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泰山]江山一统 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an 21 23:48:29 2005), 转信
公元1008年,泰山送走了最后一个举行封禅的皇帝宋真宗之后,封禅的喧嚣像山边的流云一样,很快的消失了,泰山沉思了两百多年以后,把中国多民族统一再次推上高峰的元世祖忽必烈,加封泰山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他是最后一个为泰山神封号的中国皇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恢复中华的战乱中,完成了多民族的统一大业,按常规他即使不封禅泰山,也完全有资格给泰山神封号,但是朱元璋认为,国家富强民族统一,这与封禅和给泰山神封号并无关系,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于是他下令把泰山神的一切封号去掉,并于公元1370年立碑昭告天下。虽然明代皇帝不再到泰山封禅,但是从皇帝继位,到祈求皇慈,从水旱地震,到黄河治理,不管天灾还是人祸,无不遣使到泰山祭告,因为泰山安则天下安,早已是根深蒂固的民族信仰,无论是加封号还是去封号,泰山依旧是泰山,依旧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原来是皇帝到泰山顶上去祭天,明朝永乐皇帝干脆把泰山搬来,在北京祭天。
天坛,是明永乐时期迁都北京时建的,它和北京故宫是同年盖完的,到现在是有570年的历史了,这570年里,皇帝都在这祭过天,不论是明代的,还是清代的,最主要的是表现人类要对大自然尊敬,祭天的目的,希望有一个风调雨顺的环境,也就是有一个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自然条件。最早祭天是从泰山开始,而中国社会的祭天在天坛结束,就写了一部中国皇帝史。它是一种旋转上升的趋势,不论天有多高,我就盖多高,是一种意境,让人想象,它和天就要连接起来了,这样就是旋转上升,就像登泰山,步步登高,跟天接近了,泰山有南天门,天坛也有南天门。
明清时期,祭天的场所虽然搬到了京都天子的脚下,但是皇帝连同百姓登岱朝山的举动却有增无减,泰山由祭天的神山,逐渐变成了祈求国泰民安的圣山。公元1684年10月,经过24年安边陲重生产,使大清江山统一稳定的康熙皇帝,到泰山祭祀。古时候,祭祀泰山的帝王先在遥参亭简单的参拜一番,然后进入岱庙举行大典。祭祀泰山的仪式等级十分森严,当帝王实行大礼时,阁老臣僚们,只能在阁老池里恭候。康熙登上泰山后,仿效古时候的舜帝,在泰山极顶,点起了象征统一的柴望之火。
康熙登泰山以后,在他的一篇论文中说,我研究了地形,并派人航海测量,发现泰山与长白山同脉,这个观点有无科学道理不必细究,不过这位从白山黑水入主中原的大清皇帝,借此说明大清江山根系泰山的良苦用心,却不言而喻。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巡查黄河工程,又一次登上泰山时,看到泰安闹饥荒,亲自办理救灾事宜,并叮嘱各级官吏不得克扣。康熙在位61年,始终崇尚时政,而不务虚名,也许这就是他执政期间,江山稳如泰山的秘诀吧。
这就是清摩崖石刻,它分两个部分,上面部分云峰两个字,据说是康熙写的,下面这些字,据说是乾隆写的,康熙到这来,他是清朝的第二个皇帝,第一个顺治,第二个是康熙,康熙的儿子是雍正,雍正的儿子是乾隆,乾隆是清朝第四个皇帝,所以称康熙为皇祖,祖孙两代,在中国历史上,应该说康乾盛世,当时盛世什么情况,中国的版图,清朝是仅次于元朝最大的。我们现在的版图,基本是清朝最后奠定的。
在历代帝王中,乾隆对待泰山的态度,可以说是最潇洒的,他以向泰山进献祭器的方式,巧妙的进行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艺术融合,从而促进民族的融合。
清代皇帝一般要定期祭祀泰山,要给泰山献礼,就是给泰山的供品,统称祭器,上面的图案就玉圭而言,这是六宗,尚书舜典上有引与六宗,望于山川,六宗是比较典型的原始崇拜,起源于原始崇拜,它分天三宗,地三宗,天三宗就是日月星,下面是地三宗,河海岱,岱就是泰山,在咱们传统观念,尤其是传统宗教里面,一个国家,有一座名山作为镇山,一个州有一个圭作为镇山,从这图案来看,以泰山作圭,那就是泰山安,则天下安了。
乾隆以稳妥的姿态,既维护了从远古就有的泰山崇拜的传统,又明确表明了不搞封禅的立场,在这里他留下了“封禅是无我,抚安岂未浓”的诗句。有时候他作为国君来泰山为民祈福,有时候他作为诗人来泰山游览抒怀,还有的时候他是作为学者,来思考泰山崇拜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他曾明确指出,国家祭祀泰山,和民众信仰泰山,正如天赋地载,目的都是为了国泰民安。公元1790年3月,这位关心国家命运,而又登临泰山最多的中国皇帝,以80岁的高龄最后一次登上泰山,祈求国泰民安,随着他那老态龙钟身影的离去,泰山送走了朝拜他的最后一个皇帝。
自从舜帝在泰山之巅点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把象征凝聚统一的柴望之火,四千多年来,无论是盛世时报功,还是衰弱时求安,不管是时代变迁,还是朝廷更换,上至帝王君主,下至庶民百姓,在历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泰山象征民族统一,国泰民安的圣火,始终没有熄灭,有学者统计,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封禅泰山两千多年来,全国统一的时间是1400多年,封建割据的时间只有600年左右,由此推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民族统一是主流和大趋势。
泰山,五岳独尊,怎么尊起来呢,它和中国大一统的局面联系在一起,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形成五岳独尊的形象,而不仅仅是说泰山雄伟,高大,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含义,显得更深刻了,泰山本身就具有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
登泰山,泰山上留下的历史足迹,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多的一座山,只查查明代,就可以算出一年有170万到200万人登泰山,那清代的人可能要更多了。所以把泰山两千多年有历史记载的,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开始,以前的权且不算,就是有历史记载的,有多少人登了泰山。从最高统治者到平民百姓,登泰山留下多少足印,而且泰山鼓舞了我们中华民族多少人。
今天的中国人,不再像古时候那样把泰山看成是天地肚脐眼上的天柱了,也不会再有人到泰山极顶,燃起祭祀太阳的柴火,然而,登泰山观日出的人却越来越多,尤其是每年五一节、国庆节期间,登泰山观日出的人,已由起初的几千人,几万人,逐步发展到十几万人。人们从五湖四海,带着心中的泰山来了,又带着心中的泰山走了,不少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为什么五湖四海都来的人都来看泰山日出?我认为它就是一种文化的凝聚力,他有共同的心理,共同的要求,很多海外人都来寻根,他有的到故乡去,那是根,他的父母,祖父母,出生地,但是文化的根从哪来,周围有很多地方,有很多点可寻,但是有代表性的就是泰山,黄河泰山。
不管是重大节日,或是一个平凡的日子,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登泰山,漫漫山路,茫茫长夜,巍巍泰山吐纳过多少人生命的气息,背负过多少人的希望和祈求。当你走过漫漫山路,渡过茫茫长夜,站在拔地通天的泰山之巅,迎着朝阳,披着霞光,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舒展纵观古今的高远气概的时候,您会真切的体味到,什么是历史的流动,什么是凝聚的魂魄。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7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