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Physics
标 题: 激光战与电子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1 18:29:41 2003)
本书是“新军事参考”丛书之一。这是一群军事学后起之秀以科学和世界的眼光,为读
者编著的一套较为系统的“国防科普”书,从中可看出国内外军事领域最新动向。本书
对运用于军事的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夜视技术等作了详细介绍,我们摘编
的是其中的两节。
激光技术的运用
世界上什么光最亮?也许有人会说是太阳最亮。其实,氙灯的亮度就已经超过了太
阳,但在激光面前,却算不得什么。一支输出功率仅为一毫瓦的氦氖激光器的亮度,比
太阳高100倍。而大功率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亮度,可比太阳高上百亿倍。所以激光能轻而
易举地将几厘米甚至几十厘米厚的钢板射穿。迄今为止,只有氢弹爆炸瞬间的强烈闪光
,才能勉强与之相提并论。
激光亮度高的一个原因是,激光束的面积比普通光源的发光面积小得多。激光的发
散角是普通光源的几百万分之一,由于激光的能量在空间上高度集中,从而提高了亮度
。激光亮度高的另一个原因是,采用了压缩发射时间的方法来提高瞬时发射功率。以一
般脉冲工作的激光器,输出一个脉冲的持续时间可短至几十毫微秒。如果输出一个脉冲
的能量为0.1焦耳,则激光功率可达到千万瓦。采用特殊的脉冲压缩技术,还可把脉冲时
间压缩到数纳秒,使激光功率达到万亿瓦。所以说激光是在受激辐射过程中产生并被放
大了的光。
这一现象最早是由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916年首先发现的。光的受激辐射理论的
提出,为激光的发明定了理论基础。1960年7月,美国休斯公司实验室从事红宝石材料研
究的年轻科学家梅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这之后不同类型的激光器便
接二连三地发明出来。目前激光技术已经渗透到侦察、通信、武器制导和定向能武器等
各个军事领域。
激光测距。这是利用激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好、方向性强等特点,以实现高精度的
计量和检测,如测量长度、距离、速度、角度等等。激光测距在技术途径上可分为脉冲
式激光测距和连续波相位式激光测距。脉冲式激光测距原理与雷达测距相似,测距仪向
目标发射激光信号,碰到目标就要被反射回来,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所以只要
记录下光信号的往返时间,用光速(30万千米/秒)乘以往返时间的二分之一,就是所要
测量的距离。现在广泛使用的手持式和便携式测距仪,作用距离为数百米至数十千米,
测量精度为五米左右。我国研制的对卫星测距的高精度测距仪,测量精度可达到几厘米
。连续波相位式激光测距是用连续调制的激光波束照射被测目标,从测量光束往返中造
成的相位变化,可换算出被测目标的距离。为了确保测量精度,一般要在被测目标上安
装激光反射器。它测量的相对误差为百万分之一。激光测距仪与微波雷达结合,还可以
发挥激光波速窄的特长,弥补微波雷达低仰角工作时受地面干扰的不足。激光测距与光
学经纬仪、红外及电视跟踪系统相结合,组成光电跟踪测量系统,既可作为靶场试验的
测量设备,又常用作武器的光电火力控制系统。这种激光测距仪已广泛用于地面火炮、
坦克炮的火控系统,大大提高了命中率。
激光通信。激光是频率单一的电磁波,频率高达几亿兆赫,用它作载波传送话音信
号时,由于每路电话所占的频带宽度为4000赫兹,故可容纳上百亿路电话同时通话;若
用它传送电视节目,由于每套电视节目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为10兆赫,故可同时播送1000
万套电视节目而互不干扰。按激光光波传输途经的不同,激光通信有大气激光通信与水
下激光通信两种方式。大气激光通信与微波通信相比,具有保密性强,抗电磁干扰等优
点。而水下潜艇过去一直使用超长波通信,电波穿透海水的能力只有几十米,又极不安
全,这一向是个难题。而激光能穿透几千米的海水。1981年5月,美国在圣地亚哥海域上
空,用一架飞行在13000米高度的飞机,采用波长为0.530微米的激光束发出信息,穿透
大气层和海水,与一艘巡航在300米深度的导弹核潜艇进行了成功的通信试验。这种蓝绿
激光的对潜通信,今后还可从地面、舰艇上发射激光,经由卫星上的反射镜反射到水下
。
激光制导。这是继雷达、红外、电视制导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确制导技术。已经
研制成功的激光制导武器有激光制导炸弹、空地导弹、地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炮弹等
。激光制导方式分为寻的制导和波束制导(亦称驾束制导)。激光制导的主要缺点是易
受云、雾、雨、雪和烟尘等影响,不能全天候使用;另外,在激光制导武器飞向目标的
过程中,需要激光指示器持续不断地照射目标,这就会使地面的观察人员或空中的指示
飞机较长时间暴露于敌火力之下。
激光侦察。在军事技术侦察中,这可算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一支“新军”,
它具有反应灵敏,分辨率高,适于夜间使用等特点。战略激光侦察技术中又分为高空激
光侦察和空间激光监视。在高空激光侦察中用于机载的激光侦察设备有激光侧视雷达、
激光行扫描传感器、激光帧扫描传感器等。在空间监视中,激光多用于预警卫星和侦察
卫星等观察设备上。用这些设备可以监视敌方兵力的调动和大型兵器的部署,并可完成
对交通要道、机场、仓库及其他军事设施的监视。
激光武器。用激光作为武器的设想主要是基于激光的高热效应。同时激光以光速(
每秒钟30万千米)直线射出,也没有弯曲的弹道,指哪打哪,因此不需要提前量。另外
激光武器没有后坐力,可以迅速转移打击目标。从经济上来讲,激光武器与常规导弹相
比是极为经济的。如一枚巡航导弹需几百万美元,而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仅需几千美元。
战略激光武器分为反卫星激光武器和反战略导弹激光武器两种。反卫星激光武器指
的是用来摧毁敌方各种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反战略导弹激光武器主要用于拦截敌方处
