,新疆北鲵可能是最早爬上陆地的两栖类的最古老的代表。为了适应从水中到陆上的生活,它们的腮变成了简单的肺,收起了鳍,长出了便于爬行的四肢,从鱼类进化成两栖类。
这样一个生命巨变的过程,因为找到了新疆北鲵,生命进化的线索变得如此清晰。由此可见,新疆北鲵的存在,意义有多么重大。
而背负着如此重要进化秘密的独特物种——新疆北鲵,亿万年来,生活在非常艰苦的高原环境之中,在非常局促的空间里,依靠着高山泉水小溪,幸存至今。它是怎样幸存下来的呢?还是一个谜。
在离开人们的视线一个多世纪之后,重新发现新疆北鲵不过才15年的时间,关于北鲵,还有太多的谜没有揭开。对王秀玲来说,她最大的心愿是让这个物种在它们和我们共有的家园里永远的延续下去。
--
With my veneration to David L. Donoho!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