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泰山]江山一统 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an 21 23:47:23 2005), 转信

  中国最古老的书籍《尚书》,曾记述了这么一个故事,舜帝东巡岱宗,登上泰山极顶,亲手燃起一堆柴火,飘渺的烟气,同岱顶的云气缭绕一团,借着这越升越高的烟气,舜告诉上帝,他替天行道,愿天保佑他的臣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柴于上帝。

  然后舜依次向四面八方遥望,与此同时,四方守土诸侯,也各自登上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望秩山川,这个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四千多年前,原始初民的泰山崇拜,已由自然范畴进入政治范畴,正是因为部落联盟首领柴望泰山,使生活在黄河下游和环太平洋北侧的无数氏族和部落,逐渐形成了朦胧的民族群体意识,培养了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这一地区进入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进行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铺垫。
        
        

  古代,特别是夏商以前,当时,东夷人认为,这里是天的中央部位,所以叫天脐,天脐流出来的水,就是天的肚脐流出来的水,所以它的温度比较高。从天脐渊(民间)祭天到泰山(帝王)祭天,这是个发展的过程,是人们的视野逐步扩大的过程,对大自然的认识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面向东部沿海的半壁江山,有一条新月形的环太平洋古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里,最高的大山就是泰山,古人把天地之中的陆地称为齐州,齐就是脐,也就是肚脐眼,中国古称齐州,中国人是居住在天地的肚脐眼上,据史书记载,泰山位于齐州正中,是众心所向的天地肚脐眼上的天柱。当文明的曙光从天地的肚脐眼上升起的时候,泰山作为肚脐眼上的天柱,就理所当然的成了中华民族先民的神山,一座最有凝聚力的祭天圣坛。

  1959年在泰山脚下的大汶口,发掘了133座墓葬,这次考古发掘,为中国远古文明发现了一个灿烂的类型大汶口文化,这一远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曾延续了一千多年,而处于领先地位。大汶口文化的氏族,曾经以其强大的势力,西进到豫北,豫西地区,形成了对黄河中游地区文化的大融合。大汶口文化的先民,还曾经远达长江流域,在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的玉琮和陶器上,刻下了自己的图像文字。

  同期:国家文物局研究员 黄景略

  我看后感觉,泰山是中国文明的一个缩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当中,泰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过去历代皇帝都来祭泰山,为什么泰山受到重视呢,我想跟古代文化发源与历史传说有关系。从考古来讲,在中国整个历史阶段,大汶口时期的文化发展是最高峰,龙山文化还有玉器也很漂亮,哪都比不上,那相当高的,做蛋壳陶,那高足杯,当时的工艺多好,生产水平多高,现在也做不出来。说明五千年左右居住在山东的这批祖先,当时的生产水平是相当高的。

  1930年在泰山北部龙山镇,发掘了一处远古文化遗址,这一重大发现,为中国远古文明又增添了一个辉煌的时代,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不仅填补了大汶口文化和商周文化之间的缺环,而且生动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先民们就筑城而居,赋予凝聚力。

  同期:山东大学副教授 栾丰实

  这些地方的发掘,发现了一种新的文化,就是龙山文化,我国考古学家,自己组织再中国东部地区的第一次发编了一本叫《城子崖》的发掘报告,是中国第一部考古报告,这个文化价值就大了,因为20年代,中国只知道彩陶文化,有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彩陶文化来自西方,当时这种风气很盛,就是因为龙山文化的发现,否定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说法,证明了中国文化,是在中国本土上土生土长起来的。当时还没有筑城的时候,人们在这住时挖的坑,考古学家一般叫灰坑,正规的叫窖穴。有的出土文物就是在这里发掘的,这个城墙大约有三个时代,最下面是龙山文化,中间是岳石文化,也就是夏代的,最上面是周代的,距今两千多年吧。就是一种文化积淀起来的。这是当时夯打城墙时,用棍子打的窝,我们叫夯窝,成束的夯,一把棍子绑一块。我们现在发现的龙山文化的夯窝,一般都是一根棍,我们叫单棍夯,到了岳石文化时期,就把一束棍捆起来,棍多了,重量加重了,夯土质量就好了。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特点,夯土来做城墙,包括做房子,后来的宫殿全是这种做法。

  把几根夯棍捆起来,可以使墙基夯得更结实,很多人组织起来,能修筑成庞大的城墙,也许,这是团结就是力量对先民最早的启蒙吧。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安志敏

  以泰山为中心的这块地方,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拿史前文化来讲,从早到晚连续发展,共同发展的规律,就是逐步走向统一,大家共同有一个统一的趋势,古代历代皇帝都要来封禅泰山,说明这个地区很早就被人注意了,统一是个很大的特点,是中国历史的特点。为什么中国文明发展到五千年这么长,就是从很早,从史前时期开始,就一直往统一的方向走,形成我们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古代文明国家。

