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erWang (PW), 信区: Physics
标 题: 希特勒原子弹梦破灭有新发现 海森堡助纣为弱(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1月09日20:39:08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een 讨论区 】
【 原文由 ersy 所发表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抢在希特勒之前造出了原子弹,给了希特勒统治整个欧洲
的美梦沉重一击,但是如果时光倒流,如果希特勒抢先美国一步,今天的世界又将是个什
么样子呢?
根据以往的说法,汇聚了顶级科学精英的希特勒“铀俱乐部”之所以迟迟没有研制出
原子弹,是因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量子力学之父维尔纳·海森堡的故意拖延。但是,
最新挖掘出的史料显示,海森堡其实并没有这个意图。
1941年,正当希特勒趾高气昂、四处侵略之时,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到丹麦做了一次
“文化”之旅。他登门拜访了好友兼导师、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在与玻尔的交谈
中,海森堡没有表现出任何为纳粹工作而产生的道德困惑,他也没有表示可能会想办法阻
碍纳粹的核研究。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新发现的资料包括玻尔写给海森堡但一直没有寄出的一
封信。在这封信里,玻尔回忆了他和海森堡1941年的那次会面,当时,海森堡曾警告他的
导师说,希特勒已经成立了一个“铀俱乐部”专门研究原子弹。他对玻尔说,战争可能会
由核武器的出现而结束,而他正是在从事核武器的研究。
而这与以往的一些说法大相径庭。据以往的说法,海森堡虽然迫于形势不得不为纳粹
工作,但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尽管当时海森堡已经掌握了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技术,
他却避开原子弹的研究,集中力量研究反应堆和回旋器,显然是有意拖延研制进程。
这一发现不仅推翻了一些有关这次会面的历史记载,也与英国剧作家米歇尔·弗雷恩
创作的著名音乐剧《哥本哈根》的内容有出入。1998年,英国剧作家创作了一部名为《哥
本哈根》的舞台剧,在剧中,海森堡就被描写成阻碍纳粹开发核武器的英雄。该剧在英国
连演十八个月,之后还在百老汇上演,并获成功。
多年以来,科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一直都在讨论为什么海森堡没有为希特勒研制出原子
弹。1993年,一本名为《海森堡的战争:德国研究原子弹的秘密》的书认为,是海森堡阻
碍了希特勒开发核武器的进程。由于这本书影响很广,一般的人都接受了这一观点,舞台
剧《哥本哈根》就是根据这本书的思想创作的。
还有人推测,当时海森堡前往哥本哈根见玻尔是为了要达成一项协议:如果盟军答应
不开发核武器,德国也将停止开发核武器。这个协议最终是否达成没有人知道,但历史的
事实是,此次会晤两年之后,玻尔前往美国,加入曼哈顿计划,最后发明了原子弹,美国
在1945年将其投到了日本,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到目前为止,这种种传说都因为缺乏足够的事实依据而只能成为猜测。各方众说纷纭
,但谁都不能说服谁。
玻尔和海森堡都是现代物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爱因斯坦是公认的20世纪物
理学第一人,第二人就是玻尔,第三人虽然角逐者甚多,但海森堡以发现量子力学之功,
也足可位居第三。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2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