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oying (不正), 信区: Math
标  题: 数学的哲学原理(转发)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Dec 28 20:26:46 2005)

数学的哲学原理 

数学并不是宇宙中存在的事物,而是在人类哲学对所有能量接受后的反思。这种反思创造
了许多可以用来更好的描述我们世界的工具。要想弄明白所有数学问题我们必须先从哲学
开始谈起。哲学是人类大脑中有序能量和无序能量的碰撞,因此哲学才会成为提出问题并
解决问题的科学。哲学的提问是人类所有科学发展的能量源泉。数学也不例外。 
当外界信息以各种能量形式做用于我们的大脑时,我们大脑中的无序能量会从中选择一组
排列。从而形成了新的相对有序排列。这种新的相对有序能量排列并不会影响我们对客观
存在的认识。大脑在这一过程中只是做了一次最简单的等量代换。例如当我们描述一个物
体时可能会出现很多种表达,当这个物体变成相同的两个物体时描述就会变得更加不同。
在人类早期我们根本不会有1,2等概念。我们最早的认识应该只有“有”和“无”,这在
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中就存在。在语言出现之前,我们更多的用手势和体态语来描述我们
所看到的物体。对于我们看到的东西我们会认为它是“有”,当这个东西不在了我们会认
为是“无”,在生活中没有的东西当然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我们古代最早形成的应该
是1到9这样的数字。当我们在描述一个物体时我们用1来代换了,对两个相同物体我们会用
1,1来代换。但是对更多的相同物体我们要是都用1,1,1……来表示就不会很妥当了,而
且也不容易表达。这是我们伟大的哲学家又一次运用了代数的最基本原理,引入新的变量
。就像这样:1+1=X X+1=Y……当然他们并不会使用X,Y这样的变量。而是他们创造的新的
符号来表示,这便是2,同时还创造了它的发音以便于表达信息。接下来的3到9也是这样创
造出来的。他们都表示了几个1相加这样的概念。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1+1=2了。1是一种用来
描述一种外在能量反映而创造的一个大脑能量序列,2则是我们创造出来用来表达外在新的
能量变化反映的大脑能量序列。这种序列实际上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等量符号。而我们的计
算机语言恰好又将这种符号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了出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不断的创造新的
符号来表达新的事物,代数的原始应用仍然存在。 
我只是为了更容易理解才使用了阿拉伯数字,对于不同的文明来说他们都创造了不同的符
号来表示这样的概念,就像我们的汉字里那样。只是在后来出于两种力量不得不放弃了原
来所创造的符号。一种是武力,当一个文明征服另一个文明时也必然将这个文明所创造的
符号强制性的灌输给被征服者,从而实现了符号的统一;一种是认同,在普遍的交流下不
同文明之间为了更方便可能会形成共识。所有这些符号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从形象到抽象
的过程。这种形成是在我们的大脑中由于重复的使用而记忆下来的能量的有序排列,所以
这些符号某种程度上都表现了外界能量对我们的传递。为了更好的描述这些能量我们的数
学形成了。任何数学上的发展都代表着人类对能量的更深层的认识。随着人类的发展这些
数字已经不能在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在除了表达“有和无”的概念外还需要表达“应该
有而没有得到”这样的概念。正如你劳动了但是老板没有给你报酬。此时便出现了负数的
概念。这样的我们的代数表达便比较完整了。在正于负的表达中蕴含着最原始的相对论概
念。我们对正负的认识是建立在以0为参照物之上的。这种对参照物的选择推动了物理学的
产生。但真正物理学的大发展还要建立在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创立基础之上。 
几何是我们一开始用来描述物质形态的学说。后来哲学家将这些描述抽象化形成了我们最
初的几何学。对于任何一个物体的描述我们都离不开几何。直到现在我们对原子结构或天
文观测的描述还是离不开它。当我们将几何与代数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现代的物理学。物理
学是从哲学里分离出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运动的学说。再进一步从哲学中分离出了专门研
