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an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ackleo (黑马), 信区: Mechanics
标  题: [范文]力学名家之黄文虎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Mar 30 08:52:59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Board 讨论区 】
发信人: jackleo (黑马), 信区: NewBoard
标  题: [范文]力学名家之黄文虎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Jan  5 22:21:57 2005)

    黄文虎教授,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0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研究生班,19
53年毕业留校,先后担任助教(1952年)、讲师(1956年)、副教授(1962年)、教授(
1979年),1981年首批被批准为一般力学博士生导师,199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哈
工大先后曾任理论力学教研室副主任(1952-1995,1957-1958年),图书馆副主任(1955-195
6年),工程数理软科学系副主任(1959-1961年),飞行器结构强度教研室主任(1961-1
966年),副校长(1981-1983年), 校长(1983-1985年), 研究生院院长(1984-1987
年)等职, 兼职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力学组
成员,黑龙江省科协名誉主席、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
名誉理事,《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振动与冲击》名誉主编,西安交大和上海奖励兼
职教授。
论著成果 
黄文虎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力学及振动工程专家,在振动、动力学与控制及故障诊断等方面
有很学术造诣,解决了国内多项比较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对大容量汽轮
机械整圈接长叶片组的振动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计算方法和叶片调频的“三重点”理论,解
决了这类结构调频这一国内外悬而未决的问题,对提高机组安全可靠性有重大作用,这些
理论和方法已被国内制造厂和设计单位所采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
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的研制,完成了“具有挠性太阳帆板的三轴稳定卫星动力学与控制”
项目,是国内最早实现的能真正提供工程衫的卫星动力学分析软件系统。在我国最早创立
开展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发展了模糊诊断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诊断技术。在旋
转机械故障诊断领域,开发故障诊断系统,装备于国内多个电厂和石化企业,取得了重大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品已列入《1995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掼》项目。在卫
星、飞般故障诊断技术可行性研究和原理性实验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故障诊断技术在我
国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途径。此外在航天结构振动分析、振动系统参数识别、卫星轨道
计算、机器人逆动力学、弹性动力学反 问题等方面都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多年来多项
研究成果先后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6项。发表论文150 余篇。主编大型工具书《振动
与冲击手册》三卷250万字, 主编及编著《一般力学(动力学、振动与控制)最新进展》
、《多柔性体系统动力学》、《设备故障诊断原理、技术及应用》,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五十年代起,在哈工大从事理论力学教学工作,讲授多门课程,筹建飞行器结构强度专
业,培养的大批人才已成为国内航天、航空等领域技术骨干。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培养博
士生50人及硕士生多人,已获博士学位26人,其中已晋升教授6人,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
人,有的已担任部、院重要领导工作。
倡导结构动力学反问题的研究
黄文虎是在我国率先提出研究动力学反问题的人之一。动力学的正问题一般是指已知系统
模型和输入,求系统输出,这一问题研究得比较成熟。动力学反问题是指已知系统的输入
和输出,求系统的数学模型(或称建模),或已知系统的数学模型及输出,求系统的输入
(在结构动力学中称为载荷识别)。反问题是70年代以来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有极其
广泛和深远的前景。黄文虎将自动控制理论中的系统辩识理论应用于振动参数的辩识中,
并把研究重点放在还不成熟的时域方法上,得出了振动参数可辩识性条件的若干结论。他
发展了结构振动参数的辩识方法,提出了一些计算法,在提高识别精度、抗干扰能力、鉴
别虚假模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改进。因而在结构动力学的反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较系统的
成果,在“结构振动参数识别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获得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文虎还利用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研究了在生产现场背景条件下的振动参数辩识问
题,把参数辩识这一新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工程应用领域。生产现场背景下的参数辩识存在
很多困难,拿高速转子来说,首先是很难实施人工激励,利用结构本身与环境激起的振动
数据进行识别时,则输入是未知的。其次是在现场条件下观测数据是很有限的。在输入数
据和观测数据都不足的条件下,他尽可能地应用其中的已知条件,解决了在现场不施加人
工激励条件下辩识转子油膜刚度这个至关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部分激励参数与部
分结构参数统一识别的理论和方法。


开辟了航天器动力学研究的新方向
  大型空间飞行器结构,如空间站、具有太阳帆板的卫星等都具有多体、柔性等特点。
黄文虎开展了多柔体动力学的研究,完善了链状、树型、簇型等结构的建模、降阶及求解
,发展了多柔体动力学,并且结合我国空间机械臂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完成了高技术“
863-205专家组”提交的课题。
  针对我国载人航天器的运载系统将采取“捆绑火箭”结构,黄文虎负责完成了“复杂
组合体飞行器的结构动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结构动力稳定性分
析”等两个课题。黄文虎还结合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的研制,完成了“具有挠性太阳帆板
的三轴稳定卫星动力学与控制”课题的研究,获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课题对国
际有关资料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结合我国卫星研究的具体情况,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本
类卫星力学分析的软件系统,为我国进行这类卫星的总体设计和方案比较提供了实用手段
。该研究成果已交有关设计部门付诸实际应用。

  黄文虎在集中精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注意理论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学科前
沿的理论问题。他对线性动力学系统的特征结构配置问题研究,突破了前人仅限于定常系
统的局限,提出了时变线性系统的特征结构配置理论,证明其稳定性不再由系统的特征值
唯一决定,还与系统的特征向量有关的重要结论,对解决时变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一条
途径。
  针对我国将发展载人航天技术,黄文虎在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动力学与控制问题上,
对时间固定、有限推力问题得到一系列封闭解,突破了前人的结果。对大系统理论,提出
了Lyapunov函数的时变加权和的思想,还发展了变结构方法,用于解决飞行器大
系统的控制设计。在《力学学报》1989年第6期上发表的论文《广义正定矩阵及其在
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扩展了用正定矩阵理论解决问题的范围,针对飞行器模态增长及
多种不确定因素发展了不确定动力学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理论和方法,为我国航天器设
计及其交会对接提供了技术储备。
  黄文虎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做过很多工作。50年代初,他参加了翻译出版苏联И.M
.伏龙科夫(Bopонков)著的《理论力学》和И.B.密歇尔斯基(Mещер
ский)著的《理论力学习题集》,还参加了目前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理论力学》第一
版的部分章节编写工作。60年代,他编写了工程力学专业用的《振动理论》与《空气弹
性力学》讲义。80年代,参加主审了《航空发动机强度设计、试验手册》,该书获航空
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书中收入了黄文虎的有关叶片振动分析所
做的理论研究及所发展的算法与程序。80年代末,主编了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振
动与冲击手册》第一、第二、第三卷。该书既包括基本理论研究,又注重了工程应用,紧
密结合我国国情,反映了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
简历
  1926年7月22日 生于上海市。
  1945—1949年 浙江大学电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9—1950年 任天津中央电工二厂甲种实习员。
  1950—1954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学习,作理论力学在职研究生,边工
作、边学习。  
  1955—1957年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图书馆副主任。
  1957—1958年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副主任。
  1959—1962年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数理力学系副主任。
  1962—1966年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器结构强度教研室主任。
  1979年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981—l983年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1983至1985年任校长。

  1984—1987年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1987年—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全国委
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协主席、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中
国航空学会名誉理事、黑龙江省宇航学会理事长、《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振动与冲
击》主编。


--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3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