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Robusting), 信区: Math
标  题: 第四章传统分形:从反例到主角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2 16:45:01 2003) , 转信

)给 出的。
丢勒祖籍匈牙利,他1471年5月21日生于德国纽伦堡(Nuremberg)。其父精于金银细工,
丢勒 自幼随父学艺,除金银细工外兼习绘画。1490-1494年游学德国南部及瑞士,1495
年到意大 利威尼斯学习艺术。1505-1507年第二次前往意大利学习美术技艺和理论。
丢勒在木版画、铜版画、油画、绘画理论方面多有建树,他各个时期的自画像是最全的
也是 最细致准确的。恩格斯(F.Engels,1820-1895)曾高度评价过他,将他与达芬奇并称
:“在思 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他的学生伊
拉斯谟 (D.Erasmus,约1466-1536)称他为“黑线阿贝勒斯”(the Apelles of black li
nes),阿贝勒 斯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画家。据说这一评语是能给予一个艺术家的最高
褒奖。
丢勒的艺术创作有一个重要特点:精细,讲究科学和数学。这也许与他自幼随父操持金
银细 工有关,做这种手艺来不得半点马虎。另外,这也与当时文艺复兴时期重视自然科
学和数学 的时代风气有关。朱光潜曾说:“意大利绘画在文艺复兴时代之所以能达到欧
洲第一次高峰 ,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进展的结果。当时一些重要的艺术家都同时是
科学家,……文艺 复兴时代对形式技巧的追求,尽管有它的形式主义的一面,……它毕
竟是艺术发展史上的一 个进步运动,因为它使艺术技巧结合到自然科学,实际上起了推
动西方艺术向前迈进的作用 。”
丢勒热爱数学,仔细研究过“比例”问题,并把它们用于绘画艺术。他说:“美究竟是
什么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美的最后尺度是什么。”但他认为这个问题可以用数学来
解决。他 说:“如果通过数学方式,我们就可以把原已存在的美找出来,从而更接近完
美这个目的。 ”这与当时意大利艺术界对于美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看法是一致的,也
表明他们对于自然 科学和数学的信心。他们当时认识到艺术既然是摹仿自然、再造第二
自然(达芬奇用过“第 二自然”这一术语),就要把艺术摆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这句
话有两层意义:头一层是 对自然本身要有精确的科学的认识,其次要把所认识到的自然
逼真地再现出来,在技巧和手 法上须有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朱光潜)
丢勒的艺术创作对今天的艺术界似乎仍有几点启示:1)细致观察,画风严谨;2)主动用
自然 科学和数学武装自己;3)恰当处理自然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关系。
最后看一下丢勒构造的第一个分形实例(仅限于目前的资料)。他首先画出一个正五边形
,然 后沿每边向外再作5个正五边形,这样又构成了另一个更大的正五边形轮廓。原边
长 BD与新边长CD之比为:
r=BD/CD=1/(2+2cos72°)=(3-SQRT(5))/2
现在反过来操作,给定一个很大的正五边形,设边长为CD,由CD计算出内嵌 的5个小正
五边形的边长BD,画出这5个小正五边形(如果算上中间的一个小正五边形 ,则正好是6
个)。不断重复此过程,确实可以得到有无穷自相似结构的分形对象。丢勒正五 边形分
形显然有五次旋转对称性。
图4.1 按照著名画家丢勒的想法构造的五边形分形
在20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彭罗斯(R.Penrose,1931- )发展了“铺砌理论”(tiling th
eory ),有许多铺砌图案有五次旋转对称性,非常类似于当年丢勒的构造。等到讲“L系
统”时, 还要专门提“彭罗斯铺砌”。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