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ilong (hi),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转寄] [转载] 杨振宁谈怎样解决科学难题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1月11日10:24:53 星期四),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ailong 的信箱 】
【 原文由 pions.bbs@bbs.nju.edu.cn 所发表 】
发信人: pdfan (远方),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转载] 杨振宁谈怎样解决科学难题
发信站: 信 息 潮 (Wed Sep 15 13:13:39 1999), 站内信件
16:56 中华读书报
1983年2月,杨振宁先生就怎样学科学的话题向香港的
中学生发表演 讲,讲述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下文节
选自该次演讲的演讲稿,题目 为编者所加。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解决问题,也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相同
的解决问题的 能力。但是解决问题非常近似于科学研究。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喜欢玩拼板 玩具。如果你玩过拼板游戏
并且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解决一个拼板问 题很像攻一
个科学难题。
我给大家讲具体的几条来说明这种相似之处。你们都知
道要做的是拼 出大幅图案。现在我一遍又一遍地拼着,即
使有时我认为这全是白白浪费 时间。(但是话又说回来,
你不是在这方面浪费点时间,就是在那方面浪 费点时间,
因此你倒不妨在拼板玩具上费点时间!)当你拼板的时候,
一 般来说开始会拼得比较顺利,但过一会就完全难住了。
有几片重要的板, 你找不着。
科学研究的进程也是如此。开始,你着手工作时可能相
当容易入手, 可不久你就没主意了,你给难住了。关键是
坚持,但不一定只拘泥于一种 领域。我相信你如果是拼板
的好手,就会有这样的体验:常常在你寻找一 个特殊问题
的答案时,你找到某一片板,突然意识到这就是一个小时以
前 所寻找的。然后,你用这片来解决一小时前研究的问
题,常常会干得很漂 亮。
这就是科学发现的规律。实际上,大概70年前,伟大的
数学家彭加勒 (Poincare)就在一些很有见解的文章里对此
作过详尽阐述。当你思考数 学问题时,时常会整个难住
了。重要的是别就此止步,同时还要将其放在 一边不管。
“搁置法”是彭加勒的术语。搁置法可以使你从目前的难题
中 摆脱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大脑不再思考它了,也
许它已经进入你意 识的一个不同的层次。
当你不再想这个问题而想着别的什么的时候,你会灵机
一动,想出一 个主意。在下意识中你一定仍在想着它,一
经正确的概念组合,你就会解 决这个原先的问题。彭加勒
举了他的一些重要的数学发现作为例子,说明 他如何用这
种方法得出它们的。我完全赞同他的这些分析。现在心理学
家 们已经讨论了这个问题。我想大家公认作为一种现象它
确实存在,但我认 为他们还是没有彻底了解它。
解决拼板问题也不要试图一下子拼出整幅图案,这常常
是太困难了。 你先处理局部问题,这样你在这儿拼好一小
片,在那儿拼好一小片,在别 的地方再拼好一小片,突然
之间,你找到一片单板可以把几个已拼好的小 片连接在一
起,此时你的兴奋心情是难以形容的。而这正如你找到打开
科 学发现宝库的钥匙时所产生的兴奋心情。在科学上,你
既要从整体上、战 略上考虑问题,也要从局部上、战术上
考虑问题,从局部上,你解决小问题,可是要把它们联成
整体,这时你就需要一个重要的思想。找到这个思 想就像
拼板游戏中找到那片联接板一样。所以我说,用于解决像拼
板游戏 或其他难题这样问题的才能或经验,也是一种人们
可以培养的才能或经验, 这种经验在某些方面和科学研究
非常类似。
--
※ 来源:.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146.6.133.32]
--
※ 来源:.信 息 潮 bbs.tide.dhs.org.[FROM: chenwang.nju.edu.cn]
--
※ 转寄:.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202.118.224.2]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2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0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