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专集(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an 21 23:29:19 2005), 转信
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共有19个项目,涉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分别如下:
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格鲁吉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支持)、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伯利兹(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支持)、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和秘鲁、玻利维亚、贝宁(尼日利亚、多哥支持)、科特迪瓦、摩洛哥、几内亚。
这第一批19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5月18日在巴黎隆重宣布名单并颁发。
一、摩洛哥的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
The Cultural Space of Djamaa el-Fna Square—Morocco
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是一座著名的城市中心广场,它位于摩洛哥的城市马拉喀什(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阿拉伯人聚居区的附近。
当地人和游客都把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作为聚会的中心。广场从早到晚熙熙攘攘。人们在广场上闲谈、娱乐、做生意、寻医问病。各式各样的江湖艺人也在德迦码·艾尔法纳广场施展才能。在这儿你可以看到讲故事的、耍杂技的、唱歌的、演滑稽戏的、矮人表演、动物表演、舞蹈、耍蛇的、吞玻璃的、吞火的,以及算命、占星、卡卦、玩简易高尔夫球等等各种表演与游乐方式。牙医、传统草药和天然文(纹)身染料等物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得到。水果、面包以及售卖各种饮料的商摊比比皆是,甚至是夜晚用的灯笼也能在这里租得到。
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是伴随马拉喀什市建成(l071年)而出现的,并成为了该市的显著标志。世界各地的游客们都喜欢马拉喀什这个市中心广场,喜欢这里的祥和气氛和热闹景象。
1920年,广场就已得到摩洛哥国家立法的保护。但是,马拉喀什的城市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现代化步伐,使得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发生着异化。同时,广场周边的混乱交通状况、空气污染、城市膨胀和游客的激增,也使得城市的形象受到了损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制定了详细的十年保护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成为马拉喀什城市里一个模范地区。百姓在此散步、各种文化活动在此传播、情人在此约会、商人在此交流。保护计划将会解决广场目前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且由联合国各相关机构加入保护工作。为使遗产的保护系统化,一座研究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历史的国家口头遗产研究院正在建设之中。
二、西班牙埃尔切的神秘剧
The Myster Play of Elche-Spain
西班牙的埃尔切戏剧是表现圣母玛利亚死亡、加冕等故事的一种神秘音乐剧。
从15世纪开始,神秘剧就得到罗马教皇的特别许可在圣玛丽大教堂演出。神秘剧是中世纪欧洲宗教剧的生动记录,展示的是受拜占庭文化影响的中世纪文化。
神秘剧完全由歌唱构成,一般在8月14日至15日分为两幕演出。这类剧的剧本也很特别,剧本中的文字多用巴伦西亚语写成,也有一些部分用拉丁文。从1625年起就有人收藏剧本。神秘剧中的歌曲风格时常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两种风格之间更迭。谓之神秘剧,它的舞台布置也非常有特点,水平代表大地,垂直代表天空。
神秘剧反映了巴伦西亚人的语言和文化特性。每年神秘剧演出时,约有300个志愿者投入到排演工作中来。声势浩大的演出将全城的百姓深深吸引。
作为口头遗产的埃尔切神秘剧遇到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演出时背景和舞台布置很难保存,一个是演出时采用的原先那种巴伦西亚语,现在已经绝大部分被卡斯蒂利亚语取代了。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受到了很大威胁。
从1931年始,埃尔切的神秘剧就已经被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宣布为“国家纪念物”,受到法律的保护。现在,神秘剧演员和歌唱家的培训机构也已经建立起来。1990年,埃尔切的市议会和巴伦西亚文化部组织了一个国际性的神秘剧音乐节。音乐节期间,人们观看演出、组织研讨。为更好地保留下神秘剧,埃尔切城市的一座神秘剧博物馆已经开始兴建。开通神秘剧的国际互联网网站、想办法将神秘剧演出的舞台布置保留下来,都是神秘剧的保护工作要考虑的。
三、玻利维亚的奥鲁罗狂欢节
The Oruro Carnival-Bolivia
