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sos (存在与虚无·守拙), 信区: Math
标  题: 我国数学家为何与菲尔兹奖无缘?专家剖析三原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21日08:38:5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我国数学家为何与菲尔兹奖无缘?专家剖析三原因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21日 08:05 北京青年报
会议休息期间,与会代表来到大会堂大厅,在石制地球仪上寻找自己国家的位置。摄影
 本报记者 钱冰戈
  曾伟 王渊
  本报记者报道:国际数学家大会昨天下午正式在京开幕,北大、清华数学专业的研
究生纷纷提前返校,争睹大师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叶中豪也带着刚出厂的《数学
无国界》样书赶到了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综合办公室范老师告诉记者,北大注册参加数学家大会的共
有126人,其中硕士生、博士生达70多人。据悉,学生们从去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将在中国
举办的消息公布后就开始申请参会了,到现在仍有不少学生咨询能否参加个别学术会议

  记者还得知,上海教育出版社通俗数学名著译丛编辑叶中豪已带着上周刚出厂的《
数学无国界》样书到北京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新书主要讲述国际数学联盟的历史。据
了解,趁着数学家大会的氛围而出的数学科普及相关图书也不下数十种,其中《数学的
故事》、《数学家的眼光》、《新概念几何》等均属中国科普名家名作院士数学讲座专
辑丛书。
  本报记者报道昨天,当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大奖——菲尔兹奖被法国数学家洛朗·
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尔·沃沃斯基拿走。大会组委会主席马志明承认,仅据
他所知,就有两名中国数学家向菲尔兹奖评选委员会提出参评申请,遗憾的是,菲尔兹
大奖的光环并没有落到他们的头上。
  不少数学家坦陈,目前国内数学界还非常缺乏比肩当年华罗庚、陈景润的世界级数
学大师。那么,哪些因素在制约中国数学水平的发展呢?专家们向记者分析了三大原因

  -中国学术“近亲繁殖”
  一位从清华大学到哈佛大学,现在师从美国一位著名数学家的中国年轻数学家认为
,国内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不利于形成自由平等的良好学术风气,并窒息中国数
学家的创造力。他说,在哈佛,本校学生一旦毕业,一般不会被继续留下来,这就避免
了因为“师出一门”形成“近亲繁殖”。
  一位自称成果多次受到“正规科研机构”冷落的“民间数学家”说,国内数学界一
些人士总认为一般大众不可能在数学界作出成就,对民间数学家的成果往往不屑一顾,
如果当年苏步青也持这种态度,那么华罗庚先生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优秀的裁缝。
  -中国科学家“黄金创造期”一闪即逝
  中国年轻数学家“进入前沿,切入正题”较晚,也让一些参加大会的国内数学家感
到忧虑。根据一般规律,数学家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一般在25到40岁之间,如唯一一位华
人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33岁就证明出卡拉比猜想和正质量猜想,而伽罗华不到
20岁就创立了影响颇大的“群论”。但从国内情况来看,30岁左右的数学博士,能够被
赋予独当一面科研机会的人很少,中国的年轻数学家普遍缺乏国外年轻科学家挑战权威
的勇气和精神,短短的黄金创造期一闪即逝。
  -专业限制成为创造力的阻碍
  此外,北京理工大学一位数学系教授认为,国内在教育体制上也存在弊端,在美国
,刚入校的大学生可以不受专业限制,全凭自己兴趣选修课程,直到大三才最后定下专
业,与目前大多数国内高校不顾学生兴趣特长,只看分数高低,一进校就定死专业的做
法相比,前者显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其少走弯路,加快成长速度。

--

   
<<社会契约论>>是一本好书,应当多读几遍
风味的肘子味道不错,我还想再吃它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3.34.11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2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