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s (cs), 信区: Physics
标 题: 激光与高科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17日19:56:0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徐积仁
20世纪60年代初发明的激光器和观察到的激光现象,是最激动人心的高科技发明之
一,也是基础研究走向应用成果的范例。这项发明已经引起科技、军事、工业、农业和
医疗等一系列的变革,预期也将会进一步推动21世纪高科技的发展。
激光器的发明是物理学界经历了至少50年努力的结果。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首次提出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概念,解释了黑体辐射的能量与光波长的关系。以后在
如光电效应等一系列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的量子理论。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
尔最先用量子理论进行原子结构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光辐射的
联系。1917年爱因斯坦在阐述辐射的量子模型时指出:原子中电子吸收光量子只有一个
过程,而原子中电子发射光量子存在两个过程,即自发发射过程与受激发射过程。这是
在理论上首次预言,光源发光可能有受激发射或称感生辐射,并且受激发射的光子与原
入射的光子具有同频率、同位、相同偏振等特性。但在通常温度下,即平衡态下受激辐
射是无法观察到的,只有当高低能态上的粒子数具有反平衡态的分布,或称处于负温度
态时,光通过这类物质才会获得增强,或称光放大、负吸收。另一方面,为了观察到光
获得足够的放大,原则上需要光经历足够长的负吸收介质,由此设想到:利用1896年法
国物理学家法布里、珀罗发展起来的平行平板干涉仪,将有负吸收的介质置于法布里、
珀罗干涉仪内,可获得足够的光放大。此后又经历多名学者约40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在
1955年由美国及前苏联科学家用氨分子束实现了微波受激发射放大,并提出三能级粒子
反转分布理论。1958年,美国科学家唐斯及萧洛与前苏联科学家巴索夫与普罗霍罗夫几
乎同时预言了在红外及可见光波段实现受激光发射的可能性。1960年,美国的梅曼首次
报道,在红宝石介质中用三能级理论实现了光频的受激振荡,这一现象很快地在全世界
许多实验室里得到重复,并且发现由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显著地不同于普通光源发出的光
,明显地表现出传播的方向性、波面的相干性与单色性,且输出光有极高的亮度,即输
出光能量大、功率高。这表明发光光源中的原子或分子被组织起来协同发射。不久,激
光的理论与实践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几乎所有物种,如固态、气态、液态、等离子态
、半导体等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都可成为激光的工作物质。除三能级外,四能级,甚
至更为复杂或简单的形态都可形成粒子数分布的反转,甚至不用反转。例如化学反应中
,放电气体中瞬态构成的准分子,在周期磁场中运动的自由电子等,也可成为激光的工
作物质。
从第一台激光器运转至今的40年内,光学获得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光源、
光传输和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新的光电
子产业也应运而生。例如在美国,光电子产业的年产值已超出40亿美元。激光的脉冲峰
功率已从最初10千瓦增加到100太瓦,功率密度超出1018瓦.厘米-2,时间上已从连续输
出到短脉冲、超短脉冲输出,甚至于达到4.5飞秒(4.5×10-15秒),已接近单个光波波长
。激发波长已从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真空紫外直至X-波段的全波段运转。稳频
激光器频率稳定度可达1周秒-1以下。凡此种种,不仅推动光学及其他基础学科的进展,
而且将直接影响下个世纪的光电子产业和其他种类高科技的发展,甚至会影响人类未来
的生产及生活方式。自从1964年前苏联科学家巴索夫、普罗霍洛夫与美国科学家唐斯因
激光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至少有4次以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激光研
究及其应用的有关科学家。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又授予为激光致冷原子作出贡献的科
学家。用激光冷却原子的方法(使原子运动冷却到10-6K0绝对温度以下),能观察到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现象,这是首次将70年前提出的理论预言变为现实,它将进一步加深物
