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cheal (平凡的世界), 信区: Math
标  题: 哥德巴赫猜想 (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4 18:31:01 2000), 转信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Mon Apr 17 21:20:45 2000), 站内信件


二  以上引自一篇解析数论的论文。这一段引自它的“(一)引言”
,提出了这道题。它后面是“(二)几个引理”,充满了各种公式和计算
。最后是“(三)结果”,证明了一条定理。这篇论文,极不好懂。即使
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但是这篇论文已经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公认,誉满天下。它所证明的那条
定理,现在世界各国一致地把它命名为“陈氏定理”,因为它的作者姓陈,
名景润。他现在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陈景润是福建人
,生于一九三三年。当他降生到这个现实人间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并
没有对他呈现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艳丽色彩。他父亲是邮政局职员,老是跑
来跑去的。当年如果参加了国民党,就可以飞黄腾达,但是他父亲不肯参
加。有的同事说他真是不识时务。他母亲是一个善良的操劳过甚的妇女,
一共生了十二个孩子。只活了六个、其中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和姐
姐;下有弟弟和妹妹。孩子生得多了,就不是双亲所疼爱的儿女了。他们
越来越成为父母的累赘——多余的孩子,多余的人。从生下的那一天起,
他就像一个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似的,来到了这人世间。他甚至没有享
受过多少童年的快乐。母亲劳苦终日,顾不上爱他。当他记事的时候,酷
烈的战争爆发。日本鬼子打进福建省。他还这么小,就提心吊胆过生活。
父亲到三元县的三明市一个邮政分局当局长。小小邮局,设在山区一座古
寺庙里。这地方曾经是一个革命根据地。但那时候,茂郁山林已成为悲惨
世界。所有男子汉都被国民党匪军疯狂屠杀,无一幸存者。连老年的男人
也一个都不剩了。剩下的只有妇女。她们的生活特别凄凉。花纱布价钱又
太贵了;穿不起衣服,大姑娘都还裸着上体。福州被敌人占领后,逃难进
山来的人多起来。这里飞机不来轰炸,山区渐渐有点儿兴旺。却又迁来了
一个集中营。深夜里,常有鞭声惨痛地回荡;不时还有杀害烈士的枪声。
第二天,那些戴着镣铐出来劳动的人,神色就更阴森了。陈景润的幼小心
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他时常被惊慌和迷惘所征服。在家里并没有得到乐
趣,在小学里他总是受人欺侮。他觉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鸭。不,是人,他
还是觉得自己也是一个人。只是他瘦削、弱小。光是这付窝囊样子就不能
讨人喜欢。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这更使对方狠狠揍他,而他则更坚
韧而有耐力了。他过分敏感,过早地感觉到了旧社会那些人吃人的现象。
他被造成了一个内向的人,内向的性格。他独独爱上了数学。不是因为被
压,他只是因为爱好数学,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当他升入初中的时候,江苏学院从远方的沦陷区搬迁到这个山区来了
。那学院里的教授和讲师也到本地初中里来兼点课,多少也能给他们流亡
在异地的生活改善一些。这些老师很有学问。有个语文老师水平最高。大
家都崇拜他。但陈景润不喜欢语文。他喜欢两个外地的数理老师。外地老
师倒也喜欢他。这些老师经常吹什么科学救国一类的话。他不相信科学能
救国。但是救国却不可以没有科学,尤其不可以没有数学。而且数学是什
么事儿也少不了它的。人们对他歧视,拳打脚踢,只能使他更加更加爱上
数学。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却使他充满了幸福,成为唯一的乐趣。
  十三岁那年,他母亲去世了。是死于肺结核的;从此,儿想亲娘在梦
中,而父亲又结了婚,后娘对他就更不如亲娘了。
  抗战胜利了,他们回到福州。陈景润进了三一中学。毕业后又到英华
书院去念高中。那里有个数学老师,曾经是国立清华大学的航空系主任。
  
--
※ 修改:.micheal 于 May  4 18:33:45 修改本文.[FROM: hitsat.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