在玻利维亚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地区,每年的4月,持续10天时间,都会有一个盛大的狂欢节——奥鲁罗狂欢节(The Oruro Carnival)在这里举行。
这个狂欢节有着浓郁的社会文化特点,独特的音乐、舞蹈和工艺品,特别是一支大型的游行队伍,以20000名舞蹈家和10000个音乐家的规模,在4平方千米的地方连续表演20个小时。每年的狂欢节都吸引着40多万人前来观看。
现在的狂欢节起源于一个哥伦比亚时期尤鲁人最著名的伟大的节日。17世纪西班牙人禁止尤鲁典礼,但他们伪装成天主教圣餐会,继续进行节典。
安第斯山神融入了基督偶像,安第斯神系中的神象天主教圣徒一样被崇拜,节目通过基督教2月2日著名的典礼形式被继续表现。
现在玻利维亚的奥鲁罗狂欢节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都市化的发展使得淳朴乡村的感觉有些变味;传统农业的衰败使乡村的发展受到挑战;而森林的无度砍伐和外来移民的涌入,则破坏了遗产原有的生存环境;年轻人对遗产的不满足又使得新老之间的代沟更深;另外,对遗产的商业方面的不适当开发,也在客观上对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存产生了威胁。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有针对性保护计划,要求首先要采取保护传统与大众文化方面的国家的法律措施和对遗产进行知识产权的编码登记。要尽快建立起狂欢节博物馆,收集狂欢节所用的面具、服饰等物品。博物馆的这样的一种展示,既可以对遗产进行很好的保护,又可以为有类似遗产的城市提供一个示范作用。
四、俄罗斯联邦塞米斯基人的口述文化
The Cultural Space and Oral Culture of the Semeiskie-Russian Federation
俄罗斯塞米斯基人当今的生活方式远离现代生活,活生生再现的是16、l7世纪俄罗斯民族的生活情景。
塞米斯基是俄罗斯一个古老的民族,长期居住在与世隔绝的特兰斯贝卡尔地区的村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不曾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现有生活方式中,展示了16至17世纪俄罗斯的民风民情、民俗文化,如传统的建筑、服饰、礼仪、音乐、典礼、箴言、谚语以及宗教信仰。
塞米斯基人一直固执地保留着从中世纪沿袭下来的传统,并把这种文化传播影响到了乌克兰。塞米斯基文化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独特的合唱乐队。乐队演奏的曲子,都是产生于17世纪的古老的俄罗斯教会音乐。
从1935年以来,许多支熟练掌握这种音乐的乡村唱诗班的演出就已经开始了,直到现在,仍然经久不衰。俄罗斯塞米斯基人的传统的口述文化现在已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主要原因是数十年来该地区的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所发生的变革。这种变革严重破坏了塞米斯基人的固有生活方式,因而也使得塞米斯基的传统习俗面临消亡的威胁。
为保护塞米斯基人的口述文化,俄罗斯政府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俄罗斯国家杜马正在准备实施一个十年保护计划。这个计划包括普查记录塞米斯基传统文化,召开塞米斯基文化研讨会。同时,设立一个与遗产相关的节日、为塞米斯基人口述文化建立一座木结构的古老式样的建筑博物馆,也都在计划之中。
五、厄瓜多尔和秘鲁的萨培拉文化
The Oral Heritage and Cultural Manifestations Zápara People—Ecuador and Peru
萨培拉人生活在分属于厄瓜多尔和秘鲁两个国家的亚马孙河热带雨林地区。在这样一个地区生活了4个世纪,因而毫无疑问,他们对于热带雨林的知识应该是世界上最权威的。萨培拉人居住的亚马孙河流域地区,在地球上以物种多样化著称。萨培拉人通过语言、宗教仪式、神话、艺术以及传统医药表达他们和雨林的密切关系,这对全球意义非凡。尽管经过动荡的不安宁的4个世纪,不断遭受到殖民统治、基督教的强制人侵,又经历了苦役、疾病和战争以及现代文明人对森林的滥采滥伐,顽强的萨培拉人始终都没有停止为保护祖先传统而进行抗争。在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之前,萨培拉人尚保留有39个部族。部族成员以文化承载者的身份,使萨培拉人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
萨培拉人的独特的文化现在已经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据估计,现有的萨培拉人口还不到300人,其中200人居住在厄瓜多尔、100人居住在秘鲁。而更为可怕的是,萨培拉人的独特语言,目前只有5人可以流利地使用了。
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使萨培拉文化的保护计划提上了厄瓜多尔和秘鲁两国政府的议程。在一项保护计划中,确定了让萨培拉语言得以重生的目标,并提出保护萨培拉人文化遗产,研究并保护萨培拉人的原始宗教和传统医药,巩固萨培拉社区,增进厄瓜多尔和秘鲁的萨培拉人交流等具体的措施。
六、菲律宾伊富高人的哈德哈德圣歌吟诵
Hudhud Chants of the Ifugao—Philippines
据传,菲律宾的伊富高人的哈德哈德圣歌吟诵这种形式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有了。圣歌通常都很长,由40个篇章组成,如果要把这样一部完整的圣歌全部吟诵一遍的话,需要3到4天的时间。吟诵圣歌是一种很古老的传统。伊富高人在播种、收获稻谷、守丧日或其他仪式上,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吟诵哈德哈德圣歌。
