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an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paceflight (雨前龙井), 信区: Mechanics
标  题: [身边的力学]后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un 10 17:04:41 2005), 站内

后  记
 

    《身边的力学》与读者见面了。它像早春枝头的一点新绿,似乎预示着力学界科学普及的繁荣局面即将来临。

    科学技术的普及不仅是潜在的生产力,而且是陶冶国民高尚情操,建设社会精神文明所必需。因为,科学是诚实的、实事求是的,它和一切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思想格格不入;它培养人们不怕挫折、不畏艰险的进取精神。它教育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并以此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知识性科普读物,特别是基础学科的科普读物,在市场经济中多年来仍处于低谷。民族的自强、国家的昌盛终究要取决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中国想要真正成为一个让人尊重的现代化强国,不能不看到我们与现代人或发达国家国民在素质上的差距。鉴此,我国于1996年举行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之后,又举行了“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大会”。但愿借两次大会之东风,移风易俗,在社会上兴起学科学、讲科学的热潮,并坚持不懈。写到这里,我不禁要对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教育工作委员会长期坚持力学科普工作,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出版这本小册子《身边的力学》所作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意。

    在这本册子中,我们收集了35篇短篇科普作品,就体裁而言,大部分属于讲述体的“浅说”,如:刘延柱的“漫谈人体的运动”,贾书惠的“猫下落时翻身及其他”,王克的“平衡吊——力学应用的一个范例”,等;少数几篇为“趣谈”,或接近于文艺体的“科学小品”,如武际可的“捞面条的学问——兼谈分离技术”,王振东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谈液体的拉丝现象”,胡宗一的“势如破竹纵横谈”等。讲述体是科普创作中最常用的一种体裁。它通过通俗的讲解、叙述来介绍某种科学知识或应用技术,一般行文平铺直叙,大都要求从不同侧面穿插历史、联系生活,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介绍科学的某一领域的内容。在讲述体作品中又可以分为各具特色的不同表述形式,如浅说、趣谈、史话、对话、自述等。为了节省篇幅,我仅对“浅说”与“趣谈”两种文体作些展开说明。

    浅说——这种文体一般保持了原有的学科体系,但回避了繁复的数学公式和深奥的专用名词和定理,用简明、流畅、生动的语言通俗地介绍科学知识或技术。

    趣谈——在浅说文体的基础上,以引人入胜的故事、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及谚语、成语、诗词着手引入正题,从而介绍某些科学知识。这类文体常常使用一些生活的、历史的、文学的或哲理的情趣来吸引读者,旁征博引、涉古论今、谈天说地,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以乐趣。这种写法对一般读者来说,特别是在我国当前大多数群众科学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是必要的,可使那些距离他们较远的科学技术知识,读起来不觉枯燥,同时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培养。例如,武际可的“捞面条的学问”是从笊篱的历史说起的,而王振东的另一篇作品“郡亭枕上看潮头——漫谈潮汐及其开发利用”是从“忆江南”这首词引入正题的。

    总的来说,讲述体作品的写作技巧主要在于发掘科学技术本身的趣味性(或可称之为“理趣”)。作者如果不是本门业务的行家里手是难以做到的。

    在创作一篇科普作品时,在文章结构上怎样来体现“科学技术本身的趣味性”呢?

    读者在阅读科普作品时,总是带着生产或生活上碰到的许多问题——什么?怎么?为什么?这些问题在读者的头脑里不是零乱地出现的,而是有规律地产生的。也就是说,读者有自己的思维活动。要想吸引读者,就一定要抓住读者的思维逻辑,当读者想到什么时,作者正好讲到这个问题,从而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科学技术本身是一种严格的逻辑思维,作者不仅不能违背这个逻辑,而且要善于把读者的思想引导到科学的思路上去。一方面要掌握和顺应读者的思维活动规律;另一方面又要往科学的思维上引导,通过顺和引,把两者结合起来。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引人入胜”四个字。“胜”就是追求科学真理的乐趣;“入胜”就是进入到科学真理的胜景中的喜悦。这种“胜景”是科学技术本身内在的趣味造成的。

    下面,我试着来分析一下武际可的“捞面条的学问”,看看作者是如何来顺应和引导读者进入科学的胜景的。

    “捞面条的学问”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谈应用力学原理的两大类分离技术——筛选法与扰动法。首先,作者起了一个好题目“捞面条的学问”。读者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捞面条还有学问吗?这是什么学问?倒要看个明白。”这个题目就吸引读者非要读读下文不可了。当然,好题目还必须有好内容,千万不要形成“虎头、猪肚、蛇尾”,否则读者就要泄气了。

    武际可在文章开头先谈了一些笊篱的历史和掌故,以增加一点文学和历史的情趣。接着,他提出一个问题,“捞面条用笊篱,这是常识”,……“然而还有一种只用筷子挑面条,开始比较容易,问题是剩下最后几根面条如何捞起。”怎样才能把最后几根面条捞干净,说实话我也感兴趣。我是个爱吃面条的主,为了怕浪费粮食,这最后几根面条确实使我伤脑筋。然后,作者告诉读者如何捞的具体方法,“不信请君一试便知”(用现在时兴的话来说,这叫做“参与意识”。这是当前写科普作品的又一种技巧)。读者自然会想,这是什么道理呢?于是,作者要“请君入瓮”了,将读者往科学的思维上引导,阐述了流体力学的“二次流问题”。这本来是个枯燥的问题,但到这份上读者得耐着性子弄懂它。

    按说“捞面条的学问”到此为止了,然而这还只是正题的引子,作者是要引导读者进入更深的科学层次:“让我们将前面介绍的捞面条的两种方法稍加总结。……捞面条的问题是如何根据面条和面汤的物理几何性质将它们分离。……这种将两种或多种混合物的每一种成分分离开来的技术问题,从古以来,一直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所执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一般就称为分离技术。……”接着作者从浅显的、日常碰到的生产上的例子说明了“筛选法”与“扰动法”的科学原理,进而引伸到二战期间分离铀同位素的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作者是这样来结束这篇文章的:“曼哈顿计划不过是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细地‘捞取’铀235这锅‘面条’,从而使核技术跨进一个新时代。当今,我们正在和将要更精细地‘捞’更难‘捞’的‘面条’,以使人类科学技术进入更为发达的时代。”原来“捞面条”里面竟有这么大的学问,说不定有那位青年读者读了这篇文章后,有志于毕生去从事“分离技术”的科学事业。这样的结尾就不是“蛇尾”而是“豹尾”了。

    拉拉杂杂地写到这里,就此打住。

    这篇文章就算是个“读后感”吧!但愿它没有浪费读者的时间。


                                                               汤寿根

                                                            1997年5月23日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elcome to Mechanics @ Lilac]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6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