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pu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信区: Physics
标  题: 爱因斯坦传(38)(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28日21:07:16 星期二),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nergy 讨论区 】
【 原文由 yejet 所发表 】
★ 母校的呼唤
    1912年秋天,爱因斯坦回到了母校!聘书的期限是10年。
    在苏黎世,不仅工大的人们急切地等待爱因斯坦。老朋友们,特别是格罗斯曼,也
在焦
急地等着他。
    老朋友在苏黎世会面了,爱因斯坦又得向格罗斯曼求援了。12年前,格罗斯曼曾
帮助
爱因斯坦不必去听数学课,但现在的爱因斯坦则需要数学了。
    在布拉格时,皮克对爱因斯坦指出过某些几何概念能帮助他在进一步推广相对论时
克服
困难,但这些指示还不够,还需要把弯曲概念不只运用于线和面,而且还运用于三维空
间和
四维空时。除了几何思维的深刻和明晰之外,除了为物理问题选择数学方法外,还需要
广泛
的和系统上的数学准备。
    格罗斯曼又一次帮助了爱因斯坦。
    他与爱因斯坦进行了多次长谈,并把爱因斯坦领进了数学方法的园地,这些方法有
助于
爱因斯坦解决新的物理学课题。
    1922年12月在东京演讲时,爱因斯坦详述了为建立引力场方程而寻求数学方
法的
历程:
    “如果所有(加速)系统是等效的,那么欧几里德几何对它们不可能都成立。抛弃
几何
而维持(物理)定律,就等于表达思想不用词语。我们必须先寻找词语才能表达思想。
在此
我们必须寻找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到了1912年,我才突然认识到,高
斯的
曲面理论是解开这个秘密的关键,我认识到高斯的曲面坐标系意义深远。然而,我当时
还不
知道黎曼已经以更深入的方式研究了几何学的基础。我突然想起,我在读大学时盖泽先
生给
我们上的几何学课程中就有高斯理论……我认识到几何基础具有物理意义。当我从布拉
格回
到苏黎世时,我亲爱的朋友、数学家格罗斯曼也在苏黎世。从他那里我首先知道里其,
后来
又知道了黎曼。因此我便问朋友,我的问题能否通过黎曼理论来解决……。”
    格罗斯曼的鼎力相助使得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前景明朗化了。
    在苏黎世工大,1912—1913年冬季学期,爱因斯坦讲授过的课程有:解析

学、热力学;1913年夏季学期有:连续介质力学、热的动力学理论;1913—1
91
4年冬季学期有:电和磁、几何光学。此外,他还主持每周一次的物理学讨论课。关于
这些
讨论课,1912年以编外教授身份来到苏黎世的马克斯·劳厄教授讲道:
    “每个星期,爱因斯坦主持一次讨论课,在课上报告物理学方面的新成就。课在工
大举
行,连所有的副教授以及大学的许多物理系学生都来参加……讨论课后,爱因斯坦偕所
有想
同他同行的人到‘王冠饭店’去用晚餐。相对论是讨论的中心……1913年夏,在热
情豪
放的埃伦费斯特访问苏黎世时,这些讨论特别热烈。我现在仿佛看见许多物理学家当时
的情
景,在大家陪伴下攀登苏黎世的爱因斯坦和埃伦费斯特发着欢快的笑声。”
    同埃伦费斯特的交往和友谊持续了20年——直到1933年埃伦费斯特逝世,这
种交
往和友谊对爱因斯坦有巨大意义。埃伦费斯特是一代如此富于天才的理论家中最卓越的
物理
学家之一,同时又是一个极为谦逊、敏锐和善良的人。他是爱因斯坦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1933年9月25日,埃伦费斯特自杀。爱因斯坦为之写了一篇悼文,语调之平
静、
理解之透彻,不仅叙述了埃伦费斯特的一生,而且也折射出爱因斯坦自己的人生观:
    “现在时常发生品格高尚的人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而离开人世的事,以致我们对于这
样的
结局不再感到不寻常了。然而要作出死别的决定,一般都是由于无法——或者至少不愿
意—
—屈从新的、更困难的外界生活条件。因为感到内心冲突无法容忍而了结自己的天然生
命,
即使在今天,在精神健全的人中间,也极少发生,这只有在那些最清高、道德最高尚的
人才
有可能。就是出于这种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我们的朋友保耳 ぐB追 斯特死了。完全了
解他
的人,也像我一样,知道这个无瑕的人大概是良心冲突的牺牲者,这种冲突以这样或那
