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ilong (hi),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转寄] 每周一评:(1)超弦--大统一的理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1月04日19:57:55 星期四),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ailong 的信箱 】
【 原文由 pions.bbs@bbs.nju.edu.cn 所发表 】
发信人: nicfang (killer), 信区: PhysDepart
标 题: 每周一评:(1)超弦--大统一的理论?
发信站: 南大小百合信息交换站 (Tue Feb 17 22:41:58 1998), 转信
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学正处在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时期:
一方面,物理学是最自负的一门科学,物理学家几乎不承认
有什么系统在原则上处于他们的研究之外;但在另一方面,搞物
理的也承认他们实际上对大多数系统的认识十分有限。即使是象
自然界中的雪花、云彩这样普通的事物,至今仍然很难用简单的
物理定律来构造模型。然而,物理系统的多样性背后总是由简单
的几条定律统治的,这点却没有什么物理学家产生怀疑。与之相
比,那些在实践中的无能为力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长期以来,还原和简化的哲学思想一直占踞着物理学界的主
导地位,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个思想的核心在于相信原则上
任何系统的层次现象均可以依次简化,任何事物的动因最终都可
以归结到物质的基本组成这一图象。我们知道,牛顿的万有引力
定律之所以成功,并不是象通常解释的那样由于托勒密本轮均轮
体系的失败,而是首先由于它不必作更多的假设。(注)物理学
的进程中往往如此,一个理论取代另一个理论的首要原因不是它
比原有的模型更精巧,而是这个理论所需要的假设更少,更容易
与其它的特征相融合。这样的实例在本世纪上半叶尤其显得突出,
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因而,我们很容易照这样的思路推想,假
如存在一个能够描述物质组成的最基本的理论,那么,它就有可
能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在本世纪的下半叶,物理学在实验和
理论两个方面进行了艰苦的尝试:从电子和介子的发现以来,已
经发现了超过一千种“基本”粒子,并进入了核子的下一个层次
----夸克;在统一相互作用方面,已经建立了弱电统一的动力学
----QED,并正在完善强弱电统一的夸克动力学:QCD。而早在
1920年数学家Theodor Kaluza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和电磁力之间可
能存在的联系。如果没有后来对物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1923年
Eddington所发表的一个基于数理逻辑关系上的“基本”理论或
许就要成为现在的统一理论。然而理论学家是永不满足的,他们
立足于现有的实验事实,又大胆地提出一个试图包罗万象的理论,
那就是超弦理论。从爱因斯坦统一时空并将引力几何化开始,所
有的统一都采用了加入自由度(维数)的方法,为了满足已知的
所有对称性,超弦理论的维数也是很可观的----22维。为了调和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矛盾,超弦理论将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尺寸限
制在10E-30厘米(注二)。作为科普介绍,这里已经难以继续深
入超弦的内涵了,就让我们先在这里停留吧。
(注)容易证明:通过一族同心圆在一个圆边界上的滚动,可以
得到标准的椭圆。这于开普勒三定律充分一致。
(注二)核的尺寸在10E-13厘米�
补记: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并不是一个能解释所有现象的理论
(虽然“原则上”说只要绕过所有数学困难就可以得到解释);
即使在原子层次,相互作用只需考虑电磁相互作用,但对分子层
次相互作用的描述仍没有很好的办法。但这并不足以作为对包罗
万象理论存在与否的质难。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
寂寞江湖 隅隅独行
※ 来源:.南大小百合信息交换站 bbs.nju.edu.cn.[FROM: hsia.nju.edu.cn]
--
※ 转寄:.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202.118.224.2]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2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