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永远的吐火Godzilla!),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十七):苏州园林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y 3 04:37:37 2004), 站内信件
20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希望自己的东方馆中能有一处表现中国园林的
景观。他们专程派人来到中国,当时我国的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毫不犹豫地为他们推荐了
中国的苏州园林。
中国的古典园林,除了皇家园林以外,还有一种属于官吏、富商、文人所有的园林,
它们被统称之为私家园林。苏州园林就是现存的私家园林的代表。
私家园林之所以集中于南方,是因为南方地区具有造园的自然、经济与人文等诸方面
条件。建造山水园林需要山和水,尤其是水。江南江流纵横,河网密布,水源十分丰富。
园林堆山,除土以外,不可缺石,而江苏、浙江一带多产石料。
江浙乃古代鱼米之乡,手工业发达,苏杭一带自两汉以来即盛产丝绸。随着商业经济
的发展,城市得以繁荣。经济的发达给造园提供了物质条件。
随着宋朝廷的南迁临安,大批官吏、富商拥至苏杭,造园盛极一时。明清两朝以科举
取士,江南中举进京为仕者,人数众多。他们返回故里后,多购置田地,建造园林。尤其
在清朝后期,由于北方战乱,官僚商贾纷纷南逃,在江浙一带购地建造宅园,偷安一方。
这批文人不但精心经营自己的宅邸,还亲自参与设计,这个时期在造园的质量和数量上都
达到了一个高峰,使江南一带成为了私家园林的集中地区。
江南自古文风盛行,南宋时盛行文人画与山水诗,众多的文艺形式和园林相互借鉴,
在美学上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就拿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昆曲而言,虽然在外在的表
现形式上和园林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们在美的追求上却是高度一致的。
自明中叶以后,昆曲盛行于江南,园与曲起了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但曲名和园名有关
,而曲境和园境更互相依存。士大夫造园必须先造花厅,而花厅又多临水,这些花厅都兼
有欣赏曲的功能,如苏州怡院的藕香榭、网师园的濯缨水阁等。
在苏州拙政园的西部有一座名为“三十六鸳鸯馆”的花厅,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屋顶,
这种被称为卷棚顶的建筑形式,不但美观,避免了屋顶的外漏,更重要的是他极大的提高
了,在这里演唱的音响效果 。
苏州园林,以雅为重,雅曲、雅致、雅淡,无一不突出一个“雅”字。而昆曲之高者
,将就要有书卷气,其本质上是一样的。苏州园林有隐有藏、有高有低、有动观、有静观
,人游其间讲究一种悠闲的情绪。而昆曲亦正如此,一唱三叹曲终而意未尽。
胡小伟:“其实戏剧和园林最大的关系呢,有一句话叫移步换景:走一步呢,这个景
象就另外是一个样子,但实际上这个是从中国里面,从中国的绘画理论里面发展过来的。
”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在苏州园林是最古老的,今天去看,也是班班驳驳,透出古的
气息。它没有其他园林的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却另有朴实厚重的滋味。
宋朝诗人苏舜卿无罪被贬返回家乡苏州。就是他建造了沧浪亭。
沧浪二字取自《楚辞》“沧浪之水浊蹊,可以濯我足”。苏舜卿发现造园似乎为自己
满腹的才学寻找到了一个舒解的途径。
沧浪亭以水还原?(环园?),在围墙深深的在苏州园林里可谓独一无二。将亭内的
山,与亭外的水,联系起来的,是条复廊。寂静的复廊里,似乎可以看到前贤的身影,近
水远山,皆有情,苏舜卿侧仗而行。
拙政园是苏园中最大的一处,园主王献臣力图在这个园中的水面之上,林木之中能造
出四时之景,他极好地从中国的戏曲中吸收了养分,力求达到戏曲中“三五步行遍天下,
六七人雄会万师”的效果。
有史料记载拙政园,一段时间里曾是江南织造的曹家的私园。传说,曹雪芹有关大观
园的描写,灵感多来自于拙政园。
拙政园几百年来,几经分合。或是私人宅院,或是王府所在,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就
在这里不断上演着。
狮子林是拙政园的彼林。在几十步的距离内,有这么两个名园,足见苏州园林之盛了
。传说,园中的每一块太湖石都具狮子状,其实狮子林是取意佛教如来讲经时如狮子吼的
意思。它最早是一位禅师为纪念自己的老师而建。
在狮子林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它的假山堆石“人道我在城市里,我道却在万山中”。
堆山是苏园中的一个主要的表现手法,堆山无论用土用石都力求达到自然山脉的效果。
造园重在一个构字,只有前后相承、水乳交融,才能如行文流水般一脉相承。
园因景胜,景因园异,如拙政园以水见长。 网师园和狮子林则以山独步 。
留园以建筑群的巧妙安排与华丽深幽著称。绕水一周,等于穿过了一年中的四个季节
。从清风池馆出发,行数步至涵碧山房,这里是欣赏荷花的好地方,所以又称合荷花亭。
苏州向来是江南繁华之地,文人荟萃之所。这里有文征明这样的一代书画名家,也有
沈三白这样的潦倒文人 。说有关苏州园林的诗词咏叹,已到了不可记数的地步。在这些文
人的作品中值得一提的,当时清代乾嘉时期的沈复沈三白和他的《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一本近乎于自传的散文,兼谈生活的艺术,并刻画了沈三白的妻子芸
娘的形象。沈三白和芸娘这对夫妇能超脱尘俗的压迫,善于对待忧患,相信布衣饭食可乐
终生式的恬淡生活,是最世上最美的。
沧浪亭是沈三白的近邻,那片沧浪之水曾是这对美满夫妇的泛舟之处。
这本薄薄的《浮生六记》在两百年后,被林语堂先生翻译成了英文,在国外异常的畅
销。每一个读者都羡慕书中的那种恬淡生活。
在《浮生六记》中沈三白是这样描写沧浪亭的:檐前老树一株,浓荫复窗,人面俱绿
。
隔窗游人往来不绝。过石桥,进门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树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
周望极目可数里,晚霞灿然。少顷,一轮明月已上树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
这就是苏州园林给一位真正的苏州市民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走在苏州的小巷里、只要你随便伸手触摸一块青砖黛瓦,你或许就可以触摸到数百年
的历史。从老苏州家中藏的宋版线装书里、从那些精美的明清青花瓷器里,从昆曲票友咿
咿呀呀的排曲声里,点点滴滴的细心体味,只有这样,才能使你接近真实的苏州,你才能
体味到真正的苏州园林。
正如遗产委员会所评价的,没有哪些园林比苏州园林更能体现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
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123.10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