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泰山]石刻文宝 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an 21 23:51:09 2005), 转信
古往今来,人们为了追求永恒,在泰山上借助石头歌功颂德,抒发情怀,留下了2516处石刻,石头和文字书法刻工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特有的文化景观。踏上登山盘道,沿途很多摩崖刻石非常引人注目,登山初步,登高必自的刻石迎面而立,昭示人们,应具有脚踏实地,胸怀大志的精神。
"登高必自"出自《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碑,你要登高要从低处往上走,这就是"登高必自",表面含义像是爬山从低处爬,更深的意思不是指爬山,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你的事业,学业,你的工程,都得从底下做起,第二层意思更深,整个泰山很多题词都是,表面意思好像是爬山,实质上有更深的意思,一个人的境界越高,胸怀就宽广了,那么登了泰山就可以小天下了。
登高必自是一种务实进取的思想,大概是为了突出这种思想的神圣性,孔子登临处也被篆刻在这里,由此登山,便可以随着孔子的足迹,同登圣人境界了。
登高就像一个人学好和从善,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在快活三里,当我们快活了一阵,而又再次面临攀登之苦的盘道时,从善如登的刻石,便及时当道而立。
民谚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就是从恶很容易,"崩"一下就完了,从善可不容易,就像爬山一样,整个泰山刻石特意强调"登"字,反映实干,向上,奋发的思想,中华民族的文化还有另一面,除"从善如登"还有"水流云在",是从杜甫诗里摘的两句,叫做"水流心不兢,云在意俱迟"水在流,我的心如止水,不跟水流,"云在意俱迟"云停在这儿,我的意念也停在这儿,这正好反映我们文化的另一面,一种淡泊,宁静的思想。
松风吹冷尘心这块刻石,明确的表达了题刻者回归自然,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
提起丈人峰还有段故事,唐玄宗封禅泰山时,曾任命中书令张说为封禅使,主持封禅,封禅中,张说把女婿郑镒安插在活动中,郑镒原是九品官,官职比较小,但张说利用这个机会,给他提成五品官,封禅过程中,唐玄宗就发现了这个情况,问这是怎么回事,弄得张说非常尴尬,不好解释,旁边有个同僚叫黄幡绰,婉转地说,此泰山之力也,这怎么成了泰山的力量,他不靠泰山,他没有这个机会滥用职权,把女婿提拔上来,因为他当了封禅使,利用这个机会安插他女婿,把九品官提成了五品官,是这样,此泰山之力也,从此人们把泰山和丈人联系在一起,现在,有时候还称老丈人为泰山,就从这儿来的。
据说,当年清代乾隆皇帝站在这里,看到白云袅袅,流水滔滔,他灵机一动,命令臣下把他的《咏朝阳洞诗》刻在玉峰崖上,这块泰山最大的摩崖碑,远远望去,恰如天然图画上的一枚大印章。看上去那些字刚劲有力,有我们中华民族不怕坚辛的精神,在上面写字不容易,因为无法登上去,所以不知用什么办法达到的。
泰山石刻中既有帝王的御笔,也有平民的手迹,这个象形字的作者李和谦,就是泰安客栈里跑堂的小伙计。书中包含了形象,书中藏画,汉字最初是象形文字,现在书法写时,把形象渗透进去。如意的形象,还有"风月无边",你看像"虫""二",没有周围的框框,所以说"风月无边",把"风月"外面的框子去掉了,这都是让游人产生愉快的情绪,让你在那想象,在西方,路边上写的都是广告,中国人能把路边的石头,变成诗变成书法。
泰山石刻书法,真草隶篆,代不绝书,把一座朴素自然的大山,装点成为中国石刻书法艺术的天然博物馆。云步桥周围是游人小歇的天然所在,因而石刻很多,共有50多处,泰山石刻中,很多诗句都是取之典籍,或者名人名篇名句,书法家有书法家的认识,美学家有美学家的理解,诗人则有诗人的解释。
说到诗,就不能不提到唐朝大诗人杜甫的《望岳》,这首杜甫早年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是描写泰山的上万首诗篇中,对泰山精神阐释得最精彩的一首。
杜甫讲的"齐鲁青未了",泰山的青影响了整个齐鲁,这十个字表现了泰山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博大,雄伟,就是硬骨头,几千年来,经过那么多磨难,我们的国家还是巍然不动,泰山可以代表这种精神。
