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ily (好好先生), 信区: Material
标  题: 焊接专业五十年追溯<转>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Oct  5 14:54:02 2004)

                       焊接专业五十年追溯

                          田锡唐  高增福 

   今年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成立40周年,中国焊接协会成立15周年,同时也是我
国的焊接专业创建50周年。经过50年的风风雨雨,焊接专业高等教育经过从无到有从弱到
强的艰苦历程。
   北方名城哈尔滨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而闻名全国。哈尔滨素有东方的莫斯科,东亚的小
巴黎之美名,同时还有中国的焊接之乡之美称。这是因为不仅中国焊接协会、中国焊接学
会、焊接标准化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哈尔滨,同时国内一流的焊接科研机构——哈尔滨焊
接研究所,国内最大的焊接技术培训机构——哈尔滨焊接培训技术中心,以及焊接技术力
量雄厚的前苏联援助中国的三大动力厂都建在哈尔滨。另外我国焊接专业的发源地也正是
在哈尔滨,这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
回顾我国焊接专业的发展历史,把人们带到了解放初期的1952年。

1.原苏联专家帮助建设焊接专业、培养焊接师资和焊接人才

解放初期,我国的工业非常落后,很多工程技术领域在国内是空白。为了加速我国工业的
建设步伐,原苏联援助我国建设156项重点工程,进口了原苏联大量的工业设备和技术。但
是加速我国工业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快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为此中央指示要学习原苏
联培养高等科技工作人员的经验,聘请原苏联专家到国内大学任教,帮助建设新专业,培
养工程技术人才。当时哈尔滨工业大学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学习原苏联办学经验的两所重点
大学之一,这样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工艺设备专业就应运而生。在焊接师资十分短缺的情
况下,为加速人才培养,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从50年入学的研究生中挑选了6名研究生
进入第一届焊接师资研究班学习,成为第一届焊接师资研究班学员。1952年2月,聘请原苏
联莫斯科包曼工业大学焊接专家普罗霍洛夫教授,来华负责焊接师资研究班学员的教学和
论文指导工作。这6名学员是(按姓氏笔划顺序)

田锡唐,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进入焊接师资班后研究方向为焊接结构。
陈定华,1946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机械系,进入焊接师资班后研究方向为焊接原理。
周振丰,1950年毕业于前唐山铁道学院(现北方交通大学)机械系,进入焊接师资班后研
究方向为气焊与切割。
骆鼎昌,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系,进入焊接师资班后研究方向为车间设计

徐子才,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进入焊接师资班后研究方向为电弧焊。
潘际銮,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进入焊接师资班后研究方向为电阻焊。

第一届焊接师资班于1953年7月毕业。毕业后,骆鼎昌到军工单位,其他五人都留在哈工大
焊接教研室任教,普罗霍洛夫也于1953年7月离华、回苏。

1952年以后,国内大学等陆续开办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立焊接教研室。为了给这些学
校培养焊接师资,1953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又举办了第二届焊接师资研究班,聘请莫斯科
航空工艺学院焊接专家Г·Ф·斯昆副教授,基辅工学院焊接专家M·H·卡布钦柯副教授
来华负责第二届焊接师资研究班的教学和论文指导工作。第二届焊接师资研究班学员共12
名,他们是本科毕业后被选拔到第二届焊接研究班的。这12名研究生为(按姓氏笔划顺序
): 
孙子健、  付守默、  李树槐、  佘  建、  邱凤翔、  何伟儒、
陈伯蠡、  那学忠、  张文钺、  高广安、  唐慕尧、  彭日辉。
第二届焊接研究班于1955年7月毕业。毕业后,付守默到四川大学,陈伯蠡去清华大学,唐
慕尧、邱凤翔去交通大学,其他八人都留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

