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Robusting), 信区: Math
标 题: 第二章 分形图形艺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2 16:43:57 2003) , 转信
起 源要比科学早得多。电影、建筑、音乐、广告、舞蹈、歌唱、戏剧、相声等等都是艺
术,艺 术也有好坏之分,无论学识深浅,人人都能评论几句。但说某种东西是艺术或者
不是艺术, 反而较难。还是从实例看较好。
书法、绘画作为艺术是没有问题的。用竹板、手指在纸上、墙壁上写字、作画,也能作
为艺 术。用电烙铁在木板上烧烤作画,也能作为艺术。雕塑、民间剪纸、工艺制作,也
是艺术。
在地上铺上画布,当众将一女性裸体粘上颜料,拉住手臂,在画布上打转、拖动,这也
叫艺 术,电视台还不止一次播放过。将一段海岸铺上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塑料布,这也是
一件艺术 品。某人抓起一把避孕套,抛向人群,这一系列动作叫做行为艺术,在美术馆
正式表演过。 当然,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艺术。
图2.1 图中的“风”用Photoshop的涂抹工具加工而成
日本的黑田龙二还搞了一种“点墨艺术”。点墨艺术品的制法是:取一长方形池盆,注
入8 厘米深清水,用滴管向池水表面随机地但又有所控制地滴入五颜六色的油性彩墨,
彩墨在水 的表面扩散形成美丽的花纹,然后迅速取一张吸水性很强的宣纸覆于水表面,
待彩墨恰到好 处地吸着于纸面时,捞起宣纸、凉干,艺术品就制成了。文人墨客再在这
种有精美图案的纸 上书写词句或者作画,别有一番品味。据黑田龙二讲,点墨艺术的特
点是,无论怎样操作, 每次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图案。分形图形作品至少可与点墨画相媲
美,而点墨的确被称为是一 种艺术。
在普通人的眼里,到了20世纪90年代,似乎什么都可以称作艺术,如果有哪位公然敢于
标 题: 第二章 分形图形艺术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2002年12月31日03:01:22 星期二), 站内信件
起 源要比科学早得多。电影、建筑、音乐、广告、舞蹈、歌唱、戏剧、相声等等都是艺
术,艺 术也有好坏之分,无论学识深浅,人人都能评论几句。但说某种东西是艺术或者
不是艺术, 反而较难。还是从实例看较好。
书法、绘画作为艺术是没有问题的。用竹板、手指在纸上、墙壁上写字、作画,也能作
为艺 术。用电烙铁在木板上烧烤作画,也能作为艺术。雕塑、民间剪纸、工艺制作,也
是艺术。
在地上铺上画布,当众将一女性裸体粘上颜料,拉住手臂,在画布上打转、拖动,这也
叫艺 术,电视台还不止一次播放过。将一段海岸铺上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塑料布,这也是
一件艺术 品。某人抓起一把避孕套,抛向人群,这一系列动作叫做行为艺术,在美术馆
正式表演过。 当然,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艺术。
图2.1 图中的“风”用Photoshop的涂抹工具加工而成
日本的黑田龙二还搞了一种“点墨艺术”。点墨艺术品的制法是:取一长方形池盆,注
入8 厘米深清水,用滴管向池水表面随机地但又有所控制地滴入五颜六色的油性彩墨,
彩墨在水 的表面扩散形成美丽的花纹,然后迅速取一张吸水性很强的宣纸覆于水表面,
待彩墨恰到好 处地吸着于纸面时,捞起宣纸、凉干,艺术品就制成了。文人墨客再在这
种有精美图案的纸 上书写词句或者作画,别有一番品味。据黑田龙二讲,点墨艺术的特
点是,无论怎样操作, 每次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图案。分形图形作品至少可与点墨画相媲
美,而点墨的确被称为是一 种艺术。
在普通人的眼里,到了20世纪90年代,似乎什么都可以称作艺术,如果有哪位公然敢于
说某 某不是艺术,通常会被认为缺少某种情调和细胞而遭受嘲讽。用文化人的观点看,
当今的艺 术是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结果以及作品的展播方式,一个东西、一种行为
和一种现象是 不是艺术,关键看当事人的态度。什么是艺术家呢?几乎说不出什么实打
实的标准。首先要 自己感觉像是一位艺术家,其次至少有那么一小部分公众觉得你像是
一位艺术家。
那么,用计算机在屏幕上作图,再打印输出,如此作出来的东西能否叫做艺术品?
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本书作者也持这种观点。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很强的声音:什么都
可以 是艺术,唯独计算机作的东西不能称为艺术。这种认识有什么理由呢?总结起来看
,这些理 由包括:
1)计算机是机械,它缺乏人性。
2)计算机太灵活,它可以任意生成一大堆无意义的东西,通过计算机作出的东西缺少内
涵和 意义深度。
3)计算机文件可以任意复制,计算机作出的东西不具有唯一性,因而成不了艺术品。
4)机器创作代替了人脑的创作,作品的内容并不真正反映操作者的思想。
单纯看每一条,好像都很在理。计算机的确是机械,想驾驭计算机并非容易事,以微机
为例 ,至少要先学DOS,然后要会使用一种作图软件,也许还要掌握高级语言。如果是
自己家里 组装一台兼容微机的话,还要能应付时不时出现的小故障,机器染了病毒,还
要学会清理等 等。
现在的计算机配备了许多现成的软件,能够自动生成许多图案,甚至随机地生成一些漂
亮的 画面,这种东西如果都叫艺术的话,艺术也的确没什么值得尊重的了。
无论如何美妙的图形,一旦存成计算机文件,其信息便可分毫不差地保存在磁盘上,并
可以 丝毫不差地任意复制,拿到异地,存放十年、五百年也能保证不发生任何信息损失
过“网景导航器” (Netscape Navigator)或者微软的“探索者”(Explorer)联入Inter
net并用过 Yahoo!搜索或AltaVista引擎的朋友,[Yahoo!引擎 是华人杨致远(1968- )
等人所创。Yahoo一词最早源于《格列佛游记》,指一种理想的动物 ,也有其他说法。
]多半会有同感,但这种想法过于悲观,信息时代只能改造艺术而不会扼 杀、消灭艺术
。而且,信息时代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能激发人的创造性,艺术世界也会更加 辉煌、灿
烂。
复制,这是生命得以存续的本能。诋毁复制,不但否定了生命体,也否定了人类文明。
印刷 、复写、复印、照相、录音、录像、拷盘等等,哪一个离开了复制?印刷术有利于
读书人, 而不利于收藏家,同样,电子图书有利于读书人,而不利于书商。信息时代、
网络时代艺术 品走到千家万户,感到高兴的是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前者希望看到更多
更好的作品,后者 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欣赏自己的作品,这还有什么疑问吗?沮丧的
可能是少数收藏家和艺 术贩子,说实在的他们中不少人只是口头上关心艺术,盯住的只
是其中的金钱罢了。我们为 什么时时担心丢失了原著,而热衷于考据、版本和校勘?没
有它们就不行吗? 发达的信息社 会将使传统的“知识产权”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现在
就需要研究这种变化。
借助于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滥竽充数也时有发生,一个人本来没有什么艺术修养和技法
,也 能作出精致、美妙的图形,以至于真正的艺术与伪艺术难以分辨。
否定计算机艺术,还能讲出其他一些理由,但是我们认为所有这些都没有真正动摇计算
机艺 术的合法性。所有的反驳,也都是可以反驳的。“点墨”能称为艺术,“扔进”计
算机中一 个数学公式,让机器捣腾一阵,得到一幅图形,难道这不能称为艺术?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