理学对原子、分子在新形态下的相互作用、运动方式等的认识。又如1997年底观察到高
功率激光直接与加速器中输出的高速电子对撞,光直接转变为正、负电子对的事例,再
次证实了能量与物质可以互相转变。激光和光电子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尤
其在生命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武器系统和先进自动机五个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
用。
1.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是人类认识自身的科学,也包括对动植物、微生物等有生命物种的认识。
人体由约60万亿个细胞组成,其中人脑约有1000亿个脑细胞,每个细胞都构成一个独立
的个体,且包含约2000~3000种物质,细胞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相互作用,才形成活动
的人。这许多细胞以及人体器官之间协调的活动以及相互控制等等,是由遗传基因决定
的。因此需要知道遗传基因的构成与密码,从而确定其功能。遗传基因存在于细胞中染
色体内,由DNA构成。DNA有双螺旋结构,由称为A、G、C、T的4种碱基组成,不同的碱基
顺序构成不同种类的DNA,约30亿对碱基组成的约10万种不同的DNA构成了全部人类基因
。不同生物物种具有不同的DNA顺序,由碱基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其顺序。碱基的荧光寿
命约小于10皮秒,因此需用皮秒或飞秒激光器来准确确定碱基光谱与寿命,确定其顺序
及多层结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编制人类基因图谱与结构,然后确定每种基因的功
能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最后设想用超短脉冲激光去控制遗传基因,从而达到控制
生命物质及生命的目的。另外,细胞还包含了人类发展至今的全部历史信息。掌握细胞
演化的历史与信息,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起源,从而有可能改善人类自身的质量。
这将是十分巨大的系统工程。激光技术短期的应用还将对疾病的形成、癌症的早期诊治
以及对基因病的了解都有直接作用。美国于90年代初实施人类基因图谱工程,投资30亿
美元,计划于2005年完成,据称目前已完成计划的70%。我国正着重研究功能基因,已获
得水稻的基因图谱。
细胞的活动常伴随微弱发光现象。是否细胞之间也存在信息联系?这些光又是怎么发
射、传播、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这就需要对弱光进行探测、记录、研究,而激光与光电子
技术在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工具。例如用光镊可以在无菌空间下操作悬浮的单个细胞,
并可进行选择,观察其行为动力学,提供分子水平的研究。又如脑组织通过神经组织控
制人体各部分的活动,神经突触之间是通过一定物质联系的,而利用光脉冲有可能取代
这些物质的作用。再如激光可用作探针探测细胞内物质的行为,以及用激光在细胞壁上
钻小孔,完成细胞融合技术等等。
激光作为手术刀,在眼科、外科、耳鼻喉科、心脏外科已有广泛应用。心脑血管病
的治疗中,血管重建术已取得长足的进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等病症有可能
不用开胸手术。在肿瘤诊断上光动力疗法也已可以临床应用。低功率激光的血液照射术
可大大改善血液循环性能,提高血液系统的免疫功能。光CT扫描无损人体器官,为检查
疾病提供了重要手段。
激光技术在农业、畜牧业方面也大有可为。以人造光源取代太阳光的自然光,可达
到提高单产的目标。以水稻为例,其营养物质生成的基础,是依靠阳光的光合作用,在
二氧化碳加水及其他养料补给足够的条件下,植物的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自动合成人类
所需的营养成份。实际上,光合作用的光源并不需要所有的太阳光谱,只有红光及蓝光
才能有效地被叶绿素所吸收,其中红光尤为重要。因为太阳光中的红光比例并不很高,
所以通常植物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只占百分之几;而激光的红光光源足可替代阳光进行植
物的光合作用,是合适的取代光源。最近日本报道,在他们的实验工厂内,水稻的生长
期已缩短至70天,一年足够产5季稻。在植物工厂内没有病虫害,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按他们的估计,工厂如设计成5层楼房,每层楼内种5层水稻,密植度再提高5倍,那么水
稻单产有可能提高625倍。目前半导体激光器红光的光合作用的光效率已达30%,半导体
激光器的电光转换效率已超出60%,准连续平均功率达几百瓦,可见激光在农业方面的应
用是大有可为的。此外,在农业育种、大田增产、防治病虫害、蔬菜花卉育种、改善牲
畜品种,给牲畜治病等方面,激光都表现出特殊的效果。