这两届焊接研究生都是由原苏联焊接专家为指导教师,尽管这些研究生大学本科专业不是
焊接,但是由于他们原专业是机械、材料类,在原苏联焊接专家指导下,一、二年时间里
,都完成了规定的焊接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任务和毕业论文设计。后来北京航空学院与清
华大学又联合聘请了原苏联莫斯科航空工业学院г·ф斯卡昆教授以及A·A阿洛夫教授到
北京,负责第三批焊接研究生的教学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焊接专业
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我国从1955年开始,又陆续选派优秀焊接教师和焊接科研人
员去苏联攻读焊接副博士学位。其中姜以宏(59年)、张修智(61年)、关桥(63年),
吴祖乾(63年)在包曼工业大学获得副博士学位(陈定华于1958年在国内获得包曼工业大
学副博士学位);孙子健(60年)、任家烈获得基辅工学院副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国内
的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陆续挑选了一批本科生到苏联包曼工业大学、列宁格勒工学院、基
辅工学院、乌拉尔工学院留学,学习焊接。其中乌拉尔工学院曾有一个小班的焊接专业留
学生。1958年9月至1959年2月哈工大又聘请了捷克布拉格工业大学教授F· 法尔杜斯通讯
院士来哈尔滨开办焊接结构讲学班,全国各校30多位教师来哈尔滨进修。50年代,国外专家培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陆续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焊接教学和科研工作。大多数人都在我国的焊接教育和研究岗位上辛勤耕耘了四、五十年成为我国焊接界著名的学者和教授,为我国焊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创建和发展

 哈工大于1952年成立焊接教研室,同年,从1950年入学的本科生中,抽调两个班入焊接专
业学习,开始焊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工作。第一批焊接专业本科生于1956年毕业。天津大
学也于1952年创建焊接教研室,当年培养焊接专业大专生,1955年培养焊接专业本科生。
清华大学于1955年成立焊接教研室,1953年招收焊接专业本科生。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
通大学于1955年成立焊接教研室,同年招收焊接专业本科生。西北工业大学于1956年成立
焊接教研室,同年招收焊接专业本科生。大连铁道学院于1959年成立焊接教研室,招收焊
接专业本科生。吉林工业大学于1960年成立焊接教研室,同年招收焊接专业本科生。沈阳
工业大学的前身——沈阳机器制造学校、华东船舶学院前身——上海船舶学校于1953年成
立焊接教研室,开始培养焊接专业中专生。至七十年代后期恢复高考时,我国设立焊接专
业的高等学校有17所。1988年,我国设有焊接专业的学校有30余所,其中包括2所大专及8
所中专学校。到1992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3所院校设立焊接专业。在大专院校专业
合并前,全国有50多个院校设立焊接专业。

哈工大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创建和发展是我国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创建和发展的缩影
。创建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首先要建立焊接实验室和焊接教研室。1952年2月,哈工大开始
筹建焊接实验室,由田锡唐负责筹建工作,最初实验室设备很少,仅有旋转式弧焊机、交
流电弧焊机、乙炔发生器各一台。实验室条件很简陋,先设在哈工大地下室的原选矿实验
室和体育器材储藏室,后几度搬迁,1955年在机械加工厂前,建成了实验大楼,焊接教研
室搬到了该楼的一至二层。1952年,焊接实验室不但焊接设备短缺,焊接教学仪器和实验
设备也很少,严重影响焊接的教学和实验工作。1952年底,哈工大领导带领人员去苏联订
购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也进口了一批焊接设备和仪器。这些设备和仪器到校后,使哈工
大焊接实验室一跃为全国工科院校的前列,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1989年哈工大
开始筹建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1992年开始,又引进了大批的现代化焊接
设备和仪器投入运行,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开放。现代焊接
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唯一的焊接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下设质量控制研
究室,智能焊接研究室,焊接结构研究室,微连研究室,材料连接研究室,无损检测研究
室,激光加工研究室,特种焊接及表面该性研究室,焊接设备研究室。现有研究人员2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7人。实验室拥有CO2激光加工系统,真空扩散连接设备,等离子喷涂设备,连续YAG固体激光系统,弧焊机器人系统,VPPAW焊接系统,热模拟系统等各种国内外大型设备十几套,以及X-ray应力分析仪,精密金相显微镜,高速摄影机,数字式超声涡流检测设备,阻抗分析仪,光纤激光测振仪等先进设备。重点实验室每年向海内外学者提供与
本领域相关的研究开放课题资助。2002年哈工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建成,现代化焊接生
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迁入该大楼。