  历史的车轮碾到战国之际,泰山北部一位叫邹言的方士,把自然界的规律引入了社会机制,提出了为新的大一统国家的出现,制造理论根据的五德终始说,他认为江山改朝换代,是控制宇宙的金木水火土,相克相生的结果,一个新王朝为了宣告德运已经转移,最好的办法就是到拔地通天的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古代,从无怀氏开始,有72君到泰山来封禅,封禅,在泰山上面祭天叫封,在山下祭地叫禅,总之,就是告成于天下的意思,泰山慢慢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

  公元前221年,中国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崛起于东方地平线上。三年后,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第一个按照五德终始说的理论,实行泰山封禅。公元前219年,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带着群臣,雄心勃勃的向屹立在东方的泰山进发。据记载,由于山路难行,当年秦始皇坐着羊拉的车登上峄山。秦始皇征召鲁国儒生,商议封禅的礼仪,儒生们说,封禅礼仪很简单,但对泰山要特别尊重,车轮要用蒲草包裹起来。秦始皇听后觉得很怪异,认为自己受到了捉弄,于是斥退儒生,排开仪仗直登泰山。没有统一的文字,便没有统一的文化,没有统一的文化,便没有统一的国家,当年,秦始皇登上泰山,突发奇想,他要把自己的统一功德流传千古,于是,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载负着统一全国的赫赫功德,便深深的镌刻在象征永恒的泰山石上,由秦丞相李斯亲笔撰写的中国名山碑刻之祖,在泰山极顶耸立起来。

  他称自己为皇帝,认为德过三皇,功高五帝,所以叫始皇帝,过去都叫王,没有叫皇帝,从秦始皇开始叫皇帝,在那么一个诸侯纷争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纷乱局面,他能统一各国,认为自己功劳比较大,所以就实行封禅,在全国统一上,秦始皇是有重要功勋的,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他当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行同伦,书同文,车同轨,衡同度,所谓书同文,就是把春秋战国时各国用的大篆统一起来,由李斯统一成小篆。对中国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后,曾经多次巡查四方,以求巩固统一,这位连做梦都想着东方的皇帝,死后仍然把他的陵墓朝向东方,他那陵前的兵马俑阵,三军齐发,方向还是东方,也许在他看来,托起统一天下大业的根基,就在于东方,就在于泰山。秦始皇封禅泰山轰轰烈烈,但是岁月无情,留给泰山的只有这两片残碑,九个半字,和后人补栽的两棵松树。

  由于秦始皇的封禅是在全国统一后来封禅,和历代的封禅都有不同,于是慢慢形成这样的情况,改朝换代的时候,或者全国大一统的时候,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时候,这时的帝王才有资格到这来封禅。
        
        

  公元前110年,在长安通往泰山的驿道上,汉武帝率领18万大军登封泰山。那时他来兵18万,大批人马,文武大臣都来了,这是最高规格的盛典,大臣都来了,还带着大批军队,大批人马,回去来到边境上,来兵18万,对匈奴发话,你要能战,你就赶紧来,不能战,你就投降,臣服,你不必跑到漠北去,不要跑到那荒凉的地方去,没意思,后来匈奴人不敢应战,他就回去了。汉武帝确实是雄才大略。

  1997年4月,泰山脚下的长清县发掘了一座规模宏大的西汉墓葬。这就是当时王的车马出行,他当时出行就是这个阵势。这是一组铜器,这组铜器共9个鼎,8个壶,4个钫,上面还有铺首等很清晰的花纹,铜鼎,铜钫里面随葬了一些骨头,有猪骨,羊骨,鸡骨,鱼骨等等。比如这个金饼,这不是市场上流通的,是用来赏赐和自己收藏的财宝,金饼相当于后来的元宝,重量每块大约300克,8块就是2400克,这些一共大约200块,共2500克。这些是铜币,应该是五铢钱,没有做进一步清洗。

  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国家富强,就连国库里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粮食多得堆出了仓外。泰山极顶的无字碑,据郭沫若考证,是汉武帝所立,它的无言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话题。

  当时我国国土辽阔,向南,向东,向北,向西范围都比较大,是中国国势比较强盛的时候,汉武帝认为自己功劳很大,简直没有办法用文字来表达,所以在这立了一个无字碑,表示没办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功绩。这个无字碑的造型非常质朴,碑的下面没有基础,上面盖也没有什么装饰,就是突出这个碑,这碑是方的,但又不完全是方的,边上有个棱儿,加不加这个棱儿,还是很有关系,有了这个棱以后,它就是圆浑的,显一种浑朴。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