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想象的苏州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7 10:37:12 2004), 站内信件


想象的苏州  


  苏州。苏州。 

  童话里国王对王子说:你到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地方的地方去,取回一样不知道是什么
东西的东西。 

  总是想知道得到什么或者能得到什么,我来到一个地方。来到苏州。 

  “大霸王”面包车碾过城市的街道,在拙政园,在留园,在虎丘,在寒山寺。抬起头
,不见了红莲绿影,残荷听雨之境,四处可闻的是导游们穿过小喇叭音筒的吴侬软语,然
后,就在不经意间与许多似曾相识的身影打个照面,一样的恤衫,一样的仔裤,一样的球
鞋。眼睛失却了色彩功能。 

  以异样冷静的心情伫立于千年枫桥之上,倾听响彻了千年古意与诗境的寒山寺钟声。
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出一拔拔敲钟人在好奇心得以满足之后乐不可支的神色。可我不敲,钟
楼前一块白纸黑字的牌子在冲击我本已麻木的视网膜:敲钟一次元,外宾50元。 

  很久以前读过一首诗:想象的墙壁挂着想象的古老图画,补不好的想象裂缝露出想象
的世界。那些与我一样想知道能得到什么的人们得到了想象中的一切吗? 

  苏州。苏州。 

  想象中的苏州是一张黑白照片:该是月落乌啼的时候,寒月挂在冷冷的檐角,乌蓬深
处闪动着点点星光,薄薄的衣衫遄飞于风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是张祠部的苏州,也是我们的苏州。想象中的那张黑白照片可以放进任何时空,然
后把自己放进《姑苏行》的笛声中怀想苏州。 

  如今还可以放进流行。卡拉OK里被点唱频率颇高的那首歌也在注释着苏州:月落乌啼
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月光。 

  小时候我曾住在一栋带天井的木阁楼,楼上楼下住的都是文工团的演员。每到月光撒
落在天井的红砖地上或雨丝垂落于屋檐的夜晚,楼上的女高音在高唱当时的流行歌曲,楼
下的琴师房里却飘出吱呀吱呀的二胡曲子。童年的许多往事早已记不清,浮现于眼前的却
只是喧哗中渗进几曲古韵的意境。 

  抑或,这也是想象里的苏州。 

  苏州。苏州。 

  此刻低着头看一眼自己,穿着一件蓝底白花的土布上衣,衣上有后缝的复古盘扣,穿
上会闪过“落花人独立”的句子,可一顶时髦地嵌在衣领后的帽子和一条长仔裙将所有意
境一网打尽。在留园,同行一位女孩子有些儿惋惜地说:如果没有这帽子,这衣服很有古
典味。其实我明白自个儿压根就不是为了怀旧而只为了追逐流行才洋洋自得地穿上它招摇
过市,背着装满梦想的行囊。 

  所谓梦的行囊不过是我堆砌于笔端的词藻。日本回来的的表哥送的一个弄不清楚叫什
么牌子的旅行袋里无非是傻瓜照相机、索尼随身听和几卷香口胶。就算如何在想象中为苏
州造境兼画景,我还没有洒脱或是笨到舍弃现代化的小日子的地步。尽管显影在彩色胶卷
上的笑容和背景是如此的僵硬,尽管在腰间别着的随声听可能把《姑苏行》或《中花六板
》自动地在我耳边重复数次,可到头来我和那些坐着飞机或高束列车而来的旅人没有实质
上的区别。我们都想用一张旧船票登上想象中的客船,可今天的你我又怎样重复昨天 的故
事? 

  阵阵涛声拍击我心头,在回首向来处传来一声低呼:我的船呢?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