圣歌的语言几乎无法形成对应的文字,无法用文字来进行记录。现存的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圣歌寥寥无几。一代又一代的传播,主要靠的是口传心授。
圣歌以领唱、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吟诵者多为上年纪的妇女,而且社会地位显赫。所有的圣歌通篇只有一个曲调,歌词中大量使用反复、象征、明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
菲律宾由西方传人的天主教,对伊富高人的古老传统的圣歌吟唱产生了威胁,削弱了伊富高传统文化的力量。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与圣歌息息相关的人工收割稻谷作业,逐渐被机械化替代。传统的必须举行圣歌吟唱的葬礼守丧活动,现在也已经被电视和收音机取代。虽然菲律宾的稻米梯田已经被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但是耕种者越来越少,使得播种收割时的圣歌吟唱也没有了机会。对圣歌有感情、了解圣歌的人多已经年迈古稀,而向往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却对传统的圣歌的吟唱毫无兴致。
菲律宾在对伊富高人的圣歌保护方面,是从法律入手的。菲律宾法律规定了保护原住民的权利,包括他们的知识产权。记录伊富高人生活的有历史文献和人文价值的图片出版物正在制作中。菲律宾政府在保护这种遗产方面还准备做更多的事情,比如筹备举办伊富高人的圣歌吟唱节和原住民庆典仪式。菲律宾的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博物馆已经为伊富高人哈德哈德圣歌建立起了全套的档案。同时,培养年轻人的兴趣、对青年人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项目也已经展开。
七、乌兹别克斯坦博恩逊区的文化空间
The Cultural Space of the Boysun District-Uzbekistan
位于小亚细亚平原到印度的博恩逊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居住区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文化和宗教,如索罗亚斯德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博恩逊区的人们求雨的方式是将一个布偶放入河中吸满水,这种仪式就来自于索罗亚斯德教。他们的特殊的文化,通过歌曲、舞蹈和音乐等形式进行表达和诠释。
很多与季节有关、与家庭有关的传统仪式仍以古老的方式存在着。仪式中的独特的歌曲、舞蹈和音乐表现着他们丰富的情感。留存下来的习俗还有婚礼、葬礼及治病的驱邪仪式。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居住区之一的博恩逊区的独特的文化空间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在前苏联时期的文化政策对博恩逊的传统艺术形成的严重忽视。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对博恩逊区的文化空间的保护是从地方组织收集、整理民俗传统入手的。一批民俗学者、音乐学者和民族学者致力于对这些受到威胁的传统文化的研究。独特的博恩逊区人的音乐和歌曲会以出版物、音乐会和节日的形式向更多的人们展示,以提高人们对博恩逊区古老而独特文化的了解和重视。
八、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维拉·麦拉康果斯圣灵手足之情的文化空间
The Cultural Space of the Brotherhood of the Holy Spirit of the Congos of Villa Mella—Dominican Republic
圣灵手足之情的文化空间产生在多米尼加的康果斯一带。同样的圣灵信仰,把不同血缘的个人和部落联系在一起。演奏打击乐器,成为表达他们之间亲如手足的兄弟情谊的一种形式。
圣灵手足之情的兄弟会,以圣灵的名义、音乐聚会的形式把人们聚拢到一起。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有西班牙的一些传统,但却并不是西班牙的移民。他们的祖先,应该属于殖民时期的奴隶。强大的家族门阀观念、父母亲的地位决定着他们在兄弟会里的成员资格和位置。在葬礼和祭拜礼仪中,他们吟唱着21首传统的曲目。声势浩大的圣灵手足之情的圣灵庆典仪式每次都会有几千人参加。
圣灵手足之情的文化空间受到了不断波动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变革的挤压,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给圣灵手足之情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保护计划,要求首先要把社区和个人所持有的传统详列清单。社区中心设圣灵手足之情的特色工艺品陈列,建立专门的圣灵手足之情博物馆和档案室、图书馆,并开办教育及发展项目。圣灵手足之情的一些传统要在学校课程里得到介绍,纪念圣灵手足之情的节日也将有组织地进行。
九、几内亚尼亚加索拉的苏苏-巴拉的文化空间
The Cultural Space of ‘Sosso-Bala’ in Niagassola-Guinea
“苏苏-巴拉”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几内亚的尼亚加索拉村庄中的望族多卡拉家族内,使用“苏苏-巴拉”进行的室内乐演奏也叫“苏苏-巴拉”。
从13世纪起,演奏“苏苏-巴拉”的场面就代表着当地社会的自由和团结。多卡拉家族的族长就是这种非洲打击乐器“苏苏-巴拉”的守护人,也只有他才可以在特殊场合,如伊斯兰教的新年或葬礼上演奏“苏苏-巴拉”。同时,他也担当着教授当地7岁以上的儿童学习演奏“苏苏-巴拉”的职责。“苏苏-巴拉” 演奏的乐曲多是中世纪的非洲史诗和对马里王国建立者的赞歌。
