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c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lphame (spring是春天), 信区: METech
标  题: Get Slower With Age(外两则)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1月05日19:55:16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发信人: philewar (大黑狗), 信区: METech
标  题: Get Slower With Age(外两则)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an  3 22:01:09 2004), 站内
 
写的随笔,大侠不吝拍砖。
 
最近看到三篇文章,有些想法,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Mr. JNJ Eaton, Sr.在comp.cad.cadence新闻组里面发了一个贴子,题目叫“Getting
slower with age”。他说,他现在四十四岁,是一个有十七年AutoCAD经验的工程师,
不过近几年他发现和以前相比,自己作图的速度越来越慢了,尤其是和年轻人比较起来
。虽然他依然认为自己很有竞争力,但是为了保持这种竞争力,需要大家提供一些建设
性的意见。这篇贴子一共得到了二十七篇的回复。一一浏览之后,发现回贴者的建议大
致可以分为两种:1,利用自身的经验,学习一些MBA课程,成为项目的管理者或部门的
管理者;2,有很多工程师拿出自身的经验,其中有一位甚至快五十了。他们说,关键也
在于经验,年轻的工程师也许每天可以干十二个小时,每周五天,有经验的工程师每天
干八个小时,每周五天,完成的工作可以相当于那些年轻工程师的工作量。这是因为有
经验的工程师自己编写了很多脚本、小程序,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经验,他们
更容易在出问题的时候找到原因所在。
看到这样的东西还是稍微能够让人宽慰的,作为一个工程师,不可能不考虑将来的发展
,尤其是在一个人力成本极其低下的国度。曾经在《电子工程专辑》上看到一篇文章,
说中国的工程师的薪资水平会增加,但幅度不会很大,因为不管哪个专业热门,庞大的


教育系统会立刻培养出大量的那个专业的工程师,从而降低薪资水平。而从实际来看,
先有软件蓝领,很快也会有IC蓝领,可见那篇文章说得没错。不过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
,还是要往好的方面想,发展自己的技术水平,避免被淘汰。方法也就是上面说的两种
,可能的话往项目管理的方向,或者把自己一方面的技术做到极致。

之后不久又看到EDACafe Weekly的一篇文章,Peggy Aycinena的专栏讲述了她参加的一
次EDA行业媒体编辑的午餐会。大家谈到很多问题,第一个就是为什么工程师到了35岁就
会表现出效率低下,甚至很容易失业?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与会的编辑
认为,35岁以上的工程大学毕业已经十多年了,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已经脱节,所
以会被年轻的工程师所替代;另一方面,在内部保留大量的高级工程师对公司来说代价
过于高昂。接下来的文章说,由于有经验的工程师的流失,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公司不
得不通过Contract和Consultant来解决问题。但这样做,并不能保证以后遇到同样难题
的时候,公司可以靠内部力量解决。虽然如此,但是公司不得不这样做,因为竞争环境
越来越残酷,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鼓励工程师去念完博士或者进一步追求技术上的expe
rtise。以上说的都是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这是一碗青春饭。后面还有些内容也很有趣
,不过就不赘述了。还是那个问题,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expe
rtise),即使失业了也可以通过freelance的方式谋生。

第三篇也是来自于新闻组,Mr. Tom Joad的一篇“How Synopsys could save $$ witho
ut offshoring”。作者抱怨越来越多的职位在流向美国之外,尤其是流向中国和印度。
回复的人也很多。有的人认为这是经济规律,由于亚洲工程师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而
薪资水平却要低很多,那么公司只需要支付相当于原先几分之一的薪水,而产品还是按


照原来的价格卖,自然利润就多了,华尔街也乐见其成。而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这
一切无可避免。Tom Joad提出可以把研发中心建在美国国内找些消费水平比较低的地方
,以降低成本。但是有人回复说,总可以在亚洲找到更便宜的地方而工程师可以做同样
的事情。有一个回复非常有想法,他说,以前,当钢铁纺织行业的职位流向亚洲的时候
,美国人总觉得那些高科技的,创新性的职位还在美国,那时也的确如此。但随着时间
变化,情况发生了改变,而观念却没有发生变化,反而成为了一种信仰。如今,美国以
外的工程师同样能做那些所谓高科技创新性的工作,offshoring和outsourcing就变得不
可避免了。因此,那个工程师认为,美国应该继续在创新上进行投资,只有永远领先别
人一步才能避免本国职位的流失。这让我想起了台湾的“矽岛计划”。由于大陆在人力
成本、政策上的种种优势,台湾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的西进已是无法阻挡。不过台湾方面
更担心的是集成电路设计业也会向大陆转移,除了种种政策进行限制之后,根本办法还
是加强教育科研投入,进行产学研结合的“矽岛计划”。加大教育科研投入,也是Busi
nessWeek在谈到如何保持美国竞争优势的时候的观点。对我们来说,观点只是灌点,如
何去做是更重要的。
 
三篇文章,其实都讲了工程师的饭碗问题。一和二讲了老工程师的问题,三更多的体现
了面对全球化竞争时工程师的一种无奈。
 
Sth. About IC Design 2.0
 
http://sthabouticdesign.gopages.net/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104.33.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