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永远的吐火Godzilla!),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二十八):天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y  3 04:44:02 2004), 站内信件


  天坛,位于北京城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求丰年的地方,它始建于明初永
乐18年,经乾隆年间的改建后,成为今天这一辉煌壮观的建筑群。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约为273万平方米,相当于紫禁城的三倍。
因为深绿色在古代表示崇敬和祈求之意,所以,在占地极少的建筑周围,种植着苍松翠柏
,进入天坛,树木葱郁,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又叫“封禅”。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
重要的政治活动。 

  最初“封禅”活动只在泰山举行。但宋真宗以后,封建帝王在泰山的封禅活动基本上
就废止了。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成了北京天地坛,此后,天地坛取代了泰山,成为
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嘉靖二十四年,明世宗把荒废的南郊大祀殿改建成了现在的“祈年殿”,用以正月祈
谷、夏日祈雨,冬天来的时候在圜丘上设坛祭天。这三项活动成为天坛的三大祭礼。到此
,形成了今日天坛的规模和形制。 

  天坛实际上指的是“圜丘”,它和祈年殿,一个用来祭天,一个用来祈谷,是有区别
的。但久而久之,人们把“天坛”当成了这组祭天建筑组群的统称。 

  清廷入关后,大都沿袭明朝旧制。乾隆12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重建,改土墙为
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经过改建后的天坛内外墙更加厚重,周长十余里,
成为极壮丽的景观。 

  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两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像一个回家的“回”字。 

  从平面上看,天坛的内、外墙都是南部见方、北部呈圆的形状。这是中国古人“天圆
地方”宇宙观的反映。 

  置身其间,使人时刻感受到“天”的存在。潜移默化地接受封建皇权“奉天承运”的
说教,使老百姓把对上天的崇敬转化为对封建皇权的认同和服从。 

  从具体的建筑上看,天坛则受中国古人哲学观念和封建礼制的规范和影响。 

  祈年殿在天坛的建筑中,体积最大,高度最高,也是等级最高的主体建筑。因它象征
着天,所以,它竟有三重殿顶,比金銮宝殿——太和殿,还多一重殿顶! 

  祈年殿的三重檐顶,所用琉璃瓦全部都是湛蓝色,这种与天的颜色相同的色彩用来象
征皇天上帝。实际上,祈年殿初建时,三层殿顶的琉璃瓦是三种不同的颜色。上层蓝色琉
璃瓦,代表着皇天上帝、代表天;中层黄色琉璃瓦,代表着人间天子;下层绿色琉璃瓦,
代表着凡世臣民,代表着世间万物。 

  来自建筑艺术之乡的意大利人马拉法里耶,在参观祈年殿后称赞道:“完美的形式和
光辉的色彩,令人瞩目。” 

  一条360米长、30米宽、4米高的丹陛桥,把一南一北、一高一低两个祭坛,通过过渡
建筑——皇乾殿、皇穹宇,连成一体。 

  行走在笔直、宽阔的丹陛桥上,左右都是蓊蓊郁郁的林木,面对苍松翠柏环抱中圣洁
的圜丘,人们如同亲临古人“林中埽地祭天”的场景。 

  圜丘坛是完全按照《周礼》的要求营建的。三层叠起的平台,用北京房山特产的、坚
固耐磨的艾叶青石铺砌;三道回环的石栏,由雕龙刻凤的汉白玉雕凿而成;坛心是一块圆
形的“天心石”。 

  在圜丘,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座祭天台石材的尺寸和数量,都是阳数九或
九的倍数。 

  皇穹宇的回音壁、三音石,加上圜丘坛的天心石,都有着奇妙的声学现象,但更为奇
特的是皇穹宇的“对话石”声学现象。站在“对话石”上,即使是相隔很远的两个人,彼
此对话的声音也会十分清晰。声音的传播靠的正是皇穹宇的回音壁。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天坛的祭天文化是通过典章制度来严格规范的,它是
封建礼制的具体体现。 

  到清代,国家专门设置了礼部,统管国家祀典及所有涉“礼”事务。礼部太常寺具体
负责坛庙的祭祀。 

  祭天大典定于每年冬至的这一天举行,它分为准备和典礼两个阶段。 

  皇帝要在斋宫斋戒三天。斋宫位于西门南侧,坐西朝东,是皇帝来天坛祈谷祈天前,
斋戒沐浴的地方,所以也可以说是一座小皇宫。清雍正时,因怕被人刺杀,改为先在大内
斋宫斋戒两日,最后一天再到天坛斋宫斋戒。 

  皇帝在这里斋戒沐浴,等待着祭天那一重要时刻的到来。 

  祭典的前一天,皇帝启驾出宫,在大驾卤簿的簇拥下,来到天坛。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前往祭天的仪仗队,人数达3500人之多,整支队伍绵延数里。
 

  皇帝在祭天台的昭亨门外下辇,进行一系列的视察活动。然后返回斋宫。至此,祭天
大典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凌晨四点一刻,隆重的祭天大典开始了。 

  在十位大臣的引导下,皇帝登上祭天台。斋宫的大钟敲响了,告诫陪祭的百官、执事
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祭天大典共有九项仪程,每项都有一套复杂的程式、内容和涵义。 

  祭天大典的第一项礼仪是燔柴迎帝神,由赞引官高唱赞歌。随后,人们将火炉上的柴
草点燃,把敬献上天的一整只牛犊放到炉口焚烧。 

  皇帝登上圜丘坛,向上天汇报过去一年中,社稷的情况和自己的功过,希望上天接受
自己的盛情款待,恩赐给人间下一年的风调雨顺。 

  这时,三支九丈九尺高的望灯照亮了圜丘,也照亮了京都东南方的夜空。 

  伴随着专为祭祀演奏的中和韶乐,夹杂着燔柴的香气,祭天大典结束了。 

  明清两代祭祀的礼节繁琐而复杂。清乾隆时期,祭祀大典程序的规模宏大,场面更加
隆重。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中,亲自到天坛行礼59次。他中年时常从紫禁城步行到天坛举
行祭典。 

  1911年,随着清帝退位,祭天制度随即被废除。天坛也被移交给民国政府内务部管理
。 

  1913年新年,天坛第一次对民众开放,十日之内,任意游览。人们像潮水一样从四面
涌来。5个月后,民国政府内务部起草了一份文件,建议把以天坛为首的京城名胜古迹向公
众开放。然而,这项顺应民意的提议,却被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否决了。 

  1914年12月23日,身穿明朝服装的袁世凯,打着“为民请福”的旗号,率领一班人马
,到天坛公开祭天。第二年,袁世凯授意参政会拥戴他为皇帝,并于1916年1月1日正式登
基,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不过,在举国上下的反对声中,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的皇帝,成为了最后一个在天坛祭
天的人。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123.10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