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Robusting), 信区: Physics
标 题: 杨振宁暮年回首 方寒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18 10:33:56 2002) , 转信
杨振宁暮年回首
方寒星
北京清华园中的理学院大楼,是物理、数学两系的所在,站在大厅中往二楼
望去,会看到廊面壁上刻着几位大科学家的姓名和生卒年。你会发现,伽利略死
于一六四二年,牛顿生于这一年。爱因斯坦生于一八七九年,同一年马克斯威尔
去世。这四位大师所建构的物理理论也恰有某种衔接和传承,他们生卒年的巧合
也成为科学史话。
今年,英国物理学家霍金主编出版了《站在巨人的肩上》,书中介绍了物理
和天文学的一些历史性突破以及几部经典著作如:伽利略的《新科学对话》、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巧合,霍金的生日恰是伽利略的三百周年忌日。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在二○○一年颁世纪杰出校友奖给杨振宁,表扬他是二十
世纪校友中最有学术成就者。北京清华在九十周年纪念藏书票上,用「龙的传人,
零的突破」彰显杨振宁和李政道,推翻了物理中的「左右对称律」,为中国人打
破了诺贝尔奖的零纪录。事实上,二十世纪物理学界的精英彼北间有着绵密的师
友关系。身为大师,杨振宁对自己的几位老师:王淦昌、吴大猷、费米……一向
是推崇有加。
物理界在二○○一年举办了费米的百年诞辰纪念会,杨振宁受邀发表演讲和
纪念文章。他在纪念文一开头引用了一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有权力但不屑用之以害人,
最能表现有所为有所不为,
能影响他人自己却如盘石,
坚毅冷静不随世俗而转移。
来形容费米是一有为有守的人,有领导组织的长才,在团体中有影响力,可
是绝不会滥用权力去害人,有所坚持也不哗众取宠。
他也说,费米做为一位物理学家和做为一个人,都是广受敬仰的,其魅力来
自于正直的人格。文章的结语,引用费米当年坚持离开原子能顾问委员会时对欧
本海默说:「你知道,对于这些政治方面的问题,我并不认为自己的见解一定正
确。」这或许也是杨振宁的夫子自道吧。
二○○二年十月,为庆祝杨振宁八十岁生日,海峡两岸同步出版了江才健的
《规范和对称之美----杨振宁传》,首章〈来去中国情〉回顾他介入大陆发展高
能物理的往事,透露了他的故乡情思。
在七○、八○年代,大陆官方曾组织大量人力经费积极推动建造高能加速器,
也广邀海外学者支持,杨振宁对此则不以为然。一方面他以为,就大陆的民生和
财政状况,学术研究宜急所当急,高能加速器所需经费太大,对于中国非属必要。
再者,他认为高能物理本身的发展已有限制,科研「攻关」项目应另有选择。虽
一再受请托,他仍拒绝在连署书上签名,并发表公开信说:
「我不能够无愧于心的去签署这一个文件,因为我认为真正需要的不是我的
签名,而是中国人民的签名。」
在北京清华大学为他办的八十寿辰庆会致词中,杨振宁引用小布什总统今年
初访中时登上长城的感言:「一样的长城,不一样的中国。」应该说,杨振宁是
理解中国存在着许多问题,他晚年叶落归根回到清华园,愿再以余生协助科学事
业,其它方面所能期盼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无非是「与时俱进」,不走回头路。
从杨振宁谈费米和大陆发展高能物理的故事。可以说,他认知到,没有人是
全知者,在中国有许多事情是应该得到中国人民的认可后才去做的,而非一人、
一党就可决定。其它对国家社会负重责大任或可能发生影响的人士,在做一些自
以为是的决定时,是否也有此认知呢?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