“苏苏-巴拉”及其表演地正受到农村人口外流、不法文物商人介入和频繁的火灾发生的威胁。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保护计划列出了几方面内容:在推广方面,建议举行“苏苏-巴拉”音乐节,向年轻人介绍乐器的制作工艺。在收集方面,在尼亚加索拉建立一个收藏“苏苏-巴拉”的博物馆和专门的图书馆。在教育方面,要建立一所“苏苏-巴拉”学校,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在自然环境方面,要注重保护尼亚加索拉及其周围生态环境,控制沙漠入侵。
十、印度的卡提亚达姆梵剧
Kuttiyattam Sanskrit Theatre-India
印度的卡提亚达姆梵剧源于12世纪到l7世纪的寺庙戏剧。它是一种神圣的戏剧,包含精心设计的剧情和繁复的仪式,以及管弦乐队演奏和舞台道具。象征神圣的火把、圣洁的舞台、心灵纯净的演员,以及庄严神圣的演出,都显示出梵剧的宗教本源。
卡提亚达姆梵剧是印度的国家财富,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表演方式是在喀拉拉邦的Chakyar,Nambiar和Nangiar部落代代相传。有用马拉雅拉姆方言演出的梵剧,还有用德拉威语演出的梵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卡提亚达姆梵剧遇到的最大威胁是因缺少资金支持,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另外,以表演梵剧为生的人越来越少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保护计划提议首先要建立卡提亚达姆梵剧档案和资料馆。另外的保护计划包括组织培训学校、保护道具服装等制作工艺、培养表演大师以及增建两家传统的剧院以供梵剧表演等。
十一、格鲁吉亚的复调歌唱
Georgian Polyphonic Singing-Georgia
格鲁吉亚的复调歌唱演唱是当地欢庆节日时的一种演唱形式。复调歌唱所唱的复调歌曲名叫查克路罗,这是一种运用了比喻和多种乐音修饰的复调歌曲,由两位男声独唱演员和男声合唱团用熟练的技巧演唱。
查克路罗起源于公元8世纪早期当地的葡萄酒祭仪和葡萄酒文化。复调唱法则大约产生于12至14世纪格鲁吉亚文艺复兴时期。
查克路罗受到的威胁主要有三个方面:农村迁徙、工业化发展以及西方音乐的影响。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保护计划,包括重新灌制老唱片、制作录像带、建立资料库和保护系统等等。计划还要求将老歌唱家的歌唱技巧记录下来,并对与查克路罗的起源有关的葡萄酒文化的资料加以收集。为弘扬民族遗产,格鲁吉亚民间歌曲国际中心正在筹备复调歌唱音乐节和民间音乐会。
十二、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
Opera dei Pupi,Sicilian Puppet Theatre—Italy
意大利西西里傀儡戏产生于19世纪早期的意大利西西里岛,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种傀儡木偶剧在意大利还十分流行。它主要表现的是宏伟的史诗、英雄的传奇故事。
傀儡戏艺人们为自己传统的表演和技艺而骄傲,并以家族的方式代代相传。除了表演一些传统的历史题材的史诗故事之外,艺人们还根据诗歌、浪漫传奇或流行的歌剧以及一些来源于生活的基本的故事情节,用精雕细刻的偶人和道具进行即席创作,对白也都是即席编创。傀儡戏艺人专门请手工精湛的工匠设计木偶形象。采用数十年流传下来的制作方法,经过雕刻、着色等繁复制作过程,制作出来的木偶精美异常,偶人的面部表情都被高度地夸张。表演场地的舞台也不马虎,色彩鲜亮的舞台两翼和精致的背景看上去赏心悦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西里傀儡戏面临的威胁日渐显露:娱乐方式的增多和电视的出现,使西西里傀儡戏已经呈衰落趋势;西西里岛城镇社会的变迁也加快了其灭亡的速度。大量木偶艺人被迫放弃了他们的职业。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保护计划,包括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学校,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并设奖项,举行国内外的展览,创立木偶戏学校等等。
十三、立陶宛的木制十字架工艺及其在立陶宛的象征(拉脱维亚支持)
Cross Crafting and its Symbolism in Lithuania-Lithuania(supported by Latvia)
立陶宛的十字架可以追溯到15世纪,传统的木制十字架手工制作工艺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性、信仰和礼仪。这种制作工艺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15世纪时基督教传人立陶宛的时候。十字架工艺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传统方式,表达了人们的历史、艺术、社会和民族价值观。十字架一般的高度为1.2米至2米,用木头为材质,上面雕刻有典型的花纹和几何图形,并在显著位置雕刻有基督或圣徒塑像。现在立陶宛尚有200名十字架工艺师从事十字架的制作。十字架有时独处一方,有时成群林立。树林里、田野上、山泉旁、路口边,随处可见。还有很多十字架被放在著名的历史遗迹Jurgaiciai山上。祈祷和祝福时十字架往往被视为神圣无比。除了宗教和社会意义外,十字架也有政治象征,比如自由独立。从1920年起,十字架一直被用作纪念国家节日的仪式。立陶宛的这种木制十字架制作工艺以及社会传统,业已受到现代化和青年移民的威胁。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保护计划,建议通过调查研究、建立音像文件来保护并发展十字架工艺,举办十字架工艺制作交流会,为年轻人开办培训班,并通过媒体和互联网组织教育促进项目。