哈工大焊接教研室于1952年9月开始筹建,当时由潘际銮任代理教研室主任。1953年9月焊
接教研室正式成立,由田锡唐、陈定华担任教研室正副主任(1953年潘际銮调往清华大学
任教)。教研室成立以后采取特殊措施,加快焊接专业师资的培养。1952年,从机械制造
专业转来了3名6年制本科生(徐滨士、崔维达、翟海寰),进行2年的焊接基础和专业知识
培训,于1954年毕业。1953年又从机械制造专业转来了姜以宏,何启藩2名本科生,进行了
2年的焊接基础和专业知识培训,于1955年毕业。为尽快培养焊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952年9月,哈工大从该年入学的新生中抽调一个小班到焊接专业2年制专科班学习,该班19人
于1954年7月毕业,都分配到工矿企业从事焊接技术工作。1952年9月,哈工大又从1950年
入学的本科生中抽调两个班入焊接专业学习,1956年7月,首批正规焊接专业6年制本科生
(王其隆,黄文哲,张修智等50人)毕业。这批本科生都分配到全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
构从事焊接教育和科研工作。 50年代,哈工大还举办了焊接师资进修班,天津大学、交通
大学、华南工学院、沈阳工业大学的前身——沈阳机器制造学校等院校,都派焊接教师来
哈工大进修。这些进修教师回校后,都成为本校焊接专业的教学和科研骨干。除文化大革
的1967-1972年哈工大没有招收焊接专业的学生外,其他每年都招收焊接专业的本科生30-90名。到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培养焊接专业本科生1990名左右(文化大革中,1966——1972年停止招生,1973年首次招工农兵学员,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为了拓宽本科毕业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掌握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着加大基础课、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力度和专业从简的原则,
除哈工大以外,全国高等院校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精神,决定在大学本科生焊接专业的教
学上和专业设置上进行较大的改革。现在大学已取消本科生阶段的焊接专业,将本科生焊
接专业向材料工程或成型工程方面拓宽。但哈尔滨工业大学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唯一保
留本科焊接专业的院校,并将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上升为焊接科学与工程系。

3.焊接专业教材的编审和统一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高等院校焊接专业本科生学制为五年,由学校规定学习课程。
一般院校规定:前三年,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两年,学习专业课和进行毕业论文
设计。当时焊接本科的基础课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理论力学、电工学、
画法几何、外语等。专业基础课有:材料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电工学、机械制图、金
属工艺学等。主要专业课有:焊接原理、焊接结构、熔化焊工艺及设备(或称自动焊)、
焊接电源、接触焊、釺焊、气焊与气割、焊接检验等课程。采用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基本
是俄文原版或翻译本。代表性的参考书有:阿洛夫著的焊接原理、尼古拉也夫著的焊接结
构、奥凯尔布洛姆著的焊接应力与变形、雷卡林著的焊接热过程计算、老巴顿著的自动电
弧焊、小巴顿著的熔化焊工艺、奥尔洛夫著的接触焊工艺与设备、拉施科著的釺焊等。50
年代,全国高等工科院校没有统一的焊接专业本科生用专业课教材。1960年根据高教60条
的精神整顿教学秩序,在全国教材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开始组织出版我国自己编著的教科
书。1962年,成立全国高等工科院校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田锡唐、陈定
华教授任编审委员会主任。同年5月在杭州召开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编审委员会除了负
责组织焊接专业统编教材的编写、评审工作外,还负责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编写工作,1962年以后,我国自己编著的教科书有:焊接冶金基础、熔化焊工艺学(包括各种熔焊方法、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釺焊,共上中下三册)、熔化电焊设备、焊接检验等教材。

