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hqian (一心一意的革命者), 信区: Math
标  题: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Mar  5 19:07:00 2000) WWW-POST

数学学科的发展在北京大学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早在 1904年,我国以政府名义颁
布的第一部完整的学制章程《钦定学堂章程》就规定,“高等算学”隶属格致科(即现在
的理科),并且规定了算学门(“门”相当于现在的“系”)的必修与辅助课程。辛亥革
命后,京师大学堂于 1912年 5月 1日改名为北京大学。同年公布的“民国元年所订之大
学学制及其学科”中格致科改名为理科,其中包括数学门。1913年秋,北京大学数学门招
收新生,标志着我国现代第一个大学数学系正式开始教学活动。 

    1917年 1月著名学者,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北京
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19年秋,北大改“门”为“系”。在确定各系的序列时
,蔡元培指出:“大学宗旨,凡治哲学文学应用科学者,都要从纯粹科学入手;治纯粹科
学者,都要从数学入手。所以,各系秩序,列数学系为第一系”。时至今日,数学科学学
院在全校各院系中仍然位列第一。 

      1952年秋,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北
京大学数学系与清华大学数学系、燕京大学数学系经调整后,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数学力
学系。1969年力学专业在陕西汉中北京大学分校成立了力学系。1985年,概率统计专业独
立成立了概率统计系。随着事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在数学系与概率统计系的基础上,
1995年成立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八十多年来,北京大学的数学学科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面貌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不断向前迈进: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
和计算机科学家,其中 16位毕业生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千名本科毕业生、六百余
名硕士毕业生和百余名博士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多种行业,很多人都是业务骨干,有的成
为知名企业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系所设置 
    数学科学学院现设五个系:数学系、概率统计系、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信息科学系、
金融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是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研究单位,与数学科学学院紧密
结合在一起,实行院所结合的体制。北京大学数理统计研究所与概率统计系结合在一起,
实行系所合一的体制。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数学科学学院设立了“数学及其应用开放实验
室”;国家教委的“高校数学研究与高等人才培养中心”也挂靠在数学科学学院。《数学
进展》、《逼近论及其应用》等全国性学术刊物的编辑部也设在数学科学学院。 

课程设置 
    数学科学学院的本科被国家教委遴选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增强适应性”的教学方针。
学院的课程设置门类齐全,教学安排丰富灵活。五个系的学生前两年的必修课基本相同,
主要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概率论,以及计算机、外语、政治、物理、体
育等。从第二学年开始,学生根据各系的要求从学院开设的大量专业课程中选择一学部分
;一些课程对于某些系是必修课,对于另外的系是选修课。学院开设的专业课很多,主要
有: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微分几何、
拓扑学、测度论、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
验设计与质量管理、抽样调查、统计计算、保险精算、数学模型、数值代数、数值分析、
计算流体力学、数据结构、软件设计与优化、离散数学、信息概论、模式识别、人工智能
、决策与优化等等。本科学生还可以选修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律系、计算机系等其他
院系开设的课程。 

 

教学安排 

    我院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受到严格的数学训练与计算机技能训练,
因而有很强的适应性。本科毕业后可在数学的各个领域、有关交叉学科(如计算机科学、
信息科学、金融保险业等)及高科技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到实际部门从事
应用研究、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数学或其他学科的硕士、博士学
位;优秀毕业生将被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 

    数学科学学院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具有按照一级学科(数学)授予博士学位的权
力,不论在数学科学的哪个领域,只要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和论文达到了博士学位的要求,
皆可授予博士学位。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共计 145门。按照近期计划,学
院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 30名,硕士研究生 50-60名,本科生 160名。此外,每年还招收
“应用软件”大专班 60人。目前在学院在读的博士生 87人、硕士生 127人、本科生 548
人。学院的四个博士专业都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每年还接受一定数量的访问学者和进
修教师,积极地为国家培养更高层次的科研教学人才。 

雄厚的师资力量 
    数学科学学院拥有一支研究领域广泛、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 
140多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5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名,教授 70名,副教授 44
名,博士生导师 38名。以段学复院士(代数学)、程民德院士(分析学、信息科学)、
姜伯驹院士(拓扑学)、张恭庆院士(分析学)、石青云院士(信息科学)为代表的一批
著名教授是我国数学界的杰出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学院还拥有一批学识渊博、学术造诣较
深、专长有别、在科研教学工作中承上启下的中年教师。更可喜的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有一大批国内外毕业的年轻博士、硕士陆续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大大改善了学院教师队
伍的年龄结构。这些年轻人学术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在老教师的
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科研和教学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学术
带头人。 

    学院教师积极著书立说。1980年至 1997年共出版各种教材、专著、译著约 220种(
册)。近十年来,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亲自撰写的 11部教材荣获
全国高校和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其中两部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近年来我院的教师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几十项重要成果获奖
,受到有关领导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自 1987年以来,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
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与外单位合作),
一等奖1项(与外单位合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与外单位合作);国家教委科技
进步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4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此外先后有两
位教授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三位教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三位教授荣
获陈省身数学奖。 

    学院教师的科研方向宽广,主要研究领域有:微分动力系统、非线性分析、调和分析
、复分析、拓扑学、群论、代数数论与代数几何、图论、组合数学、微分方程、微分几何
、数学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概率论和统计学等等。 

优越的科研环境  

北京大学图书馆有丰富的数学图书和期刊,为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
为了掌握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加强学生运用计算机技能的训练,学院设有四个实验室:中
心实验室、统计实验室、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信息实验室。现有工作站 14台,微机 
250余台。这些实验室主要供教师和研究生使用。学校设有计算中心,为本科生提供良好
的上机服务。 

开放的办学方向 
    自 1978年以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包括原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先后派出一
百多名教师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前苏联和俄罗斯、西班牙、
荷兰、比利时、瑞典、芬兰、波兰、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众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修学
习、合作科研;每年短期出国访问、参加学术会议的也有数十人次。与此同时,多方聘请
国际著名数学家来院作短期讲学,每年都有二十位左右。如著名数学家、沃尔弗奖获得者
陈省身、K. Ito、F. Hirzebruch,著名数学家、费尔兹奖获得者邱成桐、S. Smale等都
曾应邀来院作学术报告。北京大学授予陈省身、樊土畿为名誉教授,聘请邱成桐、P. 
Griffiths、林家翘、C. Asano、L. De Haan、周修义为客座教授。 

    上述派出去与请进来的办法使学院得以迅速了解国际数学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最新成果
与发展动向,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对于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有很大的推动
作用。 

优异的学生来源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以其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强大的师资队伍和辉煌的历史
吸引着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在历年全国数学竞赛的优胜者中,报考我院的学生为数众多。
仅 1997级新生中就有六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一名铜牌得主。全国重点中学的
优秀理科学生也有很多报考我院,仅 1998年获全国数学冬令营一等奖、入选国家集训队
的学生就有 6名报考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优异的学生来源为学院保持一流的水平提供了最
重要的保障。 

    学院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还设有三好学生、新生、标兵、优秀、光华、安泰、汇
凯、摩托罗拉、董氏东方、住友银行、宝钢、宝洁、华为、江泽涵、许宝马录、九章数学
等多项奖学金,另外还设有专项的“振兴中华奖学金”每年 18万元,“2002年人才工程
基金”每年 20万元。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有着光荣的传统、 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学术风气,她是
醉心于数学科学的人们的一块净土,是从事数学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一座殿堂,也是
莘莘学子人生起跑线的首选之地。 

--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
外辘轳声,
敛眉含笑惊。
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
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159.226.92.18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