究物质之间关系的科学——化学,随着微观物里学的发展我们今天的物理和化学可能更多
是从分子和原子角度上分类了。在中世纪的欧洲对于任何人本身的研究都是严格禁止的,
因为人是上帝的创造,因此人体是不可侵犯的,任何对人体的研究都是对上帝的不信任。
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者哈维便是这一黑暗制度的牺牲品。直到现在对于人本身的研究还是
受到很多抵制的。这便是生物学上的革命!哲学的又一个产物,由对无生命的研究发展到
对生命本身的研究!这一切科学的分离又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我们看到了这条数学的生命线!代数是表达能量的学问,几何是表达质量和运动的学问。
整个数学便是我们对宇宙的所有认识。数学的分析方法恰恰是哲学的表达:概念代换(代
数)和物质运动(几何)。数学是我们认识宇宙的最好工具,由于数学只是做了等量代换
因此并不会干扰我们对客观宇宙的认识,反而会更容易让我们理解。在数学产生中光能起
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有了光能的作用我们才可以通过视觉接受外在能量,才能最终在我们
的大脑里形成等量的有序能量排列。我们对时间的认识也是来自于光的启发的。但时间只
是能量变化的一个参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和数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一个数学参
照物,只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描述能量变化而采用的一个主观工具,在时间的参照下我们可
以更方便的理解和容易的接受。 
现代电脑技术的发展更进一步向我们证明了数学的力量。2进制将我们的代数还原到了她形
成的最初状态用0和1表达了我们所有的已知。而1和0正是我们对宇宙的终极认识——质量
和能量。当质量为1时,能量则是无质量的0。能量和质量的相互做用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彩
的宇宙,而电脑恰恰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这种多样。哲学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源泉,而参
照物概念则是所有科学最关键的进步。 
由于所有的物质形态都是质量和能量的统一体,所以任何代数上的问题都可以在几何学里
找到相对应的答案。任何代数表达式都是一种对能量的描述,而这种能量必须和一定的质
量结合才有意义,所以代数表达式都可以在几何里找到相对应曲线。包括1+1=2这样的简单
命题也可以通过几何来证明。微积分原则上应该是属于运动几何学的。 
绝对时间不存在的数学证明: 
假设:绝对时间是存在的。通过我们对物质的定义可以知道,物质是所有物质形态抽象的
哲学表达。因此时间作为客观存在也是物质的一种,应该具有同其他物质形态相同性质—
———质量和能量,只有这样在物理学里才会有意义。另外我们承认相对论里时间的相对
性,只是不同标准对绝对时间取值长度的不同,所以通过对相对主观时间的计算不会违反
绝对时间的物质性。 
这里我们引入物理学中原子钟对人类时间秒的定义描述:原子在一定能量的作用下移动的
一定距离 
我们由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公式可以推出: 
c*c=E/m 秒=能量/质量 
我们用两个条件分别计算,时间的质量性和能量性。 
质量性计算 设:纯质量为1,由于纯能量是无质量的所以为0 

此时 秒=0/1=0 数学上0/1是有意义的,但这里的质量为0说明时间没有质量。 
能量性计算 设:纯能量为1,由于纯质量的无能量性所以为0 

此时 秒=1/0 在数学上无意义 ,所以秒的能量性不成立。 

无质量说明具有能量性,但时间能量的无意义,说明两者矛盾了。 

由此可以看出时间是没有能量意义的,同时也是无质量的。而我们的物质定义中不存在这
样的特殊物质形态,所以时间的物质性是一个假命题。无论绝对时间还是相对时间都是人
的完全主观心理产物。 

对于依靠介质传播的能量一定有质量。所有具有粒子性的能量传播其质量都不为0。也就是
光也是有质量的,我们可以通过对激光的质量测试得出光子的大概质量。另外只要我们无
法找到万有引力的传播介质就证明确实存在超光速的纯能量,而万有引力很有可能就是这
种超光速传播的纯能量。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9.120.2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