十四、伯利兹的加利弗那语言、舞蹈和音乐(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及危地马拉支持)
The Garifuna Language, Dance and Music-Belize(supported by Honduras Nicaragua and Guatemala)
加利弗那人的祖先来自非洲,17世纪时因反抗英法殖民者的统治而被流放到圣文森特(西印度群岛)。现在加利弗那人散居在洪都拉斯、伯利兹以及危地马拉、尼加拉瓜的几座港口城市。据估计现存的11500人,分为l0个社区住在大西洋沿岸。
加利弗那人仍保持着自己的传统语言,即含有圣文森特原住民语言特点和非洲语言特点的“黑加勒比语”。音乐和舞蹈在加利弗那社区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乐器包括鼓、沙球、吉他和海龟壳,在宗教典礼和日常生活中都能见到。
伯利兹的加利弗那语言、舞蹈和音乐作为遗产流传至今,已经危机四伏。加利弗那作为一种母语,目前只在伯利兹一个小村里对学生们教授,而且这种语言无法用文字记录。由于经济发展、都市化倾向、歧视性的土地法规的制定以及学校对传统语言文化不重视,幸存下来的加利弗那语受到很大的威胁。另外,移民潮、种族歧视、缺乏政府和财政支持等因素,也使得加利弗那文化的存在岌岌可危。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保护计划,促成了伯利兹于1997年颁布了加利弗那民族语言政策。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三国政府决定要联合保护该语言和文化。加利弗那文化保护行动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土地、教育、语言文化、健康和其他社会事务等相关活动,寻求对该民族的关注,并支持其社会和经济发展。
十五、日本的能剧和狂言
Nogaku Theatre—Japan
日本的能剧和狂言的产生可以追溯到8世纪,随后的发展又融入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杂技、歌曲、舞蹈和滑稽戏。今天,它已经成为了日本最主要的传统戏剧。这类剧主要以日本传统文学作品为脚本,在表演形式上辅以面具、服装、道具和舞蹈组成。
能剧和狂言属于两种不同的戏剧类型形态。“能剧”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其中的主角人物是以超自然的英雄的化身形象出现的,由他来讲述故事并完成剧情的推动。现实中的一切,则以面具遮面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现幽灵、女人、孩子和老人。“狂言”则是以滑稽的对白、类似相声剧一样的形式来表演。无论是能剧还是狂言,剧本所采用的语言均为中世纪时的口语。能剧及狂言在今天的社会中,遇到的最大威胁,就是青年人对古老戏剧失去了兴趣。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能剧和狂言提出了具体的保护计划,日本政府也已经把能剧及狂言列入到“文化财产”之列,能剧和狂言及其艺术家们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培训戏剧演员的计划得到了日本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一整套记录该古老剧种的计划正在筹备实施当中。
十六、韩国的皇家宗庙祭祖仪式及神殿音乐
Royal Ancestral Rite and Ritual Music in Jongmyo Shrine-Republic of Korea
韩国皇家儒教神殿是韩国汉城王室祭拜先祖列宗的儒家神殿。神殿内供奉的是朝鲜王朝的祖先。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日,韩国皇家都要在宗庙神殿举行一次祭祖活动。仪式非常隆重,皇室后裔均要参加。祭祖活动中,圣器里摆满祭祀用的食物和美酒,盛装的宗教祭司头戴王冠代表王族。各类乐器和舞蹈,如锣、钟、琵琶、锡塔尔琴、长笛以及传统的64种舞蹈,都分别代表着阴和阳。其中一种舞蹈代表国王间的战斗,也显示了阴阳的力量。
这种富有特色的宗庙祭祀,是以传统的中国儒家文化为基础,通过祭祀祖先和孝行,希望祖先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
现代化使得民众对神殿仪式和传统音乐失去兴趣是此项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针对遗产的现状,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拟定了一个具体的保护计划。韩国政府也已经把这种皇家宗庙祭祖仪式及神殿音乐列入到国家的文化财产保护名录,并于1892年通过立法,加强了对文化遗产本身和传统艺术家的保护。开展对祭祀仪式表演艺术家的培训,复兴传统仪式委员会进行的史料普查工作得到国家的支持。韩国国家传统戏剧中心和国家音乐学院也通过合作,开展了对与祭祖活动相关的传统服饰、用品、曲谱和乐器的研究。
十七、贝宁的杰莱德口头遗产
The Oral Heritage of Gelede-Benin(supported by Nigeria and Togo)
杰莱德的口头遗产主要包含在贝宁的纽鲁巴人、冯族和玛西族部落举行庆典的舞蹈之中。在欢快的舞蹈表演中,舞蹈的表演者,边跳边唱着纽鲁巴语的歌曲,讲述着民间流传的历史和神话故事。
这种口头遗产已经存在了不少于100年的时间。纽鲁巴人、冯族、玛西族保留下这种传统习俗,以娴熟的舞蹈欢庆丰收。即使是在大旱之年或疾疫横行的时候,舞蹈也从不间断。纽鲁巴人带上个性鲜明的面具,带领人们追溯历史的时候,观众也会参与到表演中来。人们被分成几个部落,各由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统领。晚上举行的面具舞会,男人退却下来,只有女人可以表演节目。歌者、舞者都戴起神怪面具,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着模仿人类生活的表演。杰莱德的神秘起源,反映了从母系社会到族长制社会的转变过程。目的是安抚祖先的神灵和神话中母亲的愤怒。