于助推段飞行的战略导弹。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SDI),其
重点是建立“第一阶段战略防御系统”,而激光武器就是这个战略防御系统选用的主要
拦截手段。战术激光武器则有攻击传感器为主的“软杀伤”激光武器,和破坏目标壳体
等为主的“硬杀伤”激光武器。激光反传感武器又称激光致盲武器,是一种用激光干扰
或破坏飞机、坦克、导弹、火炮以及舰船上用于监视、侦测、观瞄、火控、导航的光电
传感器的新型武器。前苏联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研制一种激光致盲武器系统,把它装在
FST-1坦克上,用于致伤人眼或观瞄器材。目前,美国也在发展这类武器。
电子战的十八般兵器
时下,电子游戏机常以逼真的战争画面,模拟时空交错的现代战争。有人以为这就
是电子战的雏形,像玩电子游戏机那样按按钮,敲一下键盘。其实电子战可不是游戏,
它是运用电子对抗手段进行的作战,目的是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效能,
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现在由于武器装备电子化程度迅速提高,专
门用于电子战的飞机、舰艇、卫星,以及用来摧毁雷达等装置的反辐射导弹相继出现,
使电子战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现代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表明,
电子战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一条重要战线。它既是作战的先导,又贯穿于作战的始终,
对于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乃至整个战争的主动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当前电子战的范围在频谱上已大大超过以往的限于射频范围
的概念,电子战已包括电子对抗(或射频对抗)在内的光学对抗和声学对抗。射频对抗
通常指包括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制导对抗(主要指雷达制导)、导航对抗、遥控遥测
对抗等。声学对抗主要是利用声学设备进行探测和反探测的措施。
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和电子摧毁与反摧毁,是电子战的三大作战
基本形式。古代作战有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现代电子战也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
按其不同性能和用途,电子战武器装备可分为电子侦察装备、电子干扰装备和电子摧毁
装备三大类。
电子侦察装备。其功能是截获、侦收、记录敌方各类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信号、电
磁特征和运行方式,获得敌辐射源的布局(位置)和活动规律(时间)等信息,供情报
部门综合分析。依据侦察工具的不同,可分为电子侦察卫星、电子侦察飞机、电子侦察
船和地面电子侦察设备等。
电子干扰装备。这是利用对方在接收有用电磁信号的同时,也能接收到一些频率相
近的无用信号的缺陷,通过发射强烈干扰信号或反射、吸收对方电子设备辐射的电磁波
,扰乱对方对有用信号的正常接收和显示。目前美国研制生产的电子干扰设备有近三百
种。如美军EA-6B电子战飞机上配有大量的电子干扰设备,既能干扰各种雷达的工作,
也能对敌方的通信实施大范围的强烈电磁干扰,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通信联络。而机载
无源干扰投放装备,是自卫电子干扰系统的一部分。其装置既可投放箔条弹,也可投放
红外诱饵弹。
电子摧毁装备。目前常用的方法,一是利用反辐射武器摧毁破坏敌方的雷达等电子
目标;二是利用炮兵、航空兵等其他常规火力摧毁破坏敌方各种电子设备。而反辐射武
器(也称作反雷达武器),是利用雷达的电磁辐射作为制导信号,对雷达进行寻的、跟
踪直至摧毁。自20世纪60年代反辐射导弹问世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发展了三代,先后
共研制了26种型号。第一代反辐射导弹的典型代表是美军的AGM-45“百舌鸟”和前苏军
的“鲑鱼”导弹。第二代反辐射导弹包括美军的AGM-78“标准”、前苏军的“王鱼”及
英法合研的“玛特尔”反辐射导弹。第三代反辐射导弹主要包括:美军的“哈姆”和“
响尾蛇”反辐射导弹;英军的“阿拉姆”反辐射导弹;法军的“阿玛特”;俄军的X-2
8、X-58、X-31TT反辐射导弹等。
20世纪80年代初,美军提出了研制AGM-136A“默虹”的计划。“默虹”实际上是弹
长为2.54米、翼展为1.56米的巡航式导弹,也称反辐射无人机。它是自主式空地反辐射
武器,具有发射后巡航时间长的重要特点。它在检测到目标信号之前,将按预编程序航
线飞行,只要对方雷达开机,它就能立即对其实施攻击,使敌雷达在较长时间内不敢开
机探测目标。
当前,电子战与电子战技术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一、C3I对抗与反对抗,这是电子
对抗发展的重点。C3I即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这是国家和军队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化军队的神经中枢。一旦C3I系统的生存受到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
未来战争中,保护己方C3I系统,削弱、破坏敌方C3I系统,打乱其神经中枢,迫使其不
能对部队实施有效的指挥和控制,已成为电子对抗的中心任务;二、隐形与反隐形技术
,这是电子对抗技术发展的新领域。隐形技术是电子对抗的产物,当前隐形技术的应用
已有了突破性进展,预计未来10年服役的新一代轰炸机、战斗机、预警机、水面水下舰
船、地面战车等,将大都具有隐形能力。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