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g (RedGardenia), 信区: Physics
标 题: 盖-吕萨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17日18:49:53 星期三), 站内信件
盖-吕萨克
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1850)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778
年12月6日生于法国上维埃纳省的圣莱奥纳尔。1800年毕业于巴黎工艺学院。1802年起在该
校任实验员。他的老师高度赞赏他的敏捷思维、高超的实验技巧和强烈的事业心,特将自
己的实验室让给他进行工作,这对盖-吕萨克的早期研究工作起了很大作用。1809年升任该
校化学教授。1808~1832年兼任巴黎大学物理学教授,1832~1850年任巴黎国立自然史博
物馆化学讲座教授。盖-吕萨克在物理学、化学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盖-吕萨克在物理学方面主要从事分子物理和热学研究,在气体性质、蒸汽压、温度和
毛细现象等问题的研究中都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对于气体热膨胀性质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
。1801年他与J.道尔顿各自独立地发现了气体体积随温度改变的规律,发现了一切气体在
压强不变时的热膨胀系数都相同。这个热膨胀系数经历半世纪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确
定了它的热力学意义,建立了热力学温标。盖-吕萨克研究了前人测定不同气体热膨胀系数
很不一致的原因后指出:必须使实验气体充分干燥。他通过多种不同气体的反复实验,精
确地计算后得出气体膨胀系数的数值是0.00375或 1/266.6,现代理想值为1/273.15。盖-
吕萨克于1802年发表了有关的论文《气体热膨胀》文中记叙道:“我的实验都是以极大的
细心进行的。它们无可争辩地证明,空气、氧气、氢气、氮气、一氧化氮、蒸汽、氨气,
粗盐酸、亚硫酸、碳酸的气体,都在相同的温度升高下有着同样的膨胀……我能够得出这
个结论:一切普通气体,只要置于同样条件下,就可以在同样温度下进行同样的膨胀……
各气体在冰点与沸点之间所增加的体积,根据一百分度的温度计,是等于原体积的100/26
666。”后来把气体质量和压强不变时体积随温度作线性变化的定律叫盖-吕萨克定律。
1807年盖-吕萨克还率先测出气体的比定压热容cp 和比定容热容cv 的比值y=cp/cv=1.3
72。同年他发现了空气膨胀时温度降低,压缩时(无热交换)温度升高。
盖-吕萨克还为探明高空与地面的空气成分及磁现象的差别做出了开拓性贡献。1804年
8月23日他和好友毕奥携带实验器具乘气球上升,在6500英尺(约2000米)的高度开始实验
,并继续实验直到13000英尺(约4000米)的高度。同年他又单独乘气球上升到7016米高空
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300米高处的空气和地球表面附近的空气组成成份相同,地磁
强度几乎也没有变化。1805年3月他与亚历山大·冯·洪堡一起为准确地测定地球磁极位置
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考察工作。两人在一起还利用各种方法计算了空气中氧的比例。盖-吕萨
克对原子论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1808年他总结提出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
不同气体的原子数目相同的假说,后来经过阿伏加德罗的修正,这个假说更为完善,成为
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化学方面,盖-吕萨克研究范围很广,取得不少成果。1808年发表了今天以他名字命
名的盖-吕萨克气体反应体积比定律,这对以后化学发展影响很大。此时他被选人法国研究
院。他还发现了硼,还有其他多种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总是把
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祖国荣誉联系在一起。1813年法国两位化学家在海草灰里发现了一种新
元素,但在尚未分离出来时无意地把原料都给了戴维,盖-吕萨克知道后十分激动地说:“
不可原谅的错误!空前严重的错误!居然倾其所有,拱手送给了外国人。戴维会发现这种
元素,并把研究成果公之于世。这样,发现新元素的光荣就会属于英国,而不属于法国了
。”于是他和两位化学家一起立即动手,从头做起,昼夜不停,终于与戴维同时确证了新
元素——碘,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850年5月9日盖-吕萨克在巴黎逝世。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80.87.18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8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