在登山起点的岱庙,现存清代乾隆年间,泰安知县何人麟草书的《望岳》诗碑。在这里遥望泰山,正好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朦胧感觉,登山初步,万仙楼西边又有清代光绪年间,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承篆书的《望岳》石刻。在这里,可以品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意境,山腰以上的对松山东崖,是清代嘉庆年间,山东巡抚两江总督铁保的真书《望岳》,此情此景,不正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形象说明吗。最后,在岱顶仙人桥下,当代学者李一氓留下了行书《望岳》,这个地方正是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妙所在,四处石刻如此安排在泰山,恰到好处的再现了《望岳》诗的四个层次,也基本上囊括了中国书法的书体,这四位书家上下相隔二百年,绝无商讨的可能,我们不禁要为这种心灵的默契大声喝彩。
泰山的雄伟博大,不仅震撼了孔子,孟子,李白,杜甫,震撼了中华大地,也震撼了四海邻邦,这四个苍劲的大字,是日本书坛泰斗——柳田泰云先生的遗作。
泰云先生的父亲叫泰麓,山麓的麓,他说在泰山的山麓上,把儿子起名为泰云,泰山上的云。泰山是书法家的圣地,汉字来自中国,作为书法家,不应把这个恩忘掉,在他去世的前一周,他说做了个梦,他的字已经留在泰山了,我们每次到这,就觉得泰云在这里
一个外国人,由于爱好中国的书法,父子两代都把名字改成和泰山连在一起,以至临终前,做梦也想把自己的书法刻在泰山石上,这是多么诚挚的追求,今天柳田泰云,终于把他的书魂留在了泰山的云彩之上,包括他的父亲泰麓在内,所有柳田家族的人,都会为他感到荣幸的。
泰山石刻中,最多的还是这些点景题名,每每都能达到毋我两忘的绝妙境界,让我们把几块和松、石、云、泉,四大泰山景观相关的石刻,组合起来,做一次人生追求的泰山神游吧。中国历代游人用几个字就把一块石头雕塑成了一种精神,他们仿佛站在历史的源头,观山揽水,在亘古未老的山川云气之上,舒展纵观古今的高远气概,在毋我不分的超凡境界里,仿佛听到了宇宙的和声。在天人合一的氛围里,他们的整个生命都从自我狭窄的天地中涌出,随着松涛轰鸣,随着云雾生腾,随着溪流流淌。
"源头活水"很有意思,朱熹有首诗,诗里最后一句话,他家房前有一塘水很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什么这么清,"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又是两层意思,一层说塘,实际上是说人要保持进步思想,要有源头活水,要学习,进取,这就是"源头活水"的意思。
泰山石刻主要分布在盘路两侧,所以登字自然就成了历代题刻者的主题,泰山以其雄壮刚毅向上的精神,激励我们去攀登,去探索,去感悟人生价值的更高境界。
到了这里,我们深切的领会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含义。我们曾经三百多次登上泰山极顶,只有到了这里才会感觉到,天路并不遥远,人生的理想并非高不可攀。虽然是到了很高的地方,还有一个境界在后头,泰山壮美,不仅给你愉快,而且可以激励人生,启迪人生。
力道无边天做界,山登绝顶我为峰,此时此刻,我们从大自然中,突然发现了自然。泰山哺育了我们,我们和泰山一样雄峙天东,昂首天外,以至于从心灵深处,萌发出一种阳刚之气,果然似我。
当我们在泰山极顶获得了小天下的满足之后,下山途中再多到经石峪浞浞双脚,在那山洪咆哮的山谷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一颗古老心脏的强劲搏动。经石峪,金刚经大字,刻在两千多平方米的自然石坪上,历经1400多年的风波雨蚀,至今仍存1069字,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千古奇观。经石峪大字,近看像尊尊佛像,远望如云鹤游天,再衬以山林峭壁,流水鸟鸣,它在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氛围里,融会了人生的短暂和山川的永恒。经石峪金刚经大字,字径50公分,人称大字鼻祖,榜书之宗,郭沫若登游泰山时称之为国宝,并挥笔写下了“千年风韵在,一亩石坪铺”的诗句。古人刻字时,尽量保护岩石原貌,即使遇到一字跨入石坎,也顺坡就势,任其高低,通天布局,就像山崖上长长的流水。
面对这人与自然合作的精品,冥冥中令人仿佛感到古人注视的目光,这时石刻和观赏石刻的人,好像都成了大自然的作品,人也就有了一个与日月山川共存的灵魂。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他曾经把文明篆刻在石头上,又把凝固的文明溶化开来,沿着无限远大而光辉的路,向前流动。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