技术发展和旅游的过度开发,危害着杰莱德作为口头遗产的未来。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保护计划,包括建立一个专供表演与培训手工艺者和学生的社区中心,制作杰莱德的口头遗产的视听材料,整理一份包括杰莱德及有关的氏族、面具、工艺品等相关内容的完整目录。并且建议,为增加现代人对杰莱德的口头遗产的认知,在国内外的节日活动中出售杰莱德人的手工艺品。
十八、科特迪瓦的格博夫:塔格巴纳人的喇叭音乐
The Gbofe of Afounkaha:the Transverse Trumpets of the Tagdana Community-Coted’Ivoire
格博夫是一种侧面鼓起的喇叭吹奏乐器,被用于塔格巴纳人的宗教礼仪和传统庆典上。格博夫通常的含义还不仅是指这种乐器,它还包括演奏者、整个音乐或整个演奏过程。格博夫通常是用木头制成。制作时的过程也十分隆重,需要举行一个砍树根的仪式。格博夫乐队由六人组成,其中只有主角一人使用格博夫进行吹奏。格博夫的进行当中,要伴以传统的鼓乐,由盛装的男性舞蹈及妇女旁边伴唱。因为塔格巴纳方言是一种独特的音调语言,所以“文字”都可以被妇女唱诗班用喇叭“翻译”出来。格博夫表演的歌曲,主题包括爱情、悲恸、教育和日常生活等等。
目前,工业化及农村迁徙已经威胁到格博夫的继续发展。另外,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失去兴趣,也使得格博夫的存在空间受到了挑战。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针对格博夫制定的保护计划,包括要在当地学校增开格博夫课程、对格博夫进行全面普查、组织节目来增强传统艺术的活力、为年轻音乐家设立奖学金等方面内容。
附录: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申报指南
1972年巴黎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公约对人类的整体有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自然风光和文化及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是,这个公约不适用于非物质遗产。因此在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获得通过之后,一部分会员国提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制订有关民间传统文化非物质遗产各个方面的国际标准文件。因此在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
这种国际标准文件要求各会员国采取法律手段和一切必要措施,对那些容易受到世界全球化影响的遗产进行必要的鉴别、维护、传播、保护和宣传,并向人们指出,有大量属于文化特性和少数当地民族文化渊源的口头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急需告戒有关当局及这些遗产的拥有者,使他们知道这些遗产的重要价值,并知道怎样去保护它。建议在最后的一章关于促进国际合作的条文中指出,会员国要对那些民众或社团的具有象征性精神价值的非物质遗产要给予更大的关注。秘书处根据建议的精神不断提出活动方案,如非物质民间传统遗产的动员行动、清查行动、抢救行动、宣传和维护行动等。执行委员会在142次会议上通过了 5.5.5号决议,并且为建立“人类生动财富”系统制订了工作指南,同时总干事要求各会员国建立本国的“人类生动财富”系统。
基于同样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11月第2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一项关于建立一个国际鉴别的决议,这个决议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遗产优秀作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第154次会议指出,由于“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的,因此在以后的鉴别中,在“口头遗产”的后面加上“非物质”的限定。执委会在155次会议上制定了关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的评审规则中关于国际鉴别的目的和“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定义叙述如下: 目的:号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采取行动对那些被认为是民间集体的保管和记忆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进行鉴别、保护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文化特异性永存不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宣布也是为了鼓励个人、团体、机构和组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积极配合其有关纲领和1989年关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建议书对有关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进行管理、保存、保护和利用。定义: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 传统 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联络和信息。
