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S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NanoST
标 题: 细胞内部染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r 5 14:07:10 2004), 站内信件
发信人: dengyu (柯斯塔), 信区: NanoST
标 题: 细胞内部染色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Mon Dec 29 10:13:05 2003)
细胞内部的染色对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细胞内各种组织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技术
。它在研究细胞生物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细胞中存在各种器官和细丝。器官有线粒
体、核和小胞腔等。细丝主要有三种,直径约为6—20nm。它们纵横交错在细胞内构成了细
胞骨骼体系,而这种组织保持了细胞的形态,控制细胞的变化、运动、分裂、细胞内器官
的移动和原生质流动等。未加染色的细胞由于衬度很低,很难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进行观察,细胞内的器官和骨骼体系很难观察和分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物理学家已经发
展了几种染色技术。如荧抗体法、铁蛋白抗体法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法等,目的是提高用光
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组织的衬度。随着细胞学研究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观
察细胞内组织的分辨率,这就需要寻找新的染色方法。纳米微粒的出现,为建立新的染色
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最近比利时的德梅博士等人采用乙醚的黄磷饱和溶液、抗坏血酸
或者柠檬酸钠把金从氯化金酸(HAuCl‘)水溶液中还原出来形成金纳米粒子,粒径的尺寸范
围是3—40nm。接着制备金纳米粒子—抗体的复合体,具体方法是将金超微粒与预先精制的
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混合。这里选择抗体的类型是制备复合体的重要一环,不同的抗体对细
胞内各种器官和骨gS组织敏感程度和亲和力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差别制备多
种金纳米粒子—抗体的复合体,而这些复合体分别与细胞内各种器官和骨骼系统相结合,
就相当于给各种组织贴上了标签。由于它们在光 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衬度差别很大,
这就很容易分辨各种组织。这就是利用纳米粒子进行细胞染色技术。
大量研究表明,纳米微粒与抗体的结合并不是共价键而是弱库仑作用的离子键,因此
复合体。细胞染色的原理与金属金的超微粒子光学特性有关。一般来说,超微粒子的光吸
收和光散射很可能在显微镜下呈现自己的特征颜色,由于纳米微粒尺寸小,电子能级发生
分裂,能级之间的间距与粒径大小有关,由于从低能级的跃迁很可能吸收某种波长的光,
纳米微粒的庞大比表面中原子的振动模式与颗粒内部不同,它的等离子共振也会产生对某
种波长的光的吸收,纳米粒于与抗体之间的界面也会对某种波长光的吸收产生影响。由于
上述几种原因,
金纳米粒子—抗体复合体在白光或单色光照射下就会呈现某种特定的颜色。实验已经
证实,对10nm直径以上的金纳米粒子在光学显微镜的明场下可观察到它的颜色为红色。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6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9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