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冬游黄山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7 13:33:29 2004), 站内信件


冬游黄山  


  黄山古时候叫"三天子鄣"、"三天子都", 到了秦代,又改称为黟山。 公元747年的唐
天宝六年,唐玄宗下令改山名为黄山, 黄山有中华民族的味道。海外中国人 将黄河与黄
山并列,推为中华的代表。 

  登黄山 天下无山 

  一连几天的雨。下得还挺大的,饭店的服务员告诉我,按照以往的经验,冬天这样下
雨,过几天就会变成下雪了,我倒希望是这样,于是也就安下心来,好好地享受这黄山多
情的冬雨。得到饭店的帮助,找来了一些有关黄山的书籍。雨夜好像也是在向我诉说着这
黄山的秘密似的,伴着我在西海饭店中对黄山作一番了解。 

  黄山古时候叫"三天子鄣"、"三天子都",谓之为仙界的通都大邑、天帝的居所。这"三
"指的是天都、莲花和光明顶三主峰。到了秦代,由于山体黝黑,远望苍黛而凝重,又改称
为黟山。由于有人撰写了一本《周书异记》,书中记载了黄帝和容成子、浮丘公在黟山上
采过药炼过仙丹,并因此得道升天。公元747年的唐天宝六年,唐玄宗下令改山名为黄山,
内含有纪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意思。从此,黄山之名就一直延续至今。相比较而言,我
还是喜欢黄山一名,觉得更有中华民族的味道。而那黟山之名,没啥味道,而且字难写也
难读,恐怕许多老百姓在读写上有困难。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它过于直观了,底蕴不足。
海外中国人将黄河与黄山并列,推为中华的代表,正反映出这一点。 

  黄山的对外开放,广纳天下旅客虽说是近二十年的事情,然而它的扬名却是在更早的
时候了。我国明代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当年在游遍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来:"薄海内
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正是这一句话,又被后人发挥成"五
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谓达到了极致,自然地也成为数百年来评价黄山的权
威名句。有人对此或许不太服气,觉得我中华之大,一座黄山再美也不至于归来而不看岳
吧,说得也有道理,不过只要上到黄山,看一看那黄山四绝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自然就会产生同感了。 

  在我看来,黄山四绝中的奇松是绝中之绝。因为其他的三绝在其他名山中或多或少会
有,而这奇松却是独有的。黄山上的松树生长在海拔600米的高峰上,在植物学领域里是一
个独特的品种,30年代时被正式命名为黄山松。黄山松的奇有两点:一是树形奇特,由于
是破石而长,依岩而生,受地形及光照的影响,许多松树都有偏向一个方向生长,又由于
长在高山,山风似无形刀一般,将树冠吹削,松树大都顶平如盖,干曲枝虬,形象生动。
照中国人的审美观,古木常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黄山松恰恰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二是
生长环境奇特,黄山松长于岩石上,根不着土,但却针叶粗密、颜色苍翠、生机勃勃。原
因就在其根能分泌有机酸,可以侵蚀岗岩,供其扎根,另外,黄山松还能直接从空气中、
雨雪中吸取养分。所以在悬崖绝壁上,在高山上,黄山松也挺拔而立。由于黄山松顽强的
生命力,它被视为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安徽省因此还将其定为省树。 

  雪黄山 玉树银山 

  果然,两天的雨之后是一天的大雪。当雪停天晴,皑皑的白雪就铺遍了黄山,诱得人
禁不住往外跑。放眼望去,满山玉树银花,好一派北国风光。西海的服务员说,到山上工
作了好几年,还真没见这么大雪。 

  已是隆冬,黄山上的工作人员相对少了许多,只有少数几座宾馆门前还有人扫雪。那
足有20厘米深的积雪,让人走起路来相当不便,好在山上有25元一对的防滑铁钉鞋套卖,
用起来挺管事的,但解决了脚底的难题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积雪太深,一脚踩
下去那雪就往鞋子里面挤,走上几步路,鞋子里都湿了。想了老半天,最终是买了两条毛
巾,将鞋口扎紧才勉强解决问题。冬天上黄山,下小雪还好办,像今天这样的大雪,景色
美是美,但走动就困难了,上山前最好能做足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足下设备的配备。 


  每次到黄山,我都会抽出几天时间去飞来石。冬天上黄山的人少,到飞来石的人更少
,几次上飞来石,我一坐就是一整天,也没有人来打扰,就这么静静地欣赏着黄山西海风
光。看着黄山的风云变化,心里觉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种感受对于自己保持一种平和
的心境非常重要。 

  虽然积雪厚路难行,依然不改初衷。平日从西海上飞来石,花不了多少时间也花不了
多少气力,但这一次就不同了。几小时才上到飞来石。 

  这飞来石就位于飞来峰上,一块大石似棒槌形,高有12米,重有360多吨,威然矗立山
巅,石的下端与山体连接处有着很宽的间缝,就像是从天上飞来的一般,所以有了"飞来石
"这一名称。我之所以偏爱飞来石,除了它的不可思议,还有它的冷然傲立的姿态。 

  一位日本朋友风间先生已先我而至。这几天他都来这里,雨雪无阴,这精神很让人感
动。风间先生好烟,烟瘾一来就忍不住,蹲在一旁的垃圾池边吸起香烟来,短短的两个小
时,足足烧了近10支香烟。我也没在意,只当吸烟人都这样。后来这飞来石又上来一位东
南亚华侨打扮的游客,他自我介绍是新加坡人,看他的装备也是来黄山拍照片的。大家聊
过几句之后,他发现风间先生在垃圾池边吸烟,马上就阴起了脸,说:"这黄山上是不能在
户外吸烟的,山上山下都有告示,你怎么能在这里吸烟呢,这么不守法。还有你们二位,
见他吸烟为什么也不制止。"我和巴虎也连带受了批评。风间先生连忙起身又是鞠躬又是道
歉,态度真诚。我在一旁却觉得无地自容,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而羞愧,这件事就像是一
道影子,在我的心中久久无法抹去。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