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anyanyan (风), 信区: Physics
标 题: 我国晶体缺陷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冯端 物理学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0日13:29:1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我国晶体缺陷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冯端 物理学家
1923年6月11日生于江苏苏州,原籍浙江绍兴。1946年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后
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49年起历任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78年
任教授。1984-1988年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1986-1995年任固体微结构物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迄今。1991-1995年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长,1992-1996年任国家科委攀登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冯端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特别是晶体缺陷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澄清
了金属和氧化 物晶体中缺陷的组态和起源,开辟了非线性光学晶体微结构化新领
域,首次观测到铁电相变 中的微畴结构和铌酸锂晶体非公度相变中公席错的结构
及其演变。他为推动中国凝聚态物理 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冯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当术带头人,在创建并领导南京大不固体微
结构物理国家 重点实验室方面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绩。
冯端60年代初即选择体心立方结构的难熔金属为突破口,采用浮区区熔法显示
位错的技术, 澄清了体心立方金属中位错的类型及其组态等问题。1978年后,又
以在激光技术中获得重要 应用的复杂氧化物单晶体为对象,采用多种实验手段,
如浸蚀法、应力双折射貌相术、X射 线貌相术、电子显微镜衍衬像及高分辨率像
等观测技术,对这些晶体中的位错、畴界、生长条纹、生长区界面、包裹体等缺
陷的类型、分布进行研究,并追溯其生长和相变中的起源和 探索其可能的物理效
应。
基于对铌酸锂等晶体铁电畴深入研究,掌握了制备具有周期性畴结构的晶体生长
技术,于1980年与合作才一起制备了周期为微米量级的聚片多畴铌酸锂晶体,在
实验上首次全面验证了诺贝尔奖得主布鲁姆伯根(N.Bloembergen)关于非线性光学
的准位相匹配理论,实现了铌酸锂晶体的倍频增强效应,从而在国际上领先开拓
了非线性光学晶体微结构化这一新领域。随后,又在不能位相匹配的钽酸锂晶体
中实现了准位相匹配,并研究了周期畴结构的形成机制 。1996年4月中美“用于
非线性光学及相关领域的微结构晶体”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表明国际上已承认
他的领先工作。
冯端还研究了晶体缺陷在结构相变中的作用,首次观测到铁电相变中的微畴
结构和铌酸锂晶 体非公度相变中公度错的结构及其演变;并用X射线貌相术及同
步辐射貌相术阐明畴界的成 像规律及追踪其在铁电和铁弹相变中的行为。他倡
导了金属超晶格的研究,特别是在周期金 属超格中取得了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近年来,他领导了有关纳米材料科学的研究工作,在金 属的磁性和半导体的光
学性质方面,取得不少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这些科研成果使冯端获得多次国家奖励,其中包括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
等奖(排名第一) ,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五)及1996年何梁何利
科技进步奖(物理)。
摘自北京科技报
--
\\\\\'///// \\ ^ ^ // { @ @ } *=========================oOOo--(_)--oOOo===============================* | 我只是看看!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stndg.yz.yamagata-u]
※ 修改:·xfzhang 於 05月10日15:33:00 修改本文·[FROM: clop.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