2.能源科学
未来能源的主体估计为水力资源及核能。核能利用通常分为裂变反应及聚变反应。
裂变反应就是有控制地爆炸原子弹,一般用u235同位素为原料,天然铀矿中u235的含量
约占0.7%,反应堆燃料至少需要浓度为3%,武器级约需60%以上,因此天然铀矿开采后必
有一个u235的浓缩问题。利用激光单色性好,可以对铀原子或铀化合物进行选择性激发
、离解,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加以收集。生产1公斤u235激光原子法的成本仅为离
心法的10%,消耗电力仅为扩散法的4.2%,相对小的车间即可完成,具有经济、小型、便
于隐蔽、分散等特点,且能对浓缩后的尾料发挥作用。美、法、俄、日、以色列等国都
选用激光分离法作为下个世纪的u235同位素分离的方法。但随着核裂变反应工厂的增加
,核废料的处理和储藏带来放射性污染的麻烦,对此目前各国都缺少有效的解决途径,
且地球上的铀矿资源也十分匮乏,因此,发展核聚变反应堆将成为下个世纪的首要目标
。聚变反应就是受控氢弹反应,通常用氘(D)和氚(T)作为原料,其反应式为:
D+D→He3+中子(或,T+质子)
D+T→He4+中子
式中的He3、He4是氦的稳定同位素。该反应可释放巨大的能量,1克氘原料,放出的
能量高达3600亿焦耳,或100兆瓦.小时的电,氘在海水中的比例约占1/5000,可以说,
海水中的氘是取之不尽的。据估计,按1997年全世界发电总量计算,受控核聚变反应堆
建成后,足够全人类使用50亿年,且无放射性废料,属清洁能源。但产生聚变的条件是
十分苛刻的,反应温度需近亿度,反应时间需足够长,只有当满足反应的时间与中子通
量的乘积大于1014时,反应才能持续进行。为此科技界已进行50余年的努力,目前已筛
选出2种主要的方法:用磁约束等离子体的放电方法,又称托克马克装置;激光惯性约束
核聚变方法,又称激光受控核聚变。目前这两种方法都可使约束等离子体达到约1亿度高
温,但是尚有大量的工程技术问题有待于下个世纪解决。激光核聚变方案中,目前多束
激光(约100束以上激光)瞬间对称分布辐照含氘氚靶的小球,激光功率密度可达1021瓦.
厘米-2,产生1013Pa的内爆压力,使小球瞬间完全离化产生高温高压,形成DT反应。目
前压缩比已超出30,激光对靶的吸收率达80%,X光转换率为70%,单个毫米直径小球靶可
产生聚变能3.45×1011焦耳热。目前受激光介质的光泵散热限制,有待改用单色半导体
激光作泵,增加聚爆装置的重复率,每秒工作10~100次,1秒钟可输出1012焦耳能量。
若以聚变发电站效率1/10计,即可建立吉瓦以上的聚变能发电站,届时人类能源可望基
本解决。
此外,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也将是下个世纪的目标,太阳每年向地球输送约1024焦
耳热。我国陆地地表太阳能资源也高达1022焦耳热,相当1700亿吨标准煤的热量,因此
充分与合理利用太阳能也大有可为。目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约为20%,成本
较高;纳米晶光化学电池效率约为11%,一般植物吸收太阳能效率不到10%,可见发展高
效、廉价、长寿命的太阳能利用装置也不失为下个世纪能源科学的目标。
3.信息科学
当今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等技术手段已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工具。当前
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每秒钟处理100亿次的计算机在美国已经上市。IBM公司声称已试
制成功每秒运算3.8万亿次的计算机。到2004年将获得运算速率高达每秒100万亿次的超
级计算机,足可解决全球气象预报和核爆炸模拟等超大型计算机任务。尽管如此,发展
速度更快、集成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体积更小、功能更全的计算机仍将是下个世纪
的奋斗目标。利用生物芯片,以光速互联的极限能力计算机将会有更快的发展。只有用
光子取代电子才能获得极限速度,因为电子与电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硅芯片的集成度
是有最终极限的,而光子之间相互作用几乎为零。光子计算机可以并行处理,原则上可
达到极限速度和极限能力。但由于原器件、材料、工作方式等仍存在一系列理论与实际
的问题,全光子计算机尚不能于短期内完全取代电子计算机,也许需要经历光电子混合
集成等过渡性阶段,其中超大容量光存储器将很快问世。预期用短波长激光读写,每比
特只占0.2微米以下的线度,每平方英寸存储密度比现有水平提高4~5个量级是完全可能
的。美国科学家用原子力显微镜存储技术,1平方厘米的介质表面可存储1010比特的信息
;利用全息存储技术,1立方厘米可存储1013比特。此外,利用光谱烧孔实现时域存储也
取得很大进展;利用纳米材料技术,1010~1014比特的海量存储器即将问世;可读写相
变光盘、光集成、光开关、光计算技术等也将取得突破。
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另一基础技术,是信息交流的手段。通信传输干线用光纤代
替铜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因为光纤具有经济、耐用、保密、传输率高、信息容
