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fly), 信区: Math
标 题: 如何让数学走近公众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Aug 29 20:01:42 2002) , 转信
如何让数学走近公众-来自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热点话题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28日 13:53 光明日报
数学在数学家眼里是诗、是歌、是画,数学里充满了公式美、逻辑美、秩序美。数
学家为数学而梦绕神牵,数学令他们痴迷陶醉。而数学在普通人心目中却常常是枯燥的
代名词,数学家的形象是孤独的苦修者的形象。数学究竟该怎样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
的位置?
数学教育缺点儿什么
从迈进学校大门开始,每一位学生都要与数学课相伴。在我国,数学一直被当作主
课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面对升学的压力,各地又兴起各类“奥数班”,孩子
们如此这般地深陷数学“题海”之中,不知有几个人体会到了数学家们所说的数学之美
?
那天,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的会场外,记者与一位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三年级学
生聊起来。他们班有三分之二都在上“奥数班”,我问她,喜欢吗?她说,无所谓。爸
爸、妈妈让上的,为了升初中时能够数学分数高一点,考一个好学校。
这几年,我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中学生,常常能拿金牌、银牌。有人感
到不解:为什么我们中学生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而到了“菲尔茨奖”就不行了?实
际上,那些中学阶段的数学尖子,到了大学已没有几人还在继续钻研数学。
许多专家谈到,缺少兴趣培养,是我国基础数学教育中的失误。现在的中小学数学
教育,侧重在技术性训练,培养的是应试能力,鼓励的是拿了奖就是好学生,不少原本
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在机械性的劳动中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
。曾有报道说,去年个别学生参加完高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烧书。这种行为虽然比较极
端,但折射出的问题是令人深思的。
在数学领域,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所有在数学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源于兴趣。陈省
身深谙其中的真谛。在大会期间,他向参加中国少年数学论坛的孩子们赠送了一幅题词
:“数学好玩”。这一充满童真语气的题词,其实包含了这位数学泰斗的良苦用心:要
用孩子们最能接受的方式,将他们引领进数学的大门。
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痴心不改的钻研。优秀青年数学家田刚在谈到社会上对数
学家的认识时说,所有在常人看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数学家,其实与常人无异。人
的精力是一个常数,他们在数学上投入得更多,别的方面就必然有所欠缺,他们因为数
学带来的快乐而沉迷。
据中国数学会的有关人士介绍,为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尝试
进行初级数学教材的改革,这项改革就是要在青少年数学的入门阶段,减少纯数学语言
,“把话挑明了说”,给予他们更多的形象化的东西,这将是从数学教育方面进行改革
尝试的第一步。
数学科普需要加强
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因为霍金和纳什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到来而变得内容更加丰富
。正是由于一部《时间简史》和一部《美丽心灵》影片作为中介,公众在接近两位大师
的同时,也更多地走近了数学。
在听过了两位大师的公众报告后,没有几位听众表示听懂了,即使是那些从事数学
研究的人也一样。但大多数人都一知半解地知道了“弦理论”,知道了“膜”,也知道
了“博弈论”。谁能否认,这不是他们走进数学殿堂的第一步呢?特别是对于富有好奇
心的孩子们。
科普艺术是一种翻译的艺术,它将深奥的科学,以普通人所能理解的语言传播给大
众,从而使越来越深奥的科学免于脱离大众的危险。在国外,这是一项促进“公众理解
科学”的事业。
《时间简史》之所以传播如此之广,不仅因为著作内容本身,还因为它的作者是当
代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这使霍金的热心科普具有一种人格的魅力。在我国老一辈科学
家中,许多知名科学家创作过大量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如高士其的科普作品曾激发了
几代少年儿童对科学的热爱。然而,今天环视左右,还有几位一线的一流科学家在潜心
创作优秀科普作品呢?我们又能随口说出几部记忆深刻的优秀科普作品呢?近几日从西
单图书大厦传来信息,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召开,带动了科普书籍的热销,一大批数学科
普书籍借着大会“东风”走向了百姓,但我们能够指望这种热劲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
建立鼓励科普创作的有效机制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赵忠贤每当有出国机会,都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买些科普作
品回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优秀的科普作品成为所有人的需要。
呼唤优秀的科普作品,这在我国早已变成了老生常谈。外国的大专家为什么愿意写
科普?一位数学家的话说得很直白:他们用纳税人的钱搞研究,研究完了,他必须告诉
纳税人,他在干什么事,这事有什么意义,写成书了还必须有人愿意买他的书,必须赚
钱才行。因此,他认为,这就从机制上保证了科普的质量。而我国的科普,大部分依靠
国家投资,表面上红红火火的科普图书市场上,大部头作品越来越多,通俗易懂的科普
读物却不多,能够赚钱的科普作品就更少。
一位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说过,科学的进步,使大众越来越觉得生活在一个
人为的世界中,科学家如果不能适时向大众提供解释,不但无法换取公众对他们的工作
可能为人类带来好处的支持,还可能使自己在心理上陷入孤立境地。
据中国科协的调查,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只占14%,这在国际上是一个很低
的比例。专家们说,没有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我国要建成数学大国是不可能的。当前
,开发科普市场,不但具有现实需要,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从近几年的图书市场来看
,一些内容好,制作精良的科普作品都有不错的市场回报。许多家长也表达了在科普图
书上增加投资的愿望,只是现在市场上适合孩子们的优秀科普作品少之又少。因此,从
机制上探索科普创作的出路,鼓励更多优秀科学家加入到科普创作中来,应该提上议事
日程。
十分关心科普事业的陈省身,在比较了中美科普创作的条件后说,我国拥有世界上
最好的科普创作条件,政府对科普事业如此重视、如此支持,这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
的。当科学走出神圣的殿堂,走近百姓之时,也就是科学焕发出更强生命力之日,从这
个意义上说,科学研究是科学家们的主业,科普工作更应该成为他们的主业。(本报记
者 金振蓉)
--
雜 天
然 地
賦 有
流 正
形 氣
※ 来源:.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202.38.241.18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