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S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fl (凤凰·凤秘·蜂蜜), 信区: NanoST
标 题: 【范文】纳米材料研究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04日18:15:4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Board 讨论区 】
【 原文由 fangzhe 所发表 】
纳米材料研究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文/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张立德
一、纳米材料研究的现状
自70年代纳米颗粒材料问世以来,80年代中期在实验室合成了纳米块体材料,至今已
有2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
。从研究的内涵和特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主要是在实验室
探索用各种手段制备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粉体,合成块体(包括薄膜),研究评估表征的
方法,探索纳米材料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性能。对纳米颗粒和纳米块体材料结构的研究
在80年代末期一度形成热潮。研究的对象一般局限在单一材料和单相材料,国际上通常把
这类纳米材料称纳米晶或纳米相材料。第二阶段(1994年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如何利用
纳米材料已挖掘出来的奇特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设计纳米复合材料,通常采用纳米微
粒与纳米微粒复合,纳米微粒与常规块体复合及发展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物性的探索一度成
为纳米材料研究的主导方向。第三阶段(从1994年到现在)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装合成
的纳米结构的材料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在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的热点。国际
上,把这类材料称为纳米组装材料体系或者称为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它的基本内涵是以
纳米颗粒以及它们组成的纳米丝和管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组装排列成具有
纳米结构
二、纳米材料研究的特点
1、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
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纳米颗粒(纳米晶、纳米相、纳米非晶等)以及由它们组成的薄膜与
块体,到第三阶段纳米材料研究对象又涉及到纳米丝、纳米管、微孔和介孔材料(包括凝
胶和气凝胶),例如气凝胶孔隙率高于90%,孔径大小为纳米级,这就导致孔隙间的材料
实际上是纳米尺度的微粒或丝,这种纳米结构为嵌镶、组装纳米微粒提供一个三维空间。
纳米管的出现,丰富了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为合成组装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机遇。
2.纳米材料的概念不断拓宽
1994年以前,纳米结构材料仅仅包括纳米微粒及其形成的纳米块体、纳米薄膜,现在纳米
结构的材料的含意还包括纳米组装体系,该体系除了包含纳米微粒实体的组元,还包括支
撑它们的具有纳米尺度的空间的基体,因此,纳米结构材料内涵变得丰富多彩。
3.纳米材料的应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经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研究,人们已经发现纳米材料所具备的不同于常规材料的新特性
,对传统工业和常规产品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日本、美国和西欧都相继把实验室的成果转
化为规模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已有20多个纳米材料公司经营粉体生产线,其中陶
瓷纳米粉体对常规陶瓷和高技术陶瓷的改性、纳米功能涂层的制备技术和涂层工艺、纳米
添加功能油漆涂料的研究、纳米添加塑料改性以及纳米材料在环保、能源、医药等领域的
应用,磨料、釉料以及纸张和纤维填料的纳米化研究也相继展开。纳米材料及其相关的产
品从1994年开始已陆续进入市场,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以20%速度增长。
三、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
1.加强控制工程的研究
在纳米材料制备科学和技术研究方面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加强控制工程的研究,这包括
颗粒尺寸、形状、表面、微结构的控制。由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尺
寸效应都同时在起作用,它们对材料某一种性能的贡献大小、强弱往往很难区分,是有利
的作用,还是不利的作用更难以判断,这不但给某一现象的解释带来困难,同时也给设计
新型纳米结构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控制这些效应对纳米材料性能的影响,如何控制一种
效应的影响而引出另一种效应的影响,这都是控制工程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近一
两年来,纳米材料控制工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通过
纳米微粒的表面做异性物质和表面的修饰可以改变表面带电状态、表面结构和粗糙度;二
是通过纳米微粒在多孔基体中的分布状态(连续分布还是孤立分布)来控制量子尺寸效应
和渗流效应;三是通过设计纳米丝、管等的阵列体系(包括有序阵列和无序阵列)来获得
所需要的特性。
2.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几具新动向
(1)纳米组装体系蓝绿光的研究出现新的苗头。日本Nippon 钢铁公司闪电化学阳极
腐蚀方法获得6H多孔碳化硅,发现了蓝绿光发光强度比6H碳化硅晶体高100倍:多孔硅在制
备过程中经紫外辐照或氧化也发蓝绿光;含有Dy和Al的SiO2气凝胶在390nm波长光激发下发
射极强的蓝绿光,比多孔Si的最强红光还高出1倍多,250nm波长光激发出极强的蓝光。
(2)巨电导的发现。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在SiO2一Au的颗粒膜上观察到极强的
高电导现象,当金颗粒的体积百分比达到某临界值时,电导增加了14个数量级;纳米氧化
镁铟薄膜经氢离子注入后,电导增加8个数量级;
(3)颗粒膜巨磁电阻尚有潜力。1992年,纳米颗粒膜巨磁电阻发现以来,一直引起人
们的关注,美国布朗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4K的温度下,几个特斯拉的磁场,R/R上升到50%
,目前这一领域研究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温度,降低磁场。如果在室温和零点几特斯拉
磁场下,颗粒膜巨磁阻能达到10%,那么就将接近适用的使用目标。目前国际上科学家们
正在这一领域努力。
(4)纳米组装体系设计和制造有新进展。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工程系成功地把纳
米AU 颗粒组装到DM的分子上形成纳米晶分子组装体系;美国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几百支单壁
纳米碳管组成晶体索"Ropes",这种索具有金属特性,室温下电阻率小于10-4W/cm;将纳
米三碘化铅组装到尼龙(nylon-11)上,在X射线照射下具有强的光电导性能,利用这种
性能为发展数字射线照相奠定了基础。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9.217.226.234]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21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