量大等特点,已广泛用于洲际通信干线,传输率可高达109比特.秒-1以上,误码率保证
在10-9以下;用飞秒重复脉冲,数字传输率可高达1014比特.秒-1。据报道亚太地区与
横穿大西洋的光缆干线已超出15条,总长度已超出30万公里。目前发达国家通信已经由
光纤直接到户,100公里传输无中继已经实现。正在发展的长波长1.3~1.6微米光纤,将
进一步降低传输损耗。未来光纤通信将包括高速数据传输率、本地区局域网络、光纤入
户3大类,与计算机相结合,构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基础。这些系统都要求宽带集成技
术和数字化网络技术,统一成综合技术服务网,既要支持常规信息交流,也要适合图像
的高速传输,并与个人的网络互联,形成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和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光纤
系统。开发光纤系统技术,要求在几太赫带宽的功能内采用波分复用技术,无需电放大
,即可将光纤放大器置于中继线路获得30~40dB(1000~10000倍)的增益。在发展光纤通
信中有若干关键技术,如单频单模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接收器、调制解调技术、光集
成与电子集成的混合技术、低损耗光纤、光纤制造、合成技术等。
与此同时,无光纤的激光通信技术,也将成为下世纪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激
光频率高达1014~1015周秒-1,足够传输几百万路电视、几亿路电话。在全球通信中,
包括我国边远山区不可能到处架设光纤系统,只有通过卫星转播来解决。未来的宇航通
信、飞船之间的通信联络等都可以利用激光的方向性强、准直性好、单色性好、高带通
的特点。
4.武器系统
未来的战争不仅仅是人力物力之战,而且是海陆空立体战争和高技术之战。几年前
的海湾战争已表现出技术战、光电子战的特点,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已成为这次战争的特
殊表现。在未来的战争中,激光在战略武器及战术武器系统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战略武器系统中主要发展自带能源的大功率化学激光器。它克服了一般激光器的
能源限制,将以机载为主;克服了大功率激光在空气介质传输中的能量损耗。据报道19
97~1999年度美国将改装3架波音747飞机,进行机载激光反弹道导弹与反卫星系统的实
验。激光器输出功率达百万瓦水平,只要连续工作几秒钟,就可以命中几十公里以外的
目标,着重破坏卫星或导弹的传感系统,或使导弹偏离航线不能命中目标,也可以摧毁
敌方的飞行器。这也是星际武器系统,可能用于未来宇宙飞船的防御系统。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例如,精确激光制导炸弹,
投弹误差几率不足3米;致盲武器用于战场可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激光制导炮弹,可
准确引导炮弹击中行进中的坦克;巡航弹中的光电子目标识别系统,可用作自动搜寻目
标。又如红外焦平面成像,已广泛地用于夜视,适应步兵的单兵作战;利用夜间星光仪
可看清5公里距离的兵员移动;美国已制成的激光防护镜可瞬间自动调节光强6~7个量级
;俄罗斯、欧洲诸发达国家,也纷纷发展各种类型的激光武器系统、反激光装置和光电
子对抗技术。其他用途如测距、侦察、警戒、目标指示、制导、导航、战场照明、作战
屏幕演示、作战模拟器、遥感遥测等方面,在下个世纪都将有更大的发展。
5.先进自动机
过去常提光、机、电一体化,实际上当前已发展成光、机、电、算、材一体化。自
动加工系统是下个世纪工业企业产品的必然趋势,它可完成加工的程序化、自动化、智
能化、自适应,甚至自动修复。因此发展各种类型的传感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如机器人
的视觉、触觉、反馈指令的动作协同。中等功率的激光器可以满足各类加工自动化的要
求,如对钢铁、塑料、布料、陶瓷材料以及超硬、超薄、脆性等特殊材料的切割、打孔
、焊接、表面热处理、表面合金化。适合由微机控制的自动加工系统和在恶劣环境中的
遥感遥测技术等都可望获得较大的发展。
利用激光的方向性和单色性可提供各种基准,如长度、频率、时间。又如大型装置
的安装、准直,水坝应力监测,机场的夜间导航,矿山的远距离引爆,大型隧道的自动
导航钻进等都可利用激光的准直定位装置。
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已应用于研制新材料,如人工合成材料中以原子层数为单位的
材料合成。其他如激光光谱术、全息术、非线性光学、激光化学动力学等高科技也将获
得广泛的应用。
高效率的半导体二级管激光器有可能应用于下世纪的普通照明光源。此外,激光在
光显示技术和光印刷技术中都将发挥更大作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9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20毫秒