样形
式决不饶过年过半百的大学教师。
    “我是22年前认识他的。他从俄国径来布拉格看我,(当时)在俄国,犹太人是
禁止
在高等学校里教书的。他想在中欧或者西欧找工作。但我们很少谈到那些,因为当时的
科学
状况几乎吸引了我们的全部兴趣。我们两个都体会到,古典力学和电场理论在热辐射现
象和
分子过程(热的统计理论)面前都告失败,但似乎还没有可以摆脱这种困境的出路。普
朗克
的辐射理论——尽管我们两人对它都大为赞赏——的逻辑缺陷,在我们看来是很明显的
。我
们也讨论了相对论,他对相对论有某些怀疑,但这种怀疑是带有他的独特的批判性见解
的。
几个小时内,我们就成了真正的朋友——好像我们的梦想和志向都彼此心领意会。一直
到他
逝世,我们始终保持着亲密的友谊。
    “他的才于在于,他具有充分发展了的非凡的能力,去掌握理论观念的本质,剥掉
理论
的数学外衣,直到清楚地显露出简单的基本观念。这种能力使他成为无与伦比的教师。
由于
这个缘故,他常被邀请去参加科学会议;因为他总是把明确性和尖锐性带进任何讨论中
去。
他反对马虎和罗唆,必要的时候,他会使用敏锐的机智,甚至直率的粗鲁态度。他的某
些发
言几乎可以被解释为妄自尊大,然而他的悲剧却正在于几乎是病态的缺乏自信。他的批
判才
能超过他的建设能力,这件事使他经常受苦。不妨说,他的批判的判断力,甚至在他自
己思
想的产物出生以前,就已夺去了他对它们的爱。
    “我们第一次会面后不久,埃伦费斯特的外界经历中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我
们尊
敬的老师正切望辞退正规的大学教职,他认为,埃伦费斯特是一位能鼓舞人的教师,就
推荐
他作为自己的继任者。一个广阔的天地展现在这个还年轻的人的面前。他不仅是我所知
道的
我们这一专业里的最好的教师,而且也全心全意地关怀人——尤其是他的学生——的发
展和
命运。了解别人,得到他们的友谊和信任;帮助任何被卷入外界斗争或者内心斗争中的
人;
鼓励年轻的人材——所有这些都是他的真正的专长,几乎胜过他在科学问题上的钻研。
他在
莱顿的学生和同事都爱戴他、尊敬他。他们了解他的极端的热忱,他的那种同愿为人服
务和
乐于助人的精神完全协调的性格。难道他不应当是一个幸福的人吗?
    “说实在话,他比我所接近的任何人都感到不幸福。原因是他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他
所面
临的崇高任务。大家对他的敬重能有什么用呢?他的这种客观上没有根据的不胜任的感
觉,
不断地折磨他,时常剥夺他平静的研究工作所必需的心情的安宁。他受到很大的苦痛,
以致
不得不在消遣中找安慰。他经常作无目的的旅行,他对无线电的入迷,以及他的不平静
生活
的其他许多特征,都不是出于安静和无害的嗜好的需要,而是出于一种奇怪的冲动,是
为了
逃避我已提到过的那种精神的冲突。
    “最近几年中,这种情况恶化了,那是由于理论物理学新近经历了奇特的狂暴发展
。一
个人要学习并且讲授那些在他心里不能完全接受的东西,总是一件困难的事。对于一个
耿直
成性的人,一个认为明确就意味着一切的人,这更是一种双倍的困难。我不知道有多少
读者
在读了这几行之后能充分体会到那种悲剧。然而主要的正是这一点,使他厌世自杀。
    “我认为,言过其实的自我批评的倾向,同少年时代的经验有关。无知和自私的教
师对
青少年心灵的摧残所引起屈辱和精神压抑,是永不能解脱的,而且常常使以后的生活受
到有
害的影响。就埃伦费斯特来说,这种经验的强烈,可由他不肯把他心爱的孩子送进任何
学校
这件事来证明。
    “在埃伦费斯特的生活中,他同朋友的关系所起的作用,要远大过大多数人。他实
际上
是受他的同情心所支配,同时也受以道义判断为根据的憎恶所支配。他一生中最强的关
系是
同他的那位既是妻子又是工作同志①的关系,这是一位非常坚强和非常坚定的人物,才
智上
也同他相当。也许她并不完全像他本人那样伶俐,那样多才,那样敏感,但是她的平静
,她
对别人的独立性,她在一切困难面前的坚定,她在思想、感情和行动上的正直——所有
这些
都使他得到幸福,而他也以敬重和钟爱来报答她,这种敬爱的感情,在我一生中是不常
见到
的。同她的分离,对他来说是致命的,这是一种可怕的经历,他那已经受创伤的灵魂再
也受
不起这种波折了。
①指塔 а拍取ぐB追 斯特,她是俄罗斯人,也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他们夫妻俩
于1911年曾共同发表关于统计力学的逻辑基础的论文。
 
--
        ★◎ 我 是 绿 叶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41q01.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