     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高等院校焊接专业本科生学制为四年,一般院校规定:前两年
,学习基础课,后两年,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现学分制以后
,焊接专业学习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又分必选课和任选课。选修课实现学分
制。

     1978年6月在黄山召开了文化大革命以后的第一次全国高等工科院校焊接工艺及设备
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会议。为适应国内外十多年的焊接技术进步,满足新大学生的专业教
学需求,会议决定重新出版一套自己的专业教材,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在1980至1981年相
继出版。主要有:田锡唐主编的焊接结构,周振丰与张文钺主编的金属熔焊原理及工艺(
上下册),姜焕中、毕惠琴、沈世瑶、邹僖分别主编的焊接方法及设备1至4分册,郑宜庭
、黄石生主编的弧焊电源,梁启涵主编的焊接检验等。这些教材后来又经多次重印或修订
,满足了我国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实际上1984年以来确定的焊接专业主干课程共4门
,即焊接冶金学、电弧焊、弧焊电源和焊接结构,并于1991年由焊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通过了焊接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987年7月,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受国家教委的委托,在原教材编审委员会的基础上组
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988年1月在哈工大召开了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
立大会。焊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是田锡唐教授,副主任是周振丰教授。教学指导委员
会指出,“七五”后期教材建设主要是教学参考书,改变一门课一本书的局面。这期间出
版的参考书,如焊接物理冶金导论、焊接测试技术、焊接传热学等。

1996年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更名为焊接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吴林教授为主
任。

4.我国的焊接研究生培养工作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有3所大学培养焊接专业研究生。1955年,哈工大开始培养首批研究
生(原苏联焊接专家指导,苏联焊接专家回国后,由哈工大指导)。1961年哈工大正式招
收焊接专业。1959年,清华大学开始培养焊接专业研究生。1961年,天津大学也招收焊接
专业研究生。文革前,我国自行培养的焊接研究生30人左右,其中清华大学培养焊接专业
研究生19人。

文革后,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招收研究生的院校由原来的3所扩大到7所,除
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以外,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铁
道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2年国家对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实行学位制,一些院校陆续
取得了焊接硕士和博士的授予权,1982年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焊接专业硕士
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
大学。首次获得焊接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到1996年,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也
获得了焊接博士授予权。尽管现在绝大多数学校已不设焊接本科专业,研究生招生目录已
不存在焊接专业,但是原来设有焊接专业的学校或研究机构还在培养焊接研究生。近五年
来,清华大学每年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17-25名,博士学位研究生6-8名;哈尔滨工业大学
每年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17-27名,博士学位研究生3-10名;天津大学每年培养硕士学位研
究生5-14名,博士学位研究生4-8名;西安交通大学每年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9-16名,博士
学位研究生3-8名,吉林工业大学每年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6-8名,博士学位研究生2-4名;
华南理工大学每年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4-7名,博士学位研究生2-5名。

   为了给毕业的博士进一步科学研究提供条件,一些院校先后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给博
士后提供科研课题和科研资金。博士毕业后,可到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年。除大学以外,一
些企业如北京时代公司、哈尔滨华威焊切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也设立了本企业的博士后流
动站。吸引博士后到企业进行科学研究,帮助解决重大焊接技术关键。  

5.  结束语

五十年来,老一辈焊接专业的创业者把他们的毕生经历献给了我国的焊接教育和科研事业
。经几代人的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焊接优秀
人才,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为我国焊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望二十一世纪,科教兴国,任重而道远。进一步提高我国焊接技术水平是时代赋予当代
焊接工作者的神圣历史使命。我们要发扬优良传统、团结奋斗、努力创新,为我国的焊接
教育和科研事业再创辉煌。

田锡唐,焊接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


※ 修改:·zjily 於 Oct  5 14:56:16 200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4.193]
※ 修改:·zjily 於 Oct  5 14:58:49 200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4.193]
※ 修改:·zjily 於 Oct  5 15:00:18 200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4.193]
※ 修改:·zjily 於 Oct  5 15:03:19 200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4.193]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4.19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7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