指南的制定是为了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的申报工作。
一、申报方式
每个会员国每两年只能申报一个国家作品。多国共同体的多民族作品可以在每个国家的限额之外申报。
参评作品的申报可以通过:
a.会员国或联合会员国政府提出;
b.政府间组织在听取有关国家的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的意见后提出;
c.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正式关系的非政府组织在听取本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的意见之后提出。
申报的作品需附有作品所有者个人或群体认可的文字、录音、录相或其它证明材料,无此等证明者不可申报。
二、申报单格式和内容
申报单应按照本指南附录中所要求的标准格式制作,另外每个申报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一个适合于这种文化表达的计划。包括参评作品的法律规范和在后十年中对该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保存、支持和使用的办法。这个行动计划要对所提出的措施和措施的执行提出完整的说明,并要充分考虑对传统的传播衍生机制的保护。
2、协调行动计划与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建议的预定措施之间以及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之间关系的具体办法。
3、使有关群体对他们自己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所要采取的措施。
4、社区和(或)政府内监督其参评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作品与申报的作品不会变更的监督机关名称。
申报作品相关的评选文件齐全。包括卡片、摄影、幻灯、录音、录相及其它有用材料。对作品要有分析说明,并备有完整的参考书目。
三、评审团
总干事要在各成员国、非政府组织及秘书处提名的基础上每四年任命一个包括9名成员的评审团。这个评审团的工作方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国际评审团工作规则”来确定。
四、评选标准
在评定工作中评审团及其专家们,把规则(附件1)中的第一条作为主要条件:即,参选作品应该具备体现人类的创造天才的优秀作品的特殊价值。因此,为了让评审团注意到这一点,参评作品的特殊价值要从以下方面得到证实。
1、或者是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
2、或者在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方面有特殊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达。
3、申报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为了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还必须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规则的五项条件。因此,此申报的作品应该:
4、表明其深深扎根于文化传统或有关社区文化历史之中。
5、能够作为一种手段对民间的文化特性和有关的文化社区起肯定作用,在智力借鉴和交流方面有重要价值,并促使各民族和各社会集团更加接近,对有关的群体起到文化和社会的现实作用。
6、能够很好开发技能,提高技术质量。
7、对现代的传统具有唯一见证的价值。
8、由于缺乏抢救和保护手段,或加速的演变过程、或城市化趋势、或适应新环境文化的影响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五、参评作品评审办法
作品申报表只能由会员国国家当局经过有关群体代表们同意进行申报,方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受。第一次申报应该附有预览表,表中列出会员国计划要在后十年中提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 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一旦前一个预报项目的表格失效,应该提交下一次申报的新表格,申报表上报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秘书处对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其符合教科文组织的组织程序要求之后进行登记。每个申报表都要包括本指南第七条的内容,而行动计划是不可少的。为了使评审团能够对行动计划进行公正的评审,秘书处要做好以下工作:
1、委托公众权力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对文化价值进行抢救、维护、立法保护、传递及传播;
2、在尊重国家和地方传统的原则下,建立合适的管理机制,并建立实施有效的控制机制;
3、采取措施使社团或个人了解遗产的价值和保护遗产的重要性;
4、赋于有关社团职权和利益;
5、赋于遗产的拥有者的职权;
可采取以下措施:
a) 在地方集团的内部对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
b) 对传统文化进行登记,建立必要的文案,以便于研究人员在全国和国际范围内能得到信息,鼓励对遗产的维护进行科学研究。
c) 关注遗产的拥有者,提高技能、技术和文化表达形式的水平。
d) 关注遗产的拥有者,把他们的技能、技术和文化形式、传给学员和社会上的年轻人。
