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风雨兼程迎来第二冬(),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共有家园] 朱鹮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Dec 13 12:08:40 2005), 转信


  中国有一种美丽的鸟类,被称为“东方的红宝石”,中国民间把它当作吉祥的象征,又称 “吉祥之鸟”。它们曾被认为已经在中国灭绝,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中国科学家不懈的寻找,终于让它们失而复得,它们就是朱鹮。 


  如今,世界上只有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野生朱鹮种群,野生的朱鹮在中国,只有在陕西汉中的洋县才有,洋县在秦岭南麓,汉江边上。 


  这里有一个叫姚家沟的地方。这里有重叠起伏的丘陵,有丰饶肥沃的稻田,有性情温厚的乡民,在全世界的朱鹮都相继灭绝的时候,这片得天独厚的神奇土地却幸运地留住了这种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 


  村民如今屡见不鲜的这种鸟却曾经濒临灭绝的边缘,如今也仍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 


  但历史上朱鹮曾大量的存在,据资料记载,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东到西伯利亚和日本,南到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西到中国东部的广大区域。但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西伯利亚和朝鲜的朱鹮已销声匿迹,在日本,野生朱鹮早已灭绝,这时中国东北以及东南沿海地带也已没有朱鹮的生活踪迹,而在目击报告中唯一还有可能存在朱鹮的地方就是中国的陕西和甘肃。 


  在中国,根据记载,最后一只朱鹮是在1964年在甘肃捕到的,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现过它们。 


  据说20世纪初,在朝鲜半岛的西岸金堤,成千上万的朱鹮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无边无际的云霞,而人们看到的这只可怜的标本,它毛色黯淡,落满灰尘,完全无法让人想象当它们成群在天空飞翔,那红霞满天的情形。 


  到1980年,全世界只有日本笼养了几只没有生育能力的老龄朱鹮,朱鹮已经面临绝种的境地。 


  虽然整个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都没有发现朱鹮的报告,中国的动物学家们还是决定要开始寻找它们的踪迹,从1978年起,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开始着手进行寻找,根据朱鹮的历史分布,动物学家刘荫增走遍了江苏、浙江、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九个省, 但就像大海捞针一样,两年过去了,除了一片羽毛,一无所获。几年间他最大的收获不是发现了朱鹮,而是亲眼目睹了朱鹮濒于绝灭的原因。 


  朱鹮真的已经在中国灭绝了吗?三年的徒劳无功,看来,找到朱鹮希望已经十分渺茫。 


  在放弃之前,刘荫增决定选择几个可能性最大的地区再重点复查一遍,陕西秦岭就是其中之一,历史上这一带朱鹮很多,而且这里地处偏僻,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很大的破坏,找到它们还有最后的一线希望。 


  刘荫增到处给当地群众看朱鹮的照片,给他们放幻灯。1981年5月,他第三次来到陕西洋县,一个老乡告诉刘荫增,他曾在洋县的金家河和姚家沟看到过这种鸟,刘荫增赶紧在老乡的带领下赶到当地,发现了一个鸟巢。 


  好不容易找到的鸟巢竟然是空的,刘荫增刚刚燃起的满腔希望又破灭了,他只好留在当地,继续在附近寻找。 


  刘荫增不太敢肯定,他在这只鸟可能活动和觅食的地方守候着,等待着它的再次出现。 


  刘荫增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一天下午 


  走在金家河比较远的一个沟岔里 


  突然看到这只朱鹮正在水田里取食 


  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只鸟的身上,这就是刘荫增踏破了铁鞋,历时三年才寻找到的朱鹮,它轻松自在地在水田里寻找着食物,对整个世界对它们的关注毫不知情,但中国的动物学家却激动不已,因为这是全世界最后幸存的野生朱鹮。而且更令他们惊喜地是,这只朱鹮是一个朱鹮家庭的成员,在它们的巢里,还有三只朱鹮宝宝正在孕育当中。繁殖期的朱鹮会分泌一种液体,洁白而带点粉红的漂亮羽毛就会变成铁灰色,这是为了保护自己迷惑天敌的变化,它们成功的伪装,连研究人员都几乎被它们骗过去了。 


  第一窝的五只加上第二窝的两只,就是全世界仅存的七只野生朱鹮,它们为何会隐居于陕西汉中洋县的这片小小角落呢? 


  这曾经在全世界很多地方掠过的漫天红霞最终零落成了汉中洋县的几点微红。上个世纪中期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的污染,使得水田生物减少,朱鹮食物匮乏,导致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但朱鹮有幸,这里的乡民用纯朴自然的生产方式为朱鹮留出了最后一片纯净的天空。 


  中国重新发现朱鹮的消息轰动了世界,但朱鹮最后的种群仅仅只有七只,它们能逃脱灭绝的命运吗?朱鹮原本是候鸟,由于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很少,它们退缩到秦岭的这个角落,变成不再迁徙的留鸟。 


  但它们最后的家园——秦岭气候条件也十分恶劣。就在发现朱鹮的第二年,秦岭春天突降大雪,朱鹮的状况岌岌可危,它们的处境冲淡了刚刚发现它们的喜悦,它们的命运让人揪心。 


  朱鹮能够在陕西汉中的洋县被重新发现,是一个巨大的奇迹,全世界都把朱鹮繁衍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这七只朱鹮身上。但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这七只朱鹮恐怕也难以承担种群繁衍壮大的重任。 


  1982年洋县政府规定姚家沟等地的水田停止施用化肥农药,后来又加上不准干水起旱,严禁伐树垦荒,不在河里摸鱼虾,不在河边割牛草等一系列规定, 


  在观察站内,昼夜24小时均有值班人员监护,并在朱鹮筑巢的树木周围设立了安全网,防止朱鹮幼雏掉下树来,此外,还在朱鹮驻巢的树上绑上刀片夹,驱赶蛇等天敌,以保证朱鹮的安全。 


  如今当人们造访汉中洋县朱鹮保护区 ,经常能看到当地保护站的工作人员给朱鹮活动区的水田投放泥鳅。 


  当朱鹮充分地享受着丰足的食物时,殊不知,那里面倾注着多少人类的关爱,如今野生的朱鹮种群已经达到300多只,为了预防野生种群出现不测,洋县还成立了朱鹮救护饲养中心,朱鹮是一种非常敏感的鸟,在日本曾经发生过朱鹮在保护区触铁丝网而死的悲剧,而洋县救护站在铁丝网里加上一层软网就有效地避免了这种情况。目前有300多只人工繁育的朱鹮在饲养中心愉快舒适地生活着。 


  朱鹮回归大自然,可不是简单把朱鹮带到野外放飞就可以了,为了让在人工饲养环境下,不曾为食物发过愁的朱鹮回到野外也能存活,洋县对人工饲养的朱鹮开始了野化放飞试验,训练的基地位于华阳镇。 


  在这儿有一个大网笼,里面有高大的树木,有人工湿地,有朱鹮容易找到的泥鳅等食物。还有各种模型让人工饲养的朱鹮学习飞翔及捕食。在这样的野训放飞基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大网拉开,朱鹮一边找食,一边步出了基地,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回到了野外自然的环境。 


  中国幸运地找到了世界上最后七只野生的朱鹮,而且中国朱鹮的种群在逐渐扩大。朱鹮是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的鸟类学家在日本首先发现的,并以日本的国名为朱鹮命名,朱鹮被日本视为国鸟以及天然纪念物。但朱鹮在日本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变得越来越少,2003年,日本仅存的最后一只本土朱鹮也去世了,繁殖朱鹮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中国。 


  1998年,中国政府赠送给日本来自洋县的两只朱鹮,友友和洋洋,洋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的席咏梅陪同这两只朱鹮来到日本,担任朱鹮的繁衍顾问。当它们来到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大家的期待下,第二年5月,友友和洋洋顺利地孵化出一只小朱鹮——优优,在日本国内人工繁殖朱鹮成功这还是首例。这只幸运儿立刻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日本于1943年将朱鹮列为“天然纪念物”加以保护,但数量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控制。到1981年日本的野生个体仅剩5只,全部被捕获饲养于朱鹮保护中心,希望通过人工繁殖挽救这种动物,结果却未如人愿。而优优的出世给日本的朱鹮繁殖带来了好消息。 


  1981年,当刘荫增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姚家沟找到朱鹮时,不禁感慨:朱鹮怎么跑到这样的高处来了。因为历史上朱鹮是生活在低山带,栖息在水田池塘附近的,而当时朱鹮退缩到海拔1200多米的姚家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无奈的选择,在朱鹮被发现二十余年之后,随着环境的改善和人类的保护,朱鹮已经慢慢地开始把家迁回了久违的平原地带,如今,再来到海拔1200米的朱鹮发现地,已经看不到朱鹮了。 


--
With my veneration to David L. Donoho!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