填写好的参评作品申报表由秘书处登记,并在附上必要的补充文件之后,一个或多个非政府组织以及由总干事根据评审团的要求指定专家对每份参评作品表进行评审。由总干事或非政府组织指定的专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国际评审团职能规则的规定对报上来的每个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准备一份评审报告(用法文或英文书写)进行宣布。
评委的评审包括:
1、简短历史和地理情况的描述;
2、针对参评作品的评审条款认证;
3、世界同地区申报项目的对比研究;
对所评审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能否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表示同意或反对意见。
六、参评作品的评审日程和评审程序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国际评审团工作规则”,总干事每四年的12月末任命新的9位评审团成员。
每两年的12月31日结束对一届参评作品的统计,12月31日以后收到的参评作品计入下一届评审。作品的申报表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研究,然后递交由评审团和总干事指定的专家组进行审议。申报表和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在当年的年底之前寄回秘书处。
评审团每隔两年的一月份集中开会,认定哪些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够条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优秀作品。1月底之前评审团向总干事提交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作品和两年后复审的作品的意见。
总干事每两年的2月份举行仪式宣布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
专家的评审报告递交给评审团作最后评审,评审团把决定性意见列入两个表中提交给总干事。一个表是建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另一个表所列的参评作品是建议在两年之后复审。
总干事根据评审团的建议宣布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所宣布的全部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列入一个名录表中,于公布的第二个月发表,这个名录表还发给会员国并公布于众。
评审团在实施代理业务中,不考虑参评人员的国籍、种族、性别、语言、职业、意识形态、宗教情况、但评审团可能要求非物质口头遗产的管理人员到场或征集他们的意见。
会员国或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不应对他们国家或非政府组织提交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的采纳发表意见,他们只能根据向他们提出的问题提供补充信息。
如果有捐赠国或私人赞助商提供预算外的资金支持奖励活动的设立或赞助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抢救、保护、弘扬活动,评审团可以在众多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中挑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的优胜者。优胜者的评选标准根据创立的每个奖励活动或奖励金额确定。
七、评审后工作
当一个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宣布之后,秘书处根据每个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的不同性质,与主管机构一起制定出适当的后续工作程序以保证该作品行动计划的实施。
八、国际资助
a) 用于支付制定参评表格的费用(预备性资助)
b) 用于鼓励对已公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品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的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的实施(保护资助)。
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可以为申报表的制作和项目的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智力资源进行鉴定。
要获得预备资助金,国家主管机关应该提出申请,包括对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的简介和对参评作品申报表制作费用的估算。为使秘书处对该申请能分考虑,会员国的主管机构要把申报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列在表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预备资助金的批准从来不会超过估算的三分之二。
预备资助金分两笔支付,第二笔只有在收到财政报告之后才支付。要获得保护资助金,列入申报表中的项目负责人员都可以争得国家主管机关的同意后提出对项目抢救、保护和实施的资金申请,并提供一个估算。秘书处根据提供资金的可能性,并向评审团的专家进行必要咨询后,提供所估算的部分或全部资金。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修改:·Gforce 于 Jan 21 23:31:55 修改本文·[FROM: